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国外高技术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策略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苏  顾新  杨早林  唐琳 《软科学》2005,19(4):84-87
分析了国外高技术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策略,预测了国外高技术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趋势,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专利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静态作用,以及企业自主利用专利制度,动态促进自身发展两方面来阐述专利法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企业如何充分使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进行产品的开发运营,乃至品牌的创建,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直以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专利制度的社会意义所在。笔者多年来在国内企业调研中,积累了一些成长中的优秀企业案例,本文试图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探索制造业企业有效利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将其与企业经营密切融合,实现产品的设计品牌效能最大化的方法,力图在分析其应用过程中,找到闪光独到之处,对其他制造企业运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徐珍  孙颖 《科技通报》2010,26(1):13-19
在以科技决定经济发展、争夺知识控制权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的今天.专利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浙江省专利相关数据和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情况入手,审视浙江省企业的专利创造、运用和保护情况,分析企业在运用专利制度中的共性问题,探讨政府在推动企业运用专利制度上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早在17世纪,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建立起专利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贸易发展的不断完善,这些国家用专利制度帮助企业建立起竞争优势。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专利制度为智慧之火添加利益之油",跨国企业充分利用专利制度跑马圈地,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6,(9):20-20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专利制度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运用专利制度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在企业研发和运用专利制度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赵晶  王奋宇 《中国科技论坛》2013,(1):153-156,160
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对于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美国专利制度改革会加速中国企业的专利成果转化过程并降低诉讼风险,另一方面,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可能会对中国政府和中小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建议中国企业部署更适合的专利战略,同时对海外竞争对手进行专利跟踪;中国政府为赴美申请专利的中国企业组织专项培训,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与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3种专利申请205.1万件。专利申请数量如此巨大,那么专利的作用是什么,申请专利的目的又为何呢?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渐入人心,专利制度已然成为当今市场上企业博弈的一个重要筹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主流的游戏者,就必然需要掌握好专利制度这一游戏规则。专利制度与市场的关系中,究竟存在怎样微妙的联系?企业究竟如何才能利用好专利制度,为自己在市场中开辟一席之地呢?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专利制度在中国作为舶来品,起步较晚,至今只有近3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国际国内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新态势,分析了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制度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提出要发展和实践以专利制度为纽带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实践开放式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专利制度是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它可以保障创新者在一段时间内对创新成果的独占权,但由于许可垄断也导致了社会福利损失.本文研究了专利制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专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专利钓饵已经进驻中国,对我国的专利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专利钓饵的制度成因,分析了专利钓饵的影响以及美国法院、企业的防范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专利制度中可能被专利钓饵利用的“漏洞”,并结合我国专利制度的特点,参考国外对专利钓饵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对我国企业、政府防范专利钓饵的诉讼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制度主要通过4种作用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线索实现逆向工程;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交易;提供技术知识实现差异化的模仿创新;发出信号完成创新资源在公共研究部门的配置。在主观博弈论分析框架下解析这4种机制的实现过程,研究认为:专利制度可以看成是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参与者的自身条件、所处外部环境和对专利制度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主观博弈形式和均衡结果也会改变,进而影响专利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主观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提高自身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揭示出专利制度形成和演进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制度主要通过4种作用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线索实现逆向工程;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交易;提供技术知识实现差异化的模仿创新;发出信号完成创新资源在公共研究部门的配置。在主观博弈论分析框架下解析这4种机制的实现过程,研究认为:专利制度可以看成是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参与者的自身条件、所处外部环境和对专利制度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主观博弈形式和均衡结果也会改变,进而影响专利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主观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提高自身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揭示出专利制度形成和演进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专利制度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基于各国的法律传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国家的专利制度有所不同。特别是奉行“先发明制”的美国,其专利法可谓“独树一帜”,它与中国的专利制度有着不小的差别。深入理解这些差别无疑能够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在境外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不断开拓和巩固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对于专利制度不正确的认识,本文提出:正确认识和理解专利制度的制度功能以及专利制度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完善专利制度,强化对专利的保护,改革我国现行的专利制度,优化专利制度的制度环境,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专利制度"独占"与"公开"两个基本特征为研究起点,从市场竞争合作关系即企业自身、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三方面,考察专利制度对于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作用机制。概括为,专利制度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力,增强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强化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力,从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驱动作用。提出从充分尊重他人的创新劳动、充分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制度红利三方面营造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文化。说明重视知识产权对于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自身的专利行为呈现专利悖论现象,专利制度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发展水平而言是超前的.基于上述背景,分析了专利审批时间等因素对企业创新动机的影响,提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专利保护若干命题,并通过287家浙江创新型企业的数据加以验证.结论表明,在超前专利制度条件下,调整专利审批时间、加强保护力度以及形成专利联盟等具体策略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及其专利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专利工作是技术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经济活力强弱与专利制度的健全和重视是分不开的。经验证明,专利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的竞争,保护和激励技术创新长盛不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是企业保持不断发展壮大的科技后盾。可以这么认为:专利制度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推进器和活力源。本期刊载的两篇介绍专利工作的文章,从经济和实践上向人们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一、国际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几十年来国际专利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明显的趋势: 1.专利制度保护的范围日益宽广。从专利制度的覆盖面来看,世界上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从1883年到1973年,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从20个增加到120个,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日美技术创新特征与其专利制度基点选择的差异,揭示日美两国专利制度差异的实质是对应于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开发水平,对发明者个人权力与更大范围内社会与工业利益之间平衡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营科技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主流特征的深入探讨与把握,提出民营科技企业专利战略的取向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