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城市电视台面对节目越做越好的中央台,面对影响力越来越强的省级台,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收看本台的节目呢?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节目编排可以调控节目质量,强调所在台的节目特色,培养固定的观众群,取得理想的收视率。讲究节目编排就是将节目编排视作一门艺术,编排者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观众的收视习惯,合理地安排节目的播出,  相似文献   

2.
盘点荧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新闻栏目收视竞争中的赢家依然是民生新闻。 但是,当民生新闻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为各城市电视台赚得钵满盆满的时候,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向视“贴近群众”为自身最大优势的县级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对身边的生活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品牌顽强而固执地包围着所有的人。电视在发展初期,频道比较少,观众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电视是皇帝的女儿,不愁观众不看。”但随着技术发展,随着省级电视台的全面上星,打破了过去行政区划的地域局限,同一覆盖范围内,并存着中央台和其它省级卫星台以及地方电视台,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越来越多,竞争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和新闻学者一直关注着电视新闻内容日益趋同的问题。他们多数认为,“独家经营,别无分台”的电视台设置使省级电视台没有收视压力.所提供的新闻多数是预先计划的、可预测的、“代价”小的事件。但在现实中,内容丰富一直是电视追求的目标。那么,上海两家电视台的并存竞争是否达到或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5.
白小易  王筠 《视听界》2006,(4):26-27
上世纪末,随着各省主频道上星、省级无线台和有线台合并以及部分省级广播电视成立集团,省会城市电视台以往与省级电视台势均力敌的态势终于被打破,省会台在与省台的竞争中逐渐居于下风。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这几年做了“节目资源多重利用”的探索,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城市台普遍存在的窘迫状况,频道经营取得了较好成绩。“节目资源多重利用”这种低成本策略,不失为城市台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策略。一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一般省会台通常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关停一些自办节目,采用外购节目以降低成本。这一“收缩”策略在初期尚可奏效。然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地得到认同与强化, 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涌上荧屏,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高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已发展成为国内电视媒体中最活跃、最有市场的节目形式之一,甚至成为一些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在我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势头:既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体现出“竞赛”色彩。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挥优势,谋求发展,以全新姿态应对广电改革时期的新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新时期地市电视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力上,地市电视台规模小,综合实力弱,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无法与中央台、省台相提并论。内在功力上,地市台的电视报道存在四个不足:写事的多,写人的少,或者可以说是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精神;受地域限制,考虑问题片面;跟风、赶时髦的多;报道形式单一,即常用“概念、数字加表态”的形式。而今又面临世界媒体的竞争,这就决定了地市电视台要在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牢牢地把受众目标锁定在本地区的观众上。这就必须精办栏目,把栏目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加大对电视品牌频道塑造的力度、强度,推出本地区自己的电视品牌。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电视已经进入份额竞争年代,全国观众总量增长有限、有线用户接近饱和、观众总体收视水平下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多种因素决定了份额竞争时代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数据显示,2002年电视领域的“大蛋糕”,中央电视台分得31%,省级电视台分得32%,而城市台则占37%。虽在数字上胜于前两者,但城市台数量众多,分到各家嘴里的“蛋糕”只有一小块,而2005年这块蛋糕央视和省级电视台则共分了80%,城市台只有大约20%的份额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零和游戏,一个频道份额上升必然意味着另一个频道市场份额的减少,电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县级电视台、农村有线电视相继建立,农民选择收看电视的自主权越来越大,看什么台,点什么“菜”,开始品头论足“挑剔”起来。中央台、省市级电视台设备好,人员素质高,经济实力雄厚,节目源丰富。这些,县级电视台无法攀比。那么,县级电视台的优势在哪里?受众在哪里?重头戏唱给谁?节目如何编排、定位?可以说,县级电视台抛开当地农村、农民、农业这块土壤,就等于产品失去了市场。因为,一个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办得如何,当地农民是当之无愧的裁判员。 据了解,农民愿意看本地新闻,因为是…  相似文献   

10.
石登山 《新闻窗》2013,(3):59-60
一、贵州省网收视分析1.整体情况2012年省网全天,贵州广播电视台、其它省级上星频道组以及其它台的收视份额都有所下降,只有中央电视台出现了上升,市场份额较上年增加2.48个百分点。其它省级上星频道组在贵州省网收视可以说是好景不长,2011年出现过昙花一现式的上升,2012年则发生了明显的下滑,降幅15.05%。(详见表1)2.分时段考察从省网播出曲线看,其它省级上星频道组在全天大部分时间和中央电视台的竞争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荧屏上的有奖收视近来似乎在一天天升温,越来越多的电视台相继打出了“看电视,中大奖”的诱人大旗,把不大安分的那部分观众撩拨得心里痒痒的,电视台的“热线电话”想必也是热得可以。于是议论蜂起。见仁见智,说好说坏的都有,但总体上是贬多褒少。有奖收视的目的是以奖促“奖”,吸引观众看他的节目,参与他的“游戏”,这谁都明白。如此看来,它的目的也许并不十分“高尚”,用的也是“物质刺激”的那一套,但只要不是用劣质节目来欺蒙观众,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观众看了自己愿看的节目,运气好的还能中得一份丰…  相似文献   

12.
1、日益牢固的“市场第一”理念近几年尤其是近一二年来, 国内电视台在争夺观众市场的角逐中已到了短兵相接、愈演愈烈的地步。这场激烈角逐培育了业内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牢固的“市场第一”理念。这应当说是国内电视业界在理念上的一大突破。这一理念,无论在中央台、省级台,还是城市台的办台方略中, 都有越来越明确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市县台能不能在自办娱乐节目上有所作为呢?上高广播电视台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索。2008年3月,上高电视台推出的一档以“做上高人、说上高事”为核心理念的公益性娱乐节目《我爱上高》。自开播以来,无论是收视情况还是观众口碑,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冯萍 《视听纵横》2007,(2):48-49
2003—2005年电视剧在全国市场上保持了平均36.5%的收视份额和60%以上的广告承载量,许多电视台不谋而合地奉行"电视剧兴台"策略,以抢占电视剧资源作为收获"眼球经济"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一直凭借区域化优势,依赖本土化生存的城市电视台,在中央台、省级台强大的电视剧逼迫式、垄断性攻势下,应该探索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个性化的电视剧差异化竞争路子。  相似文献   

15.
陈军 《传媒观察》2007,(5):51-52
当前,我国各类电视台、频道数量众多,观众收视的选择范围相对较宽广,各电视台、频道争夺观众眼球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各台立台之本的新闻资讯类节目更是处于竞争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月1日,我国电视媒体上电视剧禁止插播广告的规定执行后,各家电视台的电视剧播出中插播广告的现象明显改观。观众享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所承诺的“畅快观赏”的收视环境。与此同时,各家媒体报道发现各电视台广告播出方式发生变化,报道引用网友语言调侃电视媒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于电视台来说,好内容固然重要,但好节目并不等于高收视率。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节目编排更有助于吸引观众,有利于培养观众对节目频道的认同、理解和偏爱。研究观众需求,适应收视需要。观众是电视台存在的基础。首先要研究了解观众究竟想看什么节目、收视习惯,深入调查了解覆盖区域内观众的生活方式,研究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时间可能在家收看电视,研究不同时段观众的不同特征,从而将合适的节目安排在最合适的时段播出。做到观众喜欢什么时间看,我们就安排什么时间播,争取尽可能多地满足观众的收看需求。保证一天各个不同的时段都拥有自己相对…  相似文献   

18.
宫承波 《新闻界》2007,(1):77-77,49
近年来,随着电视频道数量的激增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电视台台标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往往被小小台标牵着走。事实上,台标是电视媒体品牌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对培育观众的“约会”意识,对一个台或一个频道的品牌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有线电视事业的日益发展,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也越来越多,而文化趋向及价值趋向的多元性,使观众的“胃口”越发挑剔,因而众家电视台想方设法在自办节目上下功夫,以争夺观众。作为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财力、物力、节目创作的区域资源不能与中央及省级电视台相比,因此在创办栏目和栏目运行过程中就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品牌栏目”。这样才能在广大观众中占一席之地。这里仅就临沂有线电视台一年来自办栏目的实践加以分析。 定位准 定位准是一个台自办栏目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临沂有线台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上星频道已经超过了50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省级卫视频频改版,急于从自身找特点、寻优势,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并最终达到高收视率来吸引客户。尤其是近两年来,省级卫视之间为拼抢市场份额的竞争日益惨烈,围绕着影视剧、大型选秀类活动和新闻纪实类节目,频道混战,收视起伏。在这种竞争形势下,随着中国电视逐渐向频道专业化、电视产业化方向发展,省级卫视在竞争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意愿越来越迫切。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