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蒙古国搜集整理《江格尔》史诗文本和建构本国《江格尔》史诗传统,经历了一个从翻译介绍卡尔梅克《江格尔》到整理蒙古国境内零散流传的本土《江格尔》史诗片断并建构成本国史诗传统,从翻译和修订卡尔梅克《江格尔》并打造成蒙古文学经典到最后创编完成作为国家标志性文化资源的《蒙古江格尔》的过程。在其中,《江格尔》史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史诗传统的建构和本土化最终促成了《蒙古江格尔》的创编。蒙古国建构《江格尔》史诗传统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的《江格尔》研究及草原史诗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格斯尔》中出现的“蒙古”一词却日勒扎布(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关键词:《格斯尔》蒙古众所周知,蒙古族伟大史诗《格斯尔传》中,居然很少提及蒙古人或蒙古地区。而《格斯尔》中有关蒙古的记述和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详细翻阅了作为整个蒙古《格斯尔》基...  相似文献   

3.
《玛纳斯》史诗是柯尔克孜族(Kirghiz/Kyrgyz)人民以口头形式世代相传英雄史诗杰作。从19世纪以来,《玛纳斯》史诗的多学科价值就得到各国学者们的充分肯定和深入挖掘。它作为柯尔克孜族人民各种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其文化艺术的再生能力不仅体现在它的活形态演唱当中,也存在于其深厚的而丰富的内容,与其相关联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当中。与这些相关联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活动早已经形成了《玛纳斯》史诗特有的广阔历史文化空间,而这些历史文化空间成为口头史诗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玛纳斯》史诗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玛纳斯》史诗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开始得以逐步激活,相关遗迹已经开始实施许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果要想真正激活《玛纳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全面弘扬《玛纳斯》史诗文化,更好地保护《玛纳斯》史诗,最终将《玛纳斯》史诗打造成一个文化大品牌,既让它发挥本身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又让它为旅游文化开发带来经济效益。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有一种宏大的设想和大胆的思路,用一种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加强这部优秀口头遗产的生命力,为它的传播和保存提供便利,让它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发扬光大,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永恒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西部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也不例外。以我国西北地区而言,怎样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保护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探讨青海互助土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现状、开发及其利弊、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丛书第一批出版七部著作。其中任钦·道尔吉和郎樱主编的《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一书选录了我国学者有关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流传的英雄史诗的研究论文三十余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玛纳斯》、《江格尔》、《格斯尔》、《阿勒帕米斯》、《阔布兰德》、《乌古斯》等史诗与萨满文化及各民族历史传统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史诗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组织翻译的《蒙古人民的英雄史诗》,系前苏联学者谢·尤涅和留多夫有关蒙古民族史诗研究的力作。该书为国外学者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史诗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利益权利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拥有者获得的利益权利直接影响到他们获利的满意程度,从而影响到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愿。因此,政府应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拥有者(当地群众)的自身利益出发,让他们成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较大受益者,才能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前提准备,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地方性文化资源在承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反映地区生产生活方式两个方面上的作用尤其明显。本文以郫县古蜀文化风景遗存为例,实地调查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发掘其实用价值、找出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力图从地方文化资源的调查保护与旅游开发这一主线上深入挖掘地方性文化资源,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联系郫县望丛祠、平乐寺、扬雄故里等一系列重要文化资源特点,借鉴全国各地地方文化资源调查保护实际利用和开发的具体经验,为地方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蒙古格斯尔研究》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谨慎供藏,代代相传,每遇节日盛典,取出诵读,而誉谓“十方圣主、铲除十大祸根的《格斯尔可汗传》”(以下简称《格斯尔》),是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它于1716年(清朝康熙五十五年)首次在北京用木刻版刊行,18世...  相似文献   

9.
天长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天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仍存在着开发规模不大、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应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规划,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当前天长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诗经》"史诗问题"是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产物,它的学术观照的是将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文学传统与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西方文学传统之间展开比较,其间涉及两种不同文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中国学者或承认《诗经》中有史诗,或否定《诗经》中有史诗,从而呈现一种论争的态势,且一直延续到当下。因此,有必要对这个学术公案作一个梳理,探寻诸多学者给出各自解答的学理依据,检讨这一学术公案本身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从文脉传承关系角度,提出对比干文化与妈祖文化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从历史发生学角度,分析比干文化与妈祖文化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源流关系,并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出发,阐述比干文化与妈祖文化的传播继承关系,提出比干文化与妈祖文化联动研究对文化、经济、旅游、政治等方面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咒鬼经<之子宜乍>是彝族原始宗教祭司--毕摩关于鬼的起源的诗性阐释,是远古时期彝族先民之"志"的诗性表达.它不仅是一部毕摩宗教经籍,同时也是一部优美的神话叙事诗.经书折射出了远古时期彝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巫术、民俗事象、药理卫生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文化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从湖北神农架地区发掘问世的民间长诗《黑暗传》,被学界称为“汉民族神话史诗”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长诗所含盘古神话为中心进行追踪考察,从多份原始手抄本中解析这一神话所含盘古出生,开天辟地,斩杀雾神,设置日月,化生万物等母题,并就神农架一带独特的自然与历史人文背景,揭示这一长诗的传承奥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句丽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揭示,对高句丽研究的现状的考量,探讨中国学界高句丽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汉民族虽然不乏作为史诗基础的早期叙史歌谣,但却没有发育出典型的民族史诗。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官方文化垄断使叙史歌谣丧失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民间自由说唱这一文化环境。而文化垄断背景下的叙史散文化倾向,更使得叙史歌谣离史诗的距离越来越远。于是,作为文化垄断的直接后果,史诗最终与华夏文学无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书院的千年历史,提出书院至少在八个方面对今天的大学教育有所启示,认为自主办学,大师执教,学术自由,主动学习,注意修德,是中国书院精神之所在,曾为毛泽东等赞扬,现为各界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史诗《江格尔》在英语世界的推介情况,试图说明在该史诗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有必要对该史诗进行大力推介。文章认为,《江格尔》英译本体现了许渊冲倡导的"三美"翻译原则,该英译本为增强该史诗在更广领域的推介和促进学术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Epics belong to Oral folk literature,which is the basis of written literature or later writers’literature,which in turn is the knowledge of humanities,or knowledge which reflects social life.In Jangar,some Mongolian historical cultural traces can be really found.Culture,in a broad sense,includes economics politics,military affairs,literature and art as well as religion.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Buddhist elements in the Mongolian heroic epic Jangar,and argues that a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componen in the Mongolian society,Buddhism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Mongolians life is reflected in the epic Jangar.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年以来,媒介生态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其已形成了包括主干问题、核心概念、基本命题在内的完整知识结构。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已产生了可观的学术成果,形成了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