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风格》崔健周国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初次见到《自由风格》时,著者的名字让我大吃一惊:崔健和周国平!以我对周国平的喜欢,这实在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动感的摇滚和沉思的哲学在一起交流碰撞,简直就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事件。”—躺在封底折页上的这句介绍文字太过单薄,我只能说,哲学家丰沛自由的思想和艺术家炽热直觉的灵魂的碰撞,如果仅仅用“文化事件”来概括,远远抵达不了这本书的灵魂。在他们共同完成的对生命意义的倔强追问中,我仿佛又一次面对着西绪弗斯的神话,只能为此颤栗不已。  相似文献   

2.
刚工作那年,有一次听本校一位老师的课,课文的题目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是周国平。后来,我又阅读了周国平先生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在这本书里,作者写下了“女儿妞妞的可爱和可怜以及他和妻子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女儿的爱哀交加的心境,在摇篮旁兼墓畔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信仰与文化     
唐加文 《今日教育》2012,(11):42-42
“灵魂永远只能独行。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竟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这是周国平在跟随一个南极考察团到岛上时写下的。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一个小小的肉体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沧海一粟。可是包含在这个小小肉体里面却有一个强大的内心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丰富的安静     
1月6日 晴 面对浩瀚的书海,经过长时间的寻觅,我的目光最终锁定在周国平的《安静》上。这本书是周国平的第三本散文集,收集了作者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作品。全书从"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开始,先后经历"灵魂的在场"、"精神寻找形式"等,  相似文献   

5.
《解决》(崔健1991年) 这张唱片的歌词是崔健所有专辑中最深刻的,说唱(Rap)的风格也非常成功。与《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相比,崔健对摇滚乐的理解更成熟了。《黑豹》(黑豹乐队1991年) 将音量开到最大,然后跟着黑豹一起甩头,一起跳动。中  相似文献   

6.
大家谈     
《中文自修》2007,(1):56-56
周国平在《读书的癖好》一文中写出的自己对“读书”的感情让人羡慕。我常常觉得: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有一样能让自己为之付出一切的东西是自己的福分,而这篇文章正是写出了我的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的艺术实践一直是在“商”与“狂”之间自由地穿梭,其不仅具有我们通常认为的先锋性特质,同时也具有注重商业性、娱乐性和技术性的大众化品格。用崔健的话说,这其实是一种充满世俗化人文关怀的“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的艺术实践一直是在“商”与“狂”之间自由地穿梭,其不仅具有我们通常认为的先锋性特质,同时也具有注重商业性、娱乐性和技术性的大众化品格。用崔健的话说,这其实是一种充满世俗化人文关怀的“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  相似文献   

9.
读书时间     
《我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作者:周国平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定价:20.00元【内容介绍】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本书是周国平继《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以后推出的第二部纪实文学作品,更是他目前唯一一部“心灵自传”。【读书人语】周国平的文字是富于情感的,也是富于思想的,是中学生写作较为理想的学习范本。在这本新书里,作者走进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首次极其真实、详尽地袒露了自己人生所走过的近60个春秋,他对自己既执著又超脱的性情之旅的…  相似文献   

10.
一 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核心)复兴的世纪。现在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存前途的弊端,比如人口爆炸、大自然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臭氧层被破坏、粮食生产有限、淡水资源匮乏,等等,这只有中国文化能克服,这就是我的最后信念。”(《季羡林妙语录》,新星出版社)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智慧无国籍。  相似文献   

11.
职业为哲学研究的周国平先生“客串”随笔非今日始。他擅长将深奥的理义“平实化”,将抽象的命题“诗意化”,将寻常的现象“特殊化”。他将灵性与激情注入严峻而沉重的人生思考,这一切,构成了《爱与孤独》兼具哲理与诗美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2.
读书偶得     
曹爱东 《生活教育》2011,(21):58-59
最近一段时间在读周国平先生写的《周国平论教育》,很是喜欢。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欣赏他简洁的文字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更欣赏他文章中透露出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联系去年儿子给我推荐的《周国平论人生》一书,常常放在案头反复翻阅,看来,我  相似文献   

13.
一部真正的书 ,就像一个真正的人 ,既有体魄 ,更有灵魂。朱九思教授文集《竞争与转化》的灵魂 ,集中表述为《大学生命的真谛》。大学是有生命的 ,生命是有真谛的。 (什么是“谛”?“谛”就是“意义”。)生命的真谛就是灵魂。著者说 :“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学术自由 ,追求真理”(此书 89页 ) ,又说 :“学术自由 ,追求真理是大学的灵魂”( 93页 )。关于学术自由 ,著者回想到“80年前 ,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 ,就宣布‘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90页 )。我亦举一例 :梅月涵 (贻琦 )先生 1 945年在日记中写道 :“对于校局 ,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 (…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萨林斯的《历史之岛》中的“库克船长事件”所引发的非预期后果,揭示了不同文化碰撞过程中的“事件策动”导致文化转型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读书偶得     
崔鹤同 《生活教育》2011,(11):58-59
最近一段时间在读周国平先生写的《周国平论教育》,很是喜欢。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欣赏他简洁的文字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更欣赏他文章中透露出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联系去年儿子给我推荐的《周国平论人生》一书,常常放在案头反复翻阅,看来,我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论研究患上了"没感觉"的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光着膀子我迎着风雪/跑在那逃出医院的道路上/别拉着我我也不要衣裳/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给我点儿肉给我点儿血/换掉我的志如钢和毅如铁/快让我哭快让我笑/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崔健:《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一崔健属于少数能感觉到自己“没感觉”的人,因而他需要逃离,需要撒野,需要从没感觉的病态中逃回正常、健康的世界。而大多数人对自身的“没感觉”或不自知,或反以为正常而健康,甚至想方设法来维持这种“健康”状态。中国教学论自20世纪80年代重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富有想像…  相似文献   

17.
收到周国平先生的文章,是喧嚣的白昼;等我细细品读时,已是温煦的黄昏。恍惚间,那“一条条铺着蜡黄色大鹅卵石的窄巷”,似乎就延展在我的眼前……从“四城记”问世以来,我的组稿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诸多师友的帮助。是他们,让“四城记”的面目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是他们,让“四城记”不断攀上新的台阶。《城市的个性和颜色》这篇文章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没有想到周国平先生能如此爽快地答应约稿的要求,没有想到周国平先生能在如此苛刻的截稿日期里准时发来他的文章。然而,真的,这些方块字真真切切地躺在了我的面前,它们优美而沉静地诉说着充满个性的城市的故事,让我在那个黄昏欣然沉醉,不知归路……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颜色     
收到周国平先生的文章,是喧嚣的白昼;等我细细品读时,已是温煦的黄昏。恍惚间,那“一条条铺着蜡黄色大鹅卵石的窄巷”,似乎就延展在我的眼前……从“四城记”问世以来,我的组稿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诸多师友的帮助。是他们,让“四城记”的面目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是他们,让“四城记”不断攀上新的台阶。《城市的个性和颜色》这篇文章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没有想到周国平先生能如此爽快地答应约稿的要求,没有想到周国平先生能在如此苛刻的截稿日期里准时发来他的文章。然而,真的,这些方块字真真切切地躺在了我的面前,它们优美而沉静地诉说着充满个性的城市的故事,让我在那个黄昏欣然沉醉,不知归路……  相似文献   

19.
在很多人印象中,搞摇滚、组乐队的个个都很酷,不是喜欢留一头飘飘长发,就是将其染成五颜六色,甚至连话语都带有一丝桀骜不驯与直率,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而且是被很多人当作真理的一种偏见,包括我!但是当“紫雨”乐队的5位成员象邻家大男孩般乖乖地坐在我面前接受访问时,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灿烂的笑容与儒雅的谈吐,我知道我错了。还记得在八十年代中期,崔健和自己的 ADO 乐队唱出了中国摇滚乐的最强音《一无所有》,从而引起了世人对中国摇滚乐的关注,也从此形成了一股猛烈的“组乐队风潮”。那么“紫雨”乐队的成立是否只是为了追逐这股潮流呢?“不!”吉他手国子(程振国)给了我一个异常肯定的回答,“我们组建‘紫雨’乐队并不是为了赶时髦,而完全是因为我们热爱音乐的缘故。当然不可否认,崔健的音乐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但是他和其他乐队追求的是一种重金属的热情,我们却喜欢清新亮丽、充满年轻活力的流行摇滚风格”  相似文献   

20.
最游记     
颓废、冷硬、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古典名著《西游记》从来没有被改编成这个样子。所以《最游记》只能用“另类颠覆”来形容,三藏酷、悟空纯(蠢?)、八戒帅、悟净痞。其行事风格独特,相处模式怪异。这四个灵魂人物不但一个比一个拽,一个比一个叛经离道,还动不动打架杀人,满口粗话。“无一物,遇佛杀佛,见人杀人,追求绝对的自由。”这是三藏的师父光明三藏教给他的绝对真理。虽有点偏激,但颇符合现代人追求个性、追求自我的心声。师徒四人去天竺,就是心的旅程,不断追寻自我与方向,这与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