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要点〕 1、驳论点和驳论据的写法 2、反语和反复的运用 3、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欺骗伎俩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对于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评论。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垮台,表明了美国政府侵华援蒋政策的彻底失败。一九四九年八月五日,美国政府在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返美未到之时,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为公布白皮书,国务卿艾奇逊把他七月三十日写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作为该白皮书的序言一起发表。美国政府援蒋侵华的最终失败,在美国统  相似文献   

2.
贝祖诒与《1948年援华法》关系密切。从当时的客观情况以及贝祖诒具有的条件而言,他是主持求援工作的最佳人选。贝祖诒一方面抓住美国的政治要求,表明国民党"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利用国会内外的亲国民党势力向国务院施加压力,推动美国采取积极的援华政策。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1948年援华法》间接介入中国内战。贝祖诒虽为国民党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却依旧没能改变国民政府失败的宿命。  相似文献   

3.
关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问题,为展开讨论,不同的看法可以发表,但事实不容讹误。陈之平说陶先生‘一九三九年办育才学校,也靠国民党赈济委员会的津贴和美国援华会捐款。’这和事实有很大出入,育才学校在初期会接受国民党赈委的津贴和美国援华捐款,但不是靠他们来维持,特别是一九四○年以后,育才主要是靠革命力量和进步人士的支援。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扶蒋联共政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中美开始共同对日作战 ,出于动员中国人力对付日本和扩大在华势力的目的 ,美国执行一条援蒋抗日的路线。政治上 ,罗斯福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1942年 1月 1日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 ,把中国同美、英、苏并列于签字国之首。经济上 ,美国于 1942年 2月向中国提供 5亿美元货款。军事上 ,1941年后 ,美国不惜代价又开辟了一条从印度到昆明的“驼峰”空中援华运输线 ,以保障中国战区的作战物资的供给。但是 ,罗斯福实施援蒋抗日政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蒋介石认为 ,“现在美国人将接过同日本人作战…  相似文献   

5.
史迪威与陈纳德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国援华抗日的两位重要将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史迪威和陈纳德都为援华抗日而来,但史、陈之间却存在着难以调合的矛盾,此矛盾促使史、蒋矛盾激化,使战时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6.
鉴于对蒋介石国民党历史和本质的了解及对美蒋特殊关系的全面把握,毛泽东等中共党人对抗战胜利后中国局势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美国政府如果不对蒋介石国民党施加积极的影响,蒋介石国民党将把内战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利用美蒋特殊关系,对美国发起统战攻势。第一、抓住美蒋矛盾,晓之以理,声明大义。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转向欧洲,与苏联在东欧展开争夺,不允许它全面直接武装干涉中国内政。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共因素,美国担心为其远东战略支持点的蒋介石政权最终崩溃,导致美在华利益受损.毛泽东抓住…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民党的惨败,美国政府于1948年底就决心从中国“脱身”。但当时美国上层及公众对政府的对华政策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加强援蒋,有的主张停止卷入。杜鲁门总统认为就对华政策进行公开辩论势所难免,故决定把“事实”公之于众,但国务卿马歇尔等却不同意公布政府历史文件。1949年1月21日,艾奇逊继马歇尔出任国务卿,恰好蒋介石于这天宣布“引退”。艾奇逊不胜感慨:“我刚好就职时,他就垮在我的头上”。2月7日,美  相似文献   

8.
二战时期,得到罗斯福总统特别信任的赫尔利最初是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来华调解“史蒋矛盾”,随后升任驻华大使开始调处国共关系,从处理“史迪威事件”到代表国民政府与中共签订《延安协定草案》,赫尔利似乎取得很大成绩.但就是赫尔利在华的15个月中,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日益失去灵活性和现实性.他不仅与驻华的外交官们发生冲突,而且使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逐渐从军事上的“援蒋联共”转向政治上的“扶蒋抑共”,又从“联合政府”构想下的“扶蒋压共”转向意识形态的“支蒋反共”.导致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转交的动因,既有赫尔利的个人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有意识形态的影响,更有美国政府对中国革命发展趋势的错误判断和自身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1.《马克思致约·魏德迈》这是马克思1852年3月5日写给魏德迈的信,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约瑟夫·魏德迈(1818—1866年)是德国工人运动和美国工人运动的卓越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和战友;1846—1847年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从“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转到科学共产主义立场上,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是德国  相似文献   

10.
50年代初期的中苏关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确立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如所周知,这是三国背着中国达成的有损于中国权益的协定.根据《雅尔塔协定》精神,苏联于8月14日,即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天,同国民党政权签署了《苏中友好同盟条约》,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政府同意给予苏联诸多在华权益,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和苏联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美国也扩大了对蒋介石集团的援助,至1946年6月30日,美国战后对蒋援助已达到7.81亿美元,约相当于第二次大战期间对蒋租借及援助总和(2.28亿美元)的3倍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方针不能不采取“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既不反苏,也不反美”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李宗仁任北平行营主任时,曾邀请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出席宴会,请洪业作陪。魏德迈致词:“中国之所以未能成为强国,对世界和平及繁荣有所贡献,乃由于两大敌人的阻碍。一是日本,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操纵中国政治,给中国带来灾难,现在中国在美国帮助下已经打败了日本。  相似文献   

12.
毛邦初案发生于国民党退台后不久,牵涉案情在国民党退台前后。因国民党空军高层权力纠纷,空军副总司令毛邦初及其助手有意泄露军购弊案,引起舆论关注。国民党贪腐形象能否得以澄清,关涉美援大局。为使美国人信服,台湾当局决定通过法律程序提起诉讼。在蒋介石对"挟外自重"者深恶痛绝的心理之下,部分美议员对案情的关心,使毛邦初成为蒋要防范的对象。为获美同情,毛被冠以"包庇不忠"之名。李宗仁的卷入、法统问题的提出,使毛案更添政争色彩。李与蒋之间,美国站在后者一边,这使李对毛的庇护毫无作用,反而加速了李本人被"罢免"。毛邦初案暴露出的问题,使台湾当局的胜诉显得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3.
出于对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恐惧,为了维护在华既得利益的需要及配合麦卡锡主义反华逆流而形成的“院外援华集团”,是美国政治舞台上一股极端亲蒋反共的保守势力。它对蒋介石政权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维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珍珠港事件之后中美两国结盟,固然是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致,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在美有意推动院外游说以争取美国援助.国民政府的"院外游说"与美国社会内部同情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社会运动结合,形成了最初的美国"院外援华集团".院外援华集团的活动,推动了美国对华援助由言论到行动,从经济援助发展到军事援助.但院外援华集团在美国对华援助决策上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其作用是辅助性的.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将政治失败归咎于新旧制度的脱序与“政党政治”的失败。其错之一,他掩盖了国民党挑动内战的罪恶事实;其错之二,在为其政治失败寻找“理论”根据;其错之三,为国民党的政治腐败开脱。蒋认为失败的经济原因是“通货恶性膨胀的结果”;行政院擅自动用了中央银行改革币制的基金。而实际上是蒋采取了错误的财经政策,及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蒋认为军事失败的原因,是军队纪纲败坏;官兵对立、军民关系恶劣;没有奉行三民主义;战略的错误;军队的腐败堕落。他没有明战争性质与人心向背及战争政策与错误指导。蒋认为外交失败是苏联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共的扶植及美国对苏俄中共的妥协政策。他背弃国家民族利益的依赖主义外交路线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1936年,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由“反蒋抗日”转变成“逼蒋抗日”,这一转变有着深刻的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因受到英美等国逼迫对日态度有所变化;蒋介石因自身利益受日本侵犯而改变对日政策;国民党内部和地方实力派转向抗日。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蒋介石醉心于个人独裁,在排除异已的过程中,使得国民党内部纷争加剧,而在国民党内部领导权的争夺中,蒋与胡汉民关系的前后变化又极具影响力。蒋通过先利用、后囚禁胡,达到了以军统国和个人独裁的目的,但此举也导致了国民党党内的严重分化,削弱了国民党自身的力量。蒋胡关系前后的变化,对国民政府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年谱(中卷)》苦干史实说明(续八)刘益涛四十五、与赫尔利谈判(本书第551—552,555—560页)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于1944年9月6日到达重庆。赫尔利来华的一个使命是“使蒋委员长与美国司令官间的关系和谐”。10月,中国战区参...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曾发生一起轰动世界的“牛兰事件”,从而引发了一场以保护人权为内容的反蒋斗争。牛兰又名希莱雷·努伦斯。是持有瑞士护照的欧洲合法居民。20年代末。牛兰受共产国际派遣,作为泛太平洋产业同盟上海办事处秘书,与夫人范露伊丝来华从事秘密工作,帮助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1931年6月17日,由于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叛变,牛兰夫妇及幼子在上海租界被捕。8月9日,上海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开庭审讯牛兰夫妇,并押解至南京监狱。10月,牛兰夫妇被国民党法院分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刊。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在建立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凭借其掌管的政治、军事权力,强取豪夺,迅速集中了大量财富,并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垄断,逐步形成了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国民党官僚资本,它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官僚买办私人资本主义的结合体,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基础。 一、官僚资本的形成 国民党官僚资本是从接收北洋政府官僚资本开始的,但由于北洋政府时期官僚资本不是很发达,国民党能接收到的资本为数不多。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形成和膨胀主要是蒋、宋、孔、陈凭借自己在国民党和政府中的特殊地位,靠打内战,当买办发家的,四大家族聚敛财富的手段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