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七. 教学目标: 1.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2.学会评改习作,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9课随文作文.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抓住情境及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 2.乐于和他人交流习作,并能修改习作.  相似文献   

3.
孙云 《江西教育》2010,(7):36-36
教学内容:《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9课随文作文。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抓住情境及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2.乐于和他人交流习作,并能修改习作。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七。教学目标:1.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2.学会评改习作,感受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七. 教学目标: 1.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并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表达.  相似文献   

6.
习作要求:选择一个人写一篇作文。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爱之链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和多处环境衬托的写法。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和多处环境衬托的写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弄清童话的特点,能够以多种形式创编童话.情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连贯. 2.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童话故事的特点,展开丰富想象,体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曹丽 《中小学电教》2010,(10):139-139
<正>教学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通过朗读训练,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习作要求: 选择一个人写一篇作文。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佳作示例:  相似文献   

11.
何爱香 《考试周刊》2013,(41):53-53
<正>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习作中不够具体的地方修改具体。2.在进行习作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认识"监、侄、郎"三个生字,能读准并理解、揣摩"登时、诸亲六眷"等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品读文中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典型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在阅读中体会讽刺的表达方法。3.积累文中精彩片段,愿意主动去阅读《儒林外史》中的相关故事。学习重点: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能回顾本单元课文,结合习作例文和批注,梳理写人的基本方法。2.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3.能通过同伴互助、教师点评等方式,自主修改习作,感受习作乐趣。  相似文献   

14.
习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是《他__了》。这一单元的习作要素明确地指出要表现人物的内心。本次习作教学,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学段教学目标和单元习作要素,可通过激趣导入、寻找方法、巧搭支架、学以致用等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样,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做游戏《2分钟有多长》,为学生现场提供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米之炊"。2.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体验游戏,在轻松自由的情景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之旅。3.引导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对活动的感受进行适当的描述,从而有效地进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的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本单元习作是写人的综合实践,要应用到记叙、描写、抒情、命题、谋篇等多项知识、技能。把这些知识、技能整合起来,写出符合单元习作要求的作文是教学重点,选取人物所做的事情要具体,要反映出人物的品质,还得比较符合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特点是教学难点。习作要求限制了选材范围,但没有限制写作内容,没有给定题目。这是一次半自由的习作实践,学生有较大的自由空间,教师要在这一空间领域引导学生做足文章。打破学生说到写人就只从自己的亲人等人群中去寻找,说到品质就只从助人为乐,舍己为人,一心为公等角度去立意选材,说到写…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六. 教学目标: 1.具体描述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表达对父母的真情实感. 2.学习本组课文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情感的习作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立意的深度以及表达方式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题引入 1.教师板书"严监生",问:严监生是谁? 学生交流资料.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监"读jiàn,"监生"不是他的真名,而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严致和,他这"监生",是花钱买来的.  相似文献   

19.
来伟萍 《广西教育》2023,(4):105-108
本文基于第三学段习作指导中出现的人物描写方面的问题,提出借助“特写镜头”,引导学生在写作前细读文本、随手抓拍、随时练写,在写作时聚焦人物神态、关注人物动作、重现人物心理,在讲评时通过画一画、演一演、反复看的方式对人物描写进行修改等教学建议,从而提升学生描写人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习作目标】 1.选择身边的一位同学,写出他(她)某一方面的特点。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