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古代数学,在很多方面是世界领先的。就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成就,说明中国古代数学是机械化数学,而且与西方的公理化数学形成了数学发展的两大源泉。在世界数学的发展历程中,机械化数学与公理化数学都对世界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国古代数学与机械化数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古代数学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古代数学曾一度辉煌,但在明朝之后,却走向了衰落,通过对比中西数学的不同特点和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特征,找出中国古代数学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数学本身存在缺陷,中国的文字不利于数学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的社会风气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3.
矩阵的萌芽寓于中国古代解方程组的方法中。算筹是矩阵最早的雏形。《九章算术》矩阵的萌芽过程,从数目语言到符号语言经过了漫长的年代,凝结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矩阵的萌芽,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的文化底蕴,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数学衰落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数学曾一度辉煌,但在明朝之后却走向了衰落。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数学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认为中国传统数学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其本身存在严重缺陷,另外中国古代的社会因素等也不利于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国数学教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主流的我国古代教育,在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及方法上有许多特色,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数学教育传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加以继承和发扬,并与现代数学教育理念相结合,对搞好数学课程改革,走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之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世致用”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实用主义基调。“明理之儒”和“妖妄之术”等因素造成中国传统数学本身存在严重缺陷。数学语言始终囿于汉语言的范围,阻碍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进步。文章主要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数学进行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经世致用"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实用主义基调,由于这种实用主义过于狭隘,致使中国古代数学呈现出逻辑性差、理论结构松散等弱点.数学语言始终囿于汉语言的范围,对数学的形式化十分不利,阻碍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进步."明理之儒"和"妖妄之术" 等因素加重了中国传统数学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一种文化只有是开放的和兼收并蓄的,才会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姜文英 《考试周刊》2008,(23):51-52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流的我国古代教育,在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及方法上有许多特色.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数学教育传统,也给现代数学教育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从现代数学教育角度。探索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家及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机械化思想,以昭示今日的数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从《周易》蕴含的思维特征和数学方法出发,探讨了《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特殊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古代数学研究者习惯于从整体、变化等角度去思考问题,使中国古代数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周易》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引导中国古代数学走上了与西方传统数学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数学在世界数学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贡献。他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数学史观,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机械化的算法体系是不同于西方公理化的演绎体系的数学发展主流,澄清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误解。同时吴文俊针对数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历史主义原则并示范了中西对比方法,为重建我国传统数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导源于我国传统数学的思维方式的数学机械化理论的创立为中国数学的复兴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成为开拓中华科学自主创新之道的先驱。认真深入地研究吴文俊数学创新的成功范例,将会对我们今后继承历史和发展未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该分析了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史的分期线索、分期原则和分期方法,并论述了以数学教育思想为主线,兼顾数学教育机制变革的分期原则;还对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史的分期进行了尝试性的构架。  相似文献   

13.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教学思想及方法上有许多特色,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数学教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加以继承和发扬,并与现代数学教育理念相结合,对搞好数学课程改革,走中国特色数学教学之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数学文化的不同理解本质上就在于不同的数学文化观。给中国数学教育以数学文化定位时,必须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个清楚的定位,而不能将当代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化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不能把西方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数学文化观强行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惠施科学思想实质代表着中国古代科学的一种研究传统,其概念基础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即广延空间观以及由此形成的有机宇宙论。本文基于此,阐释了惠施在天文、地理和数学三大领域对古代中国科学思想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发生广泛互动有其内在原因。就历时性原因而言,两者有着共同的思想与学术渊源,其诞生、发展和演变均受到了易筮术数和道家哲学的重要影响,而道教所承黄老道学与传统数学学术脉络又均可追溯到先秦史官系统;道教与传统数学互动的共时性原因,则是两者在思维方式与文化结构上具有互补性。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双向互动有其内在机制:一方面是道教思想家往往援引传统数学建构道教义理,数学因而成为道教思想的一个内在部分;另一方面,中算家在研究过程中又多主动吸收道家道教思想,使之构成传统数学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惠施科学思想实质代表着中国古代科学的一种研究传统,其概念基础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即广延空间观以及由此形成的有机宇宙论。本文基于此,阐释了惠施在天文、地理和数学三大领域对古代中国科学思想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美学思想方法的特征及其重要价值(1)通过对数学哲学的相关论点的介绍和东西方文化传统的简单比较论述了数学美的客观实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数学也具有美学思想方法的观点;(2)《周易》的对称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美学思想方法所产生的影响;(3)通过甲骨文相关史料、中国传统数学的古典文献,阐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几何证明、算术计算、代数运算和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对称性美学思想方法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在思想方法和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不同的数学观是造成这种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数学观作了明确的阐述,并从多种角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数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儒家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主要在于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注重的是数学的实际功用,中国古代数学家更习惯于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和经典思维等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