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松滋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较为普遍,且有自身的特点。文章考察了松滋方言文白异读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特点,并且探讨了文白异读所反映的语音层次。  相似文献   

2.
文白异读是都匀方言的重要语音现象,它不仅丰富而且复杂。从声母音类和韵母音类两方面,对都匀方言的文白异读进行描写,可以使我们了解都匀方言文白异读的特点,看到都匀方言文白异读的历时发展。  相似文献   

3.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文白异读是芮城方言中的重要语音现象.该方言的文白异读是其在语言接触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不同语音层次在现代口语中的反映.芮城方言的文白异读非常丰富且具有自身特点,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声母和韵母上,声调调值相当一致.因此,文章分别从声母、韵母两方面描写芮城方言的文白异读类型,并对该方言文白异读所透露出来语音演变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乖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白异读分为文读和白读两个系统,是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晋语的特色之一。本文从声母的文白异读、韵母的文白异读方面讨论了位于秦晋交界处柳林县三交镇方言的文白异读情况。  相似文献   

5.
文白异读现象生成的基本前提是在不同时空、不同语体中汉语方言发展的不平衡。文字的流通形式是文白异读的重要因素。方言系统间的相互接触是文白异读产生的必要条件。形成文白异读的主要动因是相互之间的交际。辨析文读和白读可以以词汇分布的特点为依据,并综合运用语音对应规律和权威方言等多项依据来加以解释说明。文白异读系统性源自方言间天然的音韵系统对应性。它与语音层次分析可以相互为用,但是不能够相互取代。应该通过文白异读的不同读音联系词汇内容和背景,来具体讨论音韵层次叠加的语言的接触方式、过程和结果,这才是文白异读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文白异读的研究是方言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方言调查字表》为调查依据,主要从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对湖南东安高峰土话的文白异读情况予以整理和描述,探讨并总结高峰土话文白异读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文白异读的研究是方言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方言调查字表》为调查依据,主要从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对湖南东安高峰土话的文白异读情况予以整理和描述,探讨并总结高峰土话文白异读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文白异读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反映了文与白两种不同的语音系统.本文从声母的文白异读、韵母的文白异读以及声韵的文白异读方面举例讨论了旬阳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  相似文献   

9.
黄冈话的文白异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黄冈话的文白异读。一、考察文白异读的主要类型:见系开口二等字的文白异读等,凡五类;二、联系新旧读、零星异读,见系开口二等蟹摄字的读音等语言事实,证明:黄冈话文白异读是方言间互相渗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邵阳方言的文白异读非常丰富,且有自身特点.从声母、韵母两个方面描写邵阳方言的文白系统,并探讨了文白异读所透露出语音演变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白异读指的是同一个字有读书音和说话音的不同。它是语音发展的历史积淀。研究文白异读现象对于研究古音和考本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湖南泸溪方言存在比较突出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章从声、韵、调等方面归纳性地分析了泸溪方言的文白异读,从语音的角度揭示出泸溪方言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2.
安康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均有多项文白异读。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安康中原、西南、江淮三个方言区文白异读的接触关系,并认为安康方言文白异读的融合方式属于不同方言在接触融合之中所产生的语言累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东安芦洪市话的文白异读字的例举与讨论 ,展示了该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的概况 ,表达了论者对该方言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东安芦洪市话的文白异读字的例举与讨论,展示了该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的概况,表达了论者对该方言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左国春 《文教资料》2013,(16):19-20
临川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自身特点,文白异读是语词中能体现雅/土两种不同风格色彩的音类差别。文章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探析了临川方言的文白系统,并归纳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白异读是祁县话也是晋语很重要的语言现象,祁县话的文白异读很丰富,由于“白话”太多,以致外地人很难听懂,而晋中地区各县方言之不同也表现为白读的不同。本文介绍了祁县话文白异读的类型以及文白异读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安康是个移民区,但仍存在着文白异读.按照移民来源和文白异读的分布特征,大致可分为前山关中方言体系和后山黄孝方言体系.在方言接触中,文白异读往往表现为前山与后山有别、借入与抵制同在、借入音与原有音叠置.文白异读词语的借入并非任由另一方言全盘接纳和吸收,而是受着一定的条件制约,这种制约与方言间的强弱有关,与方言属性有关,与音类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徐州方言入声字存在着年龄层面上新老两派文白异读系统,老派音文读和白读之间,韵母不存在对立,大都是[e],而声调上对立整齐,凸显了文白异读中声调手段的强表达功能;文读的阴平调值向44靠拢。新派音则显示了普通话对方言的覆盖作用。探讨了移民因素对徐州方言文白异读格局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晓辉 《文教资料》2014,(31):105-108
开城镇隶属于安徽省无为县,其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文白异读是开城镇方言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其文白异读现象也呈现了较强的系统性,在声母和韵母上尤为明显。本文分别从声母和韵母上描写开城镇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并揭示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方言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文白异读字,但我们仅以云南方言的红河州话中的文白异读字为重点进行研究。所谓文白异读字就是指用方言念书的音叫文读,用方言说话的音叫白读。我们研究的文读字是方言念书时的音,并不是普通话念书的音,但它们两者又有联系:即普通话对文读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收集了红河州话中比较有特点的建水、泸西、弥勒、蒙自等一些县的文白异读字。初步统计,得到了44个字。从中我们发现了红河州方言的文白异读字的一些特殊规律。我们主要采用分类法来研究:也就是把这44个字分成三类来进行研究。第一类为声变韵不变的字,它占总字数的25%;第二类为韵变声不变的字,它占总字数的36%;第三类为声变韵变的字,占总字数的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