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7年3月10日至15日,由原四川省政协委员、原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谭洛非率领的“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一行三人,对南部、仪陇、阆中三县(市)的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掌握了一些实际情况,丰富了感性认识。认为这三个县(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鹧鸪天》词补释柏丽王国维《鹧鸪天》:阁道风飘五丈旗①,层楼突兀与云齐。空馀明月连钱列②,不照红葩倒井披③。频摸索,且攀跻;千门万户是耶非?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④!叶嘉莹先生《续灵溪词说之十四——论王国维词》(《四川大学学报》1991...  相似文献   

3.
读岳王庙的一副对联陆葩“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镌刻在杭州西湖边岳王庙庄严的大门口的一副对联。当人们走进大门,一回身便能看到这笔力道劲的佳句。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是为纪念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而建的。这副对联以高度凝炼的语言赞扬了岳飞精忠报国...  相似文献   

4.
《周易》凝聚了中国古代先民理解世界的智慧,它奠定了中华明的根基,所以古人称赞它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始终。历代贤哲非常重视对《周易》的诠释,解易之作汗牛充栋,可以说易学诠释史与中国古代明史的发展相伴随,由此可见对易学史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汪学群研究员所《清初易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版,47万字)为易学史研究园地增加了一朵新葩。  相似文献   

5.
信息     
《中外文化交流》2001,(1):63-64
古剧绽新葩 西北放秦声—— 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举行(文/ 李广顺) 为了振奋人民群众投身西部开发的精神,展示西北各族人民跨入新世纪的风貌豪情,为西部经济建设营造昂扬向上的氛围,中国戏剧家协会和陕西省文化厅等单位于2000年11月在古都西安举办了“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这次规模宏大的秦腔艺术的盛会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等省区的16台剧目参加了演出和评奖。同时还有二十多个秦腔折子戏和近90人参加的秦腔清唱专场晚会举行。金秋的西安,到处回荡着高亢激越的秦声秦韵,粗犷勤劳的西北人可是过了一把戏瘾。…  相似文献   

6.
颂壮词     
词是歌儿舞女们,在文人们的雅集宴会上,助兴歌唱的歌辞,所以也叫曲子词。后来,技痒的文人们,竞起仿效,他们剥离了乐曲的束缚,扩大了表现力,加深了意境,使之做为一支诗坛新葩,在中唐以前开始萌芽抽枝,到晚唐已臻成熟,进入两宋后,更是枝壮叶茂,繁花似锦了。初期的词,带着它出生的  相似文献   

7.
周秋光 《寻根》2022,(1):127-128
欣闻郭常英教授与岳鹏星博士新作《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出版,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领域又添新葩,值得庆幸和为之点赞!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是郭常英教授新开辟的学术研究园地.在她对此用功着力之前,学界对慈善义演的关注甚少.她之所以能见及此,是因为她深刻懂得克罗齐所说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道理,明白和领会历史与现实是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8.
正明末清初,四川饱经战乱,人口锐减,田地荒芜,方志和族谱中比比皆是"人烟稀少,田土尽荒""千里无人烟,庐舍荡若丘墟""田垄荆莽丛生,虎狼白昼肆掠"的记载。清兵几次入成都,因无人气,无房舍设衙署,粮饷也无法解决而退回川北的保宁(今阆中),不少第一任州县官在榛棘丛竹中寻觅官房,有的还亲自砍树伐竹搭棚栖身。  相似文献   

9.
大青树百二河山拥古镇,如棋似画木森森。虬枝巨盖寓兴旺,如扇叶葩沐雨尘。喔喔雄鸡报晓勤,喳喳栖雀探巢门。抬头遥望峰巅雪,侧耳静闻海浪吟。耆老偎根欣侃古,邑人簇树拨弦筝。金花往昔折枝处,风裹鸟鸣情韵生。注:大青树,属榕树种。树干粗壮,枝茂叶阔,象征兴旺发达,世世代代被白族子民奉为风水神树,大理村镇均有栽种。  相似文献   

10.
自由的象征:对阮籍长啸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烨 《寻根》2009,(2):9-18
往岁读王摩诘的绝句《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以为啸可能是幽人逸士兴致勃发之际的狂呼大叫。及读岳武穆((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又以为啸无非是抒发英雄豪气的长叹之声。近年稍窥中古之学,于啸之问题方略有解会,始知畴昔所想乃谬误之极。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的声乐艺术,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