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板块一 热点专题知识串讲(一 )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巴的紧张关系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 ,位于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 ,面积 2 2 3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发端于 194 7年的印巴分治。克什米尔所在位置图根据蒙巴顿方案 ,土邦可以自由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或者保持独立。如以宗教信仰和居民构成为标准来划分 ,这里 77%为穆斯林 ,应划归巴基斯坦。但克什米尔的上层统治者信仰印度教 ,他们倾向于加入印度。这样从 194 7年 10月开始 ,印、巴两国三度兵戎相见 ,而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小规模冲突和磨擦…  相似文献   

2.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山区 ,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二战后 ,南亚次大陆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3日 ,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该方案规定 ,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 ,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根据“蒙巴顿方案” ,克什米尔土邦应该加入巴基斯坦。但是 ,蒙巴顿却说克什米尔跟其他土邦不同 ,并鼓动伊斯兰会议和查谟保皇协会的领导人联合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活动 ,要求英国政府宣布查谟和克什米尔脱…  相似文献   

3.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简称 ,印巴分治前是英属印度最大的土邦之一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北端、中亚的南端 ,地处亚洲心脏 ,周围分别与俄罗斯、中国、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 ,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总面积为 2 0余万平方公里左右 ,总人口约 6 0 0万左右 ,其中穆斯林占 77% ,印度教徒占 2 0 % ,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锡克教徒和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对克什米尔争端的调停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印巴委员会、单个调解人以及英美直接干预。印巴委员会的调停自1947年12月31日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到联合国起,至1949年12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出具第三次临时报告书为止。文章主要研究剖析印巴委员会调停经过、结果以及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5.
1947—1948年,杜鲁门政府对巴基斯坦态度冷淡。这一时期杜鲁门政府婉言拒绝了巴基斯坦的求援要求,试图奉行英联邦战略,依靠联合国解决印巴克什米尔争端,并对印巴两国实施了武器禁运。杜鲁门政府对巴基斯坦态度冷淡的原因有四:南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处于次重要地位,不愿与英国引起争端,重视印度甚于巴基斯坦,另外,也与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初步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6.
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面积21万平方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分别独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冷战初期,刚独立的巴基斯坦面临着来自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威胁。为了能保持国家生存和加强自身实力,巴基斯坦选择寻求区域外大国支持,并将自己置于冷战格局下,希望通过地缘优势能得到美国的军事、经济援助。巴基斯坦的努力和美国中东政策的需要,促使两国结成盟友。巴基斯坦因此获得了大量美国军援,基本上达到了通过外力制衡印度的目的。印度以巴美结盟为借口,转变在克什米尔争端上的立场,进而导致该争端成为印巴两国关系中的"难解之结"。  相似文献   

8.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 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  相似文献   

9.
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和克什米尔地区,同我国有较长的边境线,共有人口约12亿,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克什米尔问题是殖民主义在印巴两国间制造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印巴两国长期交恶的核心所在,是南亚次大陆半个世纪战乱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冷战时期巴基斯坦的安全忧患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独立前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相比处于弱势,弱势团体的安全忧患意识成为穆斯林赞同印巴分治的重要原因;印巴独立后的“土邦之争”证明了巴基斯坦存在着安全忧患;巴基斯坦在“印巴战争”中的失利又证明了巴基斯坦是弱势团体。为了解决安全忧患,巴基斯坦采取对内发展军事力量和对外与美国结盟的对策与印度进行抗衡。其结果致使巴基斯坦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了综合国力的提高;导致了部分穆斯林国家的不满,进一步恶化了与印度的关系,给巴中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1.
曹英内容摘要:口岸居留冲突是19世纪中后期中英两国重要的外交纠纷之一,它本质上是一场扩张与反扩张的斗争,但其客观原因是中英条约关于口岸通商规定的不明确和中英在条约解释上的分歧。潮州进城事件是这场冲突的典型与特例,也是冲突的高峰。英方在条约谈判中屡次与清政府展开交涉未果,其症结在于近代中英条约的不平等性质。  相似文献   

12.
人们普遍认为,印巴分治是艾德礼政府实行英帝国传统的“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实际上,艾德礼政府推出蒙巴顿方案并非其主观意愿,艾德礼政府的主要成员一直主张维持印度的统一,并为之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因为分治既不符合工党传统的对印政策主张,也不符合英国的长远利益。实行印巴分治实为印度当时的局势所迫。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众多殖民地中,印度殖民地占有突出的地位。英国对印度的统治非常重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它不断调整对印度的政策。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为实现工业资本对印度的剥削,英国开始执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殖民政策。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改造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约翰逊线"及其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及中印边界西段的“约翰逊线”是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推行“前进派”政策的产物 ;由其造成的阿克赛钦归属问题 ,是 2 0世纪 5 0、60年代中印边界争端的起因之一 ,也是边界争端发展为边界战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blematises clean distinctions between secular and religious by tracing the history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of Muslims in British colonial India. Grounded in the interpretive research tradition and with an empirical focus on the formativ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relational notions between singular secularism and multiple secularisms best capture this historical trajectory. The institutional imaginary of colonialism constituted a significant milieu that, on the one hand, resulted in British policies in India that were at a tangent to similar developments in England at the time and, on the other, informed Muslim agency in its own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uslim educational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ven theology were shaped in a concrete, historical, power-laden context. On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was a peculiar construction of ‘secularism’ in relation to Islam – again, related but at a tangent to the same notion in Europe. With a view on contemporary Pakistan, it is argued that such relational histories must be accounted for if policy and academic discourse is to move beyond largely stale and unhelpful binaries of Islam vs. Western modernity in religiou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Through focusing on forms of clothing, this article reveals how educated women from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in Pakistan and India made differential claims to being modern. Our analysis of two ethnographic studies shows how the participants mobilized their subjectivities as modern and educated women through a distinction between ‘local modern’ and ‘local traditional’. In this article, our goal is not to define modernity, but instead to illuminate what it meant to be modern in both contexts. We integrate the narratives of young, rural Muslim women in Pakistan with those of young, rural Hindu women in India to disrupt the linear telling of the production of universal and homogenous modernity through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它有着丰富的殖民统治经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缅甸是英国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对缅甸的殖民统治政策表现出了与其他列强不同的一面,同时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英也适时地调整在缅甸的殖民政策。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者认为,印巴分治悲剧是英国政府一手造成的。如果从英国传统的“分而治之”政策对印度后来种族关系发展的影响来看,这一结论不无道理。但是,如果具体地考察战后英国和印度的局势、英国的利益要求、艾德礼政府对印度问题的态度及其为维护印度统一所作的努力、和平解决印度问题的可能性,人们就会发现,艾德礼政府并无分裂印度的主观动机,相反,印巴分治是国大党和穆斯林领袖为了党派和个人利益而置民族或国家利益于不顾造成的。印巴分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印度政治领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The findings of a research project on th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of 22 first‐generation and 11 second‐generation Asian teachers are described. Four indigenous white and two West Indian teachers were also included to broaden our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first‐generation Asian teachers, who had qualified from India or Pakistan, had faced numerous difficulties in obtaining first teaching posts, in promotion, class‐control and in forming working relationships with white colleagues. Most first‐generation teachers complained about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which they have to face in their professional lives. In sharp contrast, the second‐generation Asian teachers, who had qualified from Britain, did not come across any of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e teachers’ views are also presented verbatim on a range of multi‐cultural issues: the teaching of community languages, separate schools for ethnic children, Asian parents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racism in British sch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