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策划人语: 我们身边到国外留学和移民的朋友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有着一个到国外"淘金"的梦想.在中国人纷纷到海外"淘金"的同时,大批的外国人也来到中国淘金,即使在黑龙江这样的边疆省份,我们也明显感觉身边的外国人多了起来.在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中外打工互相扩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在国内被"洋打工抢饭碗",还是我们到国外去"抢洋人的饭碗",我们都必须正确地看待.就是说,正确地看待"洋打工",也正确地看待我们自己都是必要的,如果我们不珍视目前的就业机会,让"洋打工"拔了岗位的头筹,那么,砸我们饭碗的不是洋打工,而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在国外无法在与外国人竞争的过程中胜出,我们更应该问问我们自己几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场     
就在中国进入WTO之时,洋打工者已经登陆国内,与国内同行争夺饭碗了。据了解,在上海,美发行业中出现雇佣日本人打工的美容厅,引起沪上美发业不小的震动,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称其为“入世预演”。顾教授认为,外国的资金、管理已向酒吧、美发之类的服务性行业渗透,紧接着,与人民生计、身体相关,具有“生命含量”的行业,势必将成为入世后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的认识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词义也就随之发展变化. "土"和"洋"的意义因为与社会生活及人的认识直接关联,其词义变化相对而言便富有代表性.在语言的动态使用中, "土" "洋"的意义变化,不仅包括词的概念意义的变化,也包括词的色彩意义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4.
"小毛驴市民农园"试验是北京第一家"社区支持农业(CSA)",种植面积约80亩.创办人石嫣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生.作为大陆第一位公费留美务农的学生,石嫣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CSA农场扎扎实实地当了半年农民,被媒体称为"洋插队".石嫣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大量调查发现,CSA农场收益普遍不错,能支持家庭正常运转,回国后遂萌生了做一个CSA农场试验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这是2005年春天长春市的一个极其普通的早晨.太阳从东边的楼宇间爬了上来,阳光悄悄地照在了这间20多平方米街边小书店屋地中央的地板上.屋子里很乱,各种书籍散落在房间的角角落落,一块白底绿字的牌子,上面写着"杏子的店",横躺在阳光下的地板上,被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6.
李贺是唐代诗坛上一位独具个性的诗人,其诗歌以幽冷奇峭著称.在其诗歌语言上,喜欢用色彩字,日本一位研究者曾指出,李贺的诗歌每30字中就有一个色彩字,约占其诗歌总字数的3.3%.在众多色彩字中,"绿"字出现频率较高,共有46次.从语言学角度考察这些"绿"字也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7.
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陈列了一张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三月初四日(1861年4月14日)王宗脉天安洪仁茂发给洋兄弟的"路凭"(照片,系通行证),这张路凭是太平天国对待外国人的外交政策的一件珍贵史料.路凭上说"兹有洋兄弟三名,前往'天海关'"."天海关"在什么地方?"洋兄弟三名"是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杨玲荣 《现代语文》2006,(12):109-109
每天18:00播出的"晚报浏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强档节目之一.它精选来自全国四十多家知名晚报的内容,加上金牌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表现,赢得了越来越多听众的喜爱与关注.可是在今年6月4日的节目中,一位主持人错读了一个字.  相似文献   

9.
挣扎     
<正>民国初期,天津。洋大夫站了起来,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说:"方法是有的。"他顿了顿,环顾了这间简陋的屋子,用不太标准的中文继续说道:"但是太贵了,我恐怕你们负担不起。"他又看了看床上虚弱的孩子,眼睛里闪过一丝怜悯,一丝同情,"这笔钱我也不能帮你了。你知道,我也有家庭,我也要生存,我走了!"站在洋大夫对面的是一个瘦高男人,约莫三十多岁的年纪。他的孩子病得很厉害,此时正虚弱地躺在床上,男人对洋大夫笑了笑,以表示感谢,眼泪却在眼眶里打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洋学兴盛,出现了大规模主动吸收西方大量先进思想文化的现象,它对日本率先在亚洲迈入近代化发达国家行列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在亚洲独一无二的现象,是因为当时日本内部受到幕藩制统治危机的威胁,外部受到列强的武力压迫.改革日本社会现状的精神动力,不可能从传统思想文化中寻求,只有向更加发达的西方社会学习,吸收其已被实践证明是更加先进的思想文化,用以指导日本近代化的实践.这种洋学兴盛的社会条件表现在国民意识的觉醒、明治政府的大力提倡、民间结社的涌现、洋学机构的设置、留学生的出国学习、翻译出版传媒事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学外语要"从幼"、"从洋"、"从速"的错误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外语教师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人们对这些现象能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媒体上有关高级"蓝领"的新闻明显多了起来:先是北京一家民企以万元月薪通过中介公司招聘高级焊工,牌子挂了三个月,无人揭榜;后是在江苏昆山,28万元的年薪聘不到一个高级电焊工.接着,各省媒体也相继传出报道.而最引发争议的两件事是:上海有家企业苦于找不到合适人选,竟以每年40万元的薪水聘请一位日本的退休技工;南方某城市则公开表示,想以数十万年薪引进日本失业的技工……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中学的教学设备是现代化的.但是,现代化却不能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日本的教育工作者是是怎样做学生工作的呢?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日期间,我们到金泽市高冈中学参观,发现了一间挂着"相谈室"牌子的房间.这间房间的门口摆着一张桌子,桌面上放着编好号码的相谈登记表,靠桌子的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58号请注意,山田老师同意和您谈话,请于今晚六时到相谈室恭候".陪同我们参观的吉田校长告诉我们,这间屋子是学校专门为师生谈话设置的.  相似文献   

14.
"可可豆"们,在你们心目中,博物馆是什么? 小cool龙觉得,博物馆是一台知识时光机,能带我们回到过去,了解自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 安奇奇觉得,博物馆是一间鲜活的教室,讲解员是老师,展品是教材,我们都是渴望知识的学生.在这间教室里,我们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今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学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且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也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在中日文化关系论等方面,他主张"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可以说他的思想曾对日本人的中国观以及日本的对华政策都产生过实际的影响.本文从内藤湖南的"中日文化统一体"和"文化中心移动说"中所出现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论述内藤湖南"文化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这段时间,成都幼儿师范学校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因为她们中间来了两位"洋"同学--来自加拿大的戴西和劳伦。她们分别是荷兰学院早期儿童教育专业的学生。记者在学校看到:两位"老外"虽然到幼师的时间不久,可已经与许多同学"打得火热",中国学生教她们学习中文,她俩用英语和同学们对话,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学校领导介绍说,戴西和劳伦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8.
"黄昏"意象在日本近现代的散文、小说以及其他文艺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很高,成为解码日本文学的关键词之一.从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到村上春树等人的作品中,"黄昏"意象深刻体现着日本近代以来文学的独特变化历程,并昭示着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  相似文献   

19.
"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人" 1963年,丁榕还是北京艺术学院附中(现在是中国音乐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那年周总理到学校去,说现在中小学特别需要音乐、美术教师.于是,丁榕放下画笔,走进学校.这一走,就使未来的北京多了一位特级教师,未来的中国多了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多了一位虔诚做教育、用"心"研究学生需求、用"心"培育学生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20.
"本地化"案例是指在学生生活与学习所在地的那部分企业案例,是一种更有区域性的"本土化"案例."本地化"案例在教学中具有"洋案例"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案例教学设计理念、"本地化"案例的开发及教学措施是成功进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