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高中语文(H版)第六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屈原出身贵族,为人忠信正直,有广博的学识,为楚左徒,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起初,屈原颇得楚怀王信任,“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于是上官大夫不断地在楚王面前中伤屈原,“王怒而疏屈平”。“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的“夺”字,一些资料翻译为“夺走”,如阴法鲁老师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吉林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和钱伯城老师主编的《古文观止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等都翻译为:上官…  相似文献   

2.
细读《屈原列传》一文,发现它正面写屈原的文字并不多,倒是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来写楚国的历史和与屈原有关的一些人,正如李景星在《四史评议》中所说的,《屈原列传》"通篇多用虚笔"。究其虚笔写屈原之处,共有六个方面,试分述之。其一,以上官衬其正。上官大夫是与屈原"同列"的官员,因争宠而嫉妒屈原的才能,于  相似文献   

3.
《屈原列传》中的“夺”与“与”江苏省泰县张甸中学谢兴圣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课本注释...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研究屈原和楚辞学者的著作中,把上官大夫和靳尚说成是同一个人,他们以上官大夫为官名,以靳尚为人名,把两者连在一起,便成了上官大夫靳尚。一些人名辞典也不加考察,照搬照抄。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并非始于今日,至少在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中这种误解就已经产生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己莫能也。’王怒而疏屈平。”在“见而欲夺之”下面…  相似文献   

5.
《史记·屈原列传》载有楚上官大夫欲夺屈原宪令草稿一事,学者对此向有异说。近读张永鑫同志《上官、屈原夺稿辨》(见《文学遗产》季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一文,颇受启悟,遂对“夺稿”一案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草成此篇,以就正于张永鑫同志及诸位方家。我认为,对“夺稿”一案首先须辨明两个问题:一是司马迁对此事记述的原意如何,二是事情的本来面目应该如何。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不可混淆。先说司马迁对此事的记述。《史记·屈原列传》云:  相似文献   

6.
以邑为姓,何错之有江苏省扬中市高级中学严荣森王祥儒老师认为课本把“上官”注为姓是“大错特错”,而应注为“邑名”才千真万确(详见贵刊1994年5期《〈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笔者认为“邑名”和“姓氏”两说并不矛盾,而是一源一流。道理很简单,只要仍以...  相似文献   

7.
李鸿川 《现代语文》2006,(6):128-128
上海市高中语文(H版)第六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届原出身贵族,为人忠信正直,有广博的学识,为楚左徒,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起初,屈原颇得楚怀王信任,“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于是上官大夫不断地在楚王面前中伤屈原,“王怒而疏屈平”。  相似文献   

8.
《屈原列传》第二段里有这样一句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对句中的“夺”和“不与”,课本及许多资料都解释为“夺取”、“不给”,意思是说,上官大夫见到了宪令草稿,要抢过来据为己功,屈平不给他。其实,这种解释纯属误解。  相似文献   

9.
再谈《屈原列传》中的“日”新疆/程志兵《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句话历来较为难解,教参上认为是衍文,说:“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话,则‘以为’为衍文,应...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史记》中的《屈原列传》,是研究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重要史料。关于《屈原列传》的注释,自刘宋、唐代三家注以来,那是颇多的。其中有些地方,一般注释者,或未曾注意,或语焉不详,或注释失当,影响对屈传的正确理解。针对这些情况,根据笔者的粗浅体会,有选择地作点解释,以供研究者参考。(1)争宠《列传》说:“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庄子·齐物论》郭象注:“对辩曰争。”因此容易误解为“鹬蚌相争”的“相争”。从传文看,主语为“上官大夫”,“与之”为“同列”的状语,“之”非主语。“争宠”、“心害其能”都是“上官大夫”的谓语“心害其能”不能两属,则“争宠”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高语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教材下注“夺”为“强取”;“不与”是“不给”的意思。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强取,屈平不给。”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编者对“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如此注释:“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此解.乍看似通,但揆情度理.便颇感蹊跷:对屈原,“王甚任之”,上官大夫想公然抢夺,他没有胆量,此其一;“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同朝为官,看见便抢,太没有风度.此其二:“屈平属草稿未定”,仅是草稿.尚需改动.抢了没有作用.此其三。即此三点.便可看出.起草宪令是楚王交给屈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课本语文第五册所选的《屈原列传》,司马迁在叙述屈原被楚怀王疏远的经过时,有这样一段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句中的“夺”与“与”,一般老师把它解释为:“夺”指夺取,“与”指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官大夫看见屈原制定的法令的草稿,要  相似文献   

14.
王长福 《学语文》2012,(4):27-28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和原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的“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和“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夺之。屈平不与”两句在理解上颇多异议。  相似文献   

15.
方尚强 《现代语文》2007,(5):128-12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节选)之第二自然段中有这么一句:“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课下注解为: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屈原列传》中说:“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对这段文意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高中语文课本对其中的“夺”“与”二字未加注释,《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则把这段文字翻译为:“怀王派屈原拟制国家的重要法令,屈原草稿最后完成,上官大夫看到了想争夺草稿,屈原不给他”。译文将“夺”译为“争夺”,将“与”译为“给”。我认为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屈原列传》中的一处注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列传》第二自然段“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平不与”一句注解为 :[夺 ]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这一注释据笔者所查该版教材虽多次重印 ,一直未改。是无误 ?是未发现 ?如果按教材所注 ,该句就译为“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 ,屈原起草的文件还未定稿 ,上官大夫看到了就想抢夺 ,屈原不给”。愚以为这样翻译不符合文言文翻译“信”的原则 ,不可信 ,不合情理。其一 ,制订法令制度 ,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怀王交给屈原去拟订 ,上官大夫不会不知 ,朝廷上下不会不知。上官大夫看到草稿为什么要去抢夺呢 ?是去邀功请赏 ,还是毁于一…  相似文献   

18.
请看病句: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 “谗”的主语是“上官大夫”,双引号内的两句话是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谗”屈平的内容。如果是上官大夫直接引屈平的话来抵毁屈平,那么,“以为”  相似文献   

19.
我对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上的一条注解有所疑问,认为不妥,并谈谈一些看法。《屈原列传》上说:‘……怀王使屈原选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书本对‘夺’字的注释是:‘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依照注释,原文译作现代文则是:‘楚怀王叫屈原制订法令,上官大夫见了文稿就想强夺过去看,屈原不给他。’这样理解,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屈原和上官大夫是当时楚国的上层人物,是国家高级官员,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尽管他们的政治见解不一样,但不致于为了要看法令草稿,而强取强夺。果真强取强夺的话,必得将推推揉揉,一副山野村夫的形象,不有失体统吗?屈原不会这么做,上官大夫  相似文献   

20.
“夺”与“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编者对“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如此注释:“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此解,乍看似通,但揆情度理,便颇感蹊跷:对屈原,“王甚任之”,上官大夫想公然抢夺,他没有胆量,此其一;“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同朝为官,看见便抢,太没有风度,此其二;“屈平属草稿未定”,仅是草稿,尚需改动,抢了没有作用,此其三。即此三点,便可看出,起草宪令是楚王交给屈原的任务,而且“众莫不知”,上官大夫欲“强取”据为己有,岂非过于莽撞而又毫无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