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凯 《宜宾学院学报》2006,6(9):113-116
大学生“贵族”群体是指那些家庭条件特别好和部分家庭条件不好但却负债高消费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大多数生活富裕、消费高、消费形式多样化,并伴随有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行为,且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学生“贵族”群体要想成才,就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对贵族生活描写很多,本文从中归纳出当时的贵族和平民心目中的理想贵族所应具备的几个素质:一是生活条件造成的社会风气对长大健美体貌的追求;二是作为区别身分标志的服饰中对“朱”色的尊崇和对“玉”的广泛应用;三是对威仪的要求,四是要有德行尤其是文德,这点可以从周人与殷人对战争态度的比较、战争过程的描写以及战争主帅们的文方、气质三个方面得到证明;五是贵族们对音乐的好尚与要求。这五个方面可以简单归纳为:硕人、尚朱与好玉、威仪、文德、尚乐。  相似文献   

3.
一、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 在我国较发达地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一般都较为富裕,住房条件优越,拥有汽车家庭的数量正逐年增加,相当一部分家庭雇有保姆或钟点工操持家务,学生享受着"皇室"家庭般的“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留给学生的唯一任务便是学习。他们一天从早到晚,在校时间达九到十个小时。此外,星期六学校还得补课一天.学生们奔命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星期天休息时间,低年级学生还得寻找各种老师接受琴棋书画等各类特长教育,高年级学生要进入各种文化辅导班或请家教补习各科文化。由此看来,学生根本没有完全属于自己并供自己支配的点滴时间,造成了普遍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造力低下,思维不够敏捷。试想一下,在上述社会生活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学生怎么会有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呢?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又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何能引导他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又怎样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青年一代呢?在重压之下,学生们心中的那一抹彩虹则只能化作光怪陆离的幻影罢了。  相似文献   

4.
一、“重富”的紧迫性不知你注意到这一现象没有?当前,我们对贫困学生倾注了更多爱心。“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在党委、政府及权威人士的高度重视下,这一呼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于是人们的同情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希望学校”、“一助一”、“宏志班”、“贫困助学金”等多种“爱贫”形式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神州大地。不知你发现这一问题没有?我们与此同时却有些冷落了“富家子弟”们。我们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富裕家庭出身的学生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也许以后,我们所教的学生将多属…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19-121
英国中世纪晚期是正在向近代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贵族的生活反映着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贵族家庭拥有数量众多的家仆,这些高素质的家仆是贵族家庭的门面。贵族家庭的居住模式由频繁的巡游慢慢转为定居,室内装饰向着舒适奢华的方向发展。贵族家庭间频繁奢华的社交活动,促进了贵族间的关系。文章根据贵族家庭的仆人、居住、社交这三方面对中世纪晚期英国贵族家庭进行考察,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认识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  相似文献   

6.
郑天红 《天津教育》2003,(10):36-36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指向。小学社会课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教学活动的。如何在社会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的活动过程,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例如:在讲《家庭附近的社会生活环境》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们调查自家附近的生活环境,我制作了“学生家庭附近社会生活环境的平面图”的课件。在教学中,我发动学生们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静 《现代语文》2010,(1):84-86
在《培养反思力》这本书里,约翰·杜威说过一句话:“学校生活应该是家庭生活的扩展,是孩子们早已熟悉家庭活动的延续。”这句话无疑强调了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紧密关系。对学生而言,家庭生活未尝不是学校生活的扩展,未尝不是孩子们早已熟悉学校活动的延续。在这样的延续过程中,教育的参与者就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了,家长们的介入成为可能,这个介入的过程也使得家长自然开始对学校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认识社会』:小学社会课教学的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讲授小学社会课应紧紧抓住“认识社会”这条主线,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抓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生活能力   社会课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全面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家庭生活”这部分内容,在学习一些家庭生活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些家庭生活能力。如做家务、防煤毒、处理烫伤,正确判断发生在家庭内部或邻居间对错、…  相似文献   

9.
在白酒界,普遍存在着一种“名酒”崇拜情结,无论消费者、还是产业人士,都认为在历史上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国家名酒”是好酒。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白酒产业的“贵族情结”。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离我们越来越近。在新的世纪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自强,靠的是人才,靠的是青年。纵观我国的青年一代,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的一代,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水平高、头脑活,善于把握机遇,敢于拼搏,比起上一代来,他们有许多优势,要将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强国,从根本上说,靠的是他们。 但从青年的现状来看,也颇多令人忧虑之处:由于近年来许多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一风气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独生子女学生的增多,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许多“小公主”、“小皇帝”、“小太阳”,形成了校园中新的一族——“抱大族”。这些“抱大族”们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依赖性强。要使“抱大”真正转变成“长大”的一代,对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来说,这既是一个新的课题,又是一个难度较大的任务。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彻底摆脱抱大他们的襁褓,真正  相似文献   

11.
是因为我们过分强调生活中“处处有美”,还是其他什么缘由?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已经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模式:“肯定意识”。学生们往往用软绵绵、轻飘飘的语言去赞美“好”的一面。诚然,笔者也不想否定这一模式,但作文究竟应该怎样写?现在,介绍一点“缺陷美”的知识,或许对我们的老师指导学生的作文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的频繁接触中,总是感觉到当今孩子对生活的“感觉”能力差: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孩子缺少了对生活的酸、甜、苦、辣的品尝,使孩子的“味觉”失灵,身在福中不知福,泡在蜜里不觉甜;学校、家庭成一线,做功课、看电视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使孩子对自然界的“视觉”失灵,他虽然能讲  相似文献   

13.
我打开录音机,在轻柔的江南民歌《茉莉花》的乐声中,我微笑着问:“你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的名字吗?”学生们纷纷说知道,歌名叫《茉莉花》。我开心地表扬学生们见多识广,“可你们知道吗,这可是一首地地道道的表述早恋情结的“情歌’哩”。此时,教室里开始出现笑声、小声的谈论声,  相似文献   

14.
《午餐》     
这是一幅贵族家庭生活风俗场面。华丽的罗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画中人物高贵的生活举止和环境陈设,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现象。画家沿用古典主义的艺术技巧、造型手法反映贵族  相似文献   

15.
叶广芩的《采桑子》表现出了和托尔斯泰相似的“贵族情结”。“贵族情结”并非是对传统化的单纯怀恋,而是对社会转型时期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本土化转型的探讨。托尔斯泰开出了无效的济世药方,叶广芩提出了建构本土化新传统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学生在现代远程教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代远程教育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学生自学能力差,依赖教师面授的“情结”显露无余。如何认识学生在远程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及如何帮助学生“学”的问题成了远程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帮助学生“学好”的前提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立体三维结构:管理维、教学维、学生学习维。从管理维看,教师代表学校行使管理权、思想教育权,而学生是被管理对象。在此维中,教师有为“主”的一面,这是现代学校教育本身固有的。从教学维看,教学是相对独立于组织管理之外的另一空间,在此维空…  相似文献   

17.
把教育意图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南宁市园湖小学朱君洁1988年秋,我开始任当时一年级(4)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这个班学生年龄偏小,独生子女多,许多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初入学时,他们自理能力差,集体观念淡薄,学习马虎,纪律松弛,常嘻嘻哈哈,真令老师们感...  相似文献   

18.
“择校”这一名词无数次地在新闻中出现过,甚至于人们一听到“择校”就习惯性地把它和乱收费联系起来。一段时间以来,“陪读”这一名词也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陪读有两层意思,一是一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到外地上学,父母亲陪着去料理生活,而陪读的另一层意思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陪孩子进城读书。这些时髦名词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有什么深层原因呢?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哲学 ,学生和老师都头疼 :学生感到难学 ,老师感到难教。其实 ,哲学来自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尤其是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俗谚俚语、古语成语、诗词对联、寓言神话、当代漫画中都可以发现哲学的影子。笔者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一些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笑话 ,并把它用到哲学课教学 ,大受学生欢迎。现整理其中一部分成文 ,以飨同行。这是什么年轻的女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后 ,向学生们问道 :“同学们 ,这是什么 ?”“屁股 !”学生们齐声答道。女教师哭着跑出了教室 ,并把状告到校长那里 :“真是 ,学生们嘲笑人。”校长来到…  相似文献   

20.
所谓“单亲家庭子女”是指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之中的子女。“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越好”。然而在今天,由于人们对于传统的家庭观念、道德伦理、婚姻观念以及家庭教育的观念日益发生变化,单亲家庭子女造就的单亲家庭学生不断增多,这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家庭功能不健全,父爱或母爱的缺乏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着手疏导他们呢?一、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