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高珊 《传媒》2015,(1):73-74
影视译制片配音艺术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语言表演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文章从观众接受译制片的心理机制和效用的角度来阐释译制片配音艺术审美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影视译制片作为一个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日益成为电视荧屏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而且随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和观众审美需求伪不断增长,影视译制工作者与影视译制欣赏者对影视译制审美的要求日益迫切。他们希望尽快确立影视译制的审美原则,一方面,可以为影视译制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提供参照尺度;另一方面,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欣赏影视译制作品的标准,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一般认为,“应该把如何不走样地将外国影视片介绍给我们的观众,使原片保持原样,作为衡量译制外国影视片质量的尺度”(转引自吴珊的文章《译制演员首先是演员》)。但由于两种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言语理解方式的差异,加之原片演员口型的限制,很难做到使一部配音的译制片保持“原片的原样”,更不用说原片语言和演员声音的原汁原味了。因此;用这一理想化的尺度,无法衡量具体的译制作品。 那么,影视译制作品的审美原则到底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影视译制过程包含两个主要元素,一是剧本翻译,二是语言配音。  相似文献   

3.
熊艳 《今传媒》2013,(6):120-121
随着《神雕侠侣》、《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的热播,配音演员这个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他们用声音作为艺术手段再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声音赋予表情,弥补、修正了前期表演上的缺憾。近些年,国内外影视剧风格和拍摄方式悄然改变,对影视配音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有声语言的塑造是值得广大配音演员思索的问题。本文将从当前影视配音存在的问题入手,根据影视配音创作的特点,对影视配音的声音塑造展开探讨,这对提高影视配音的艺术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影视配音工作,是影视作品制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影视制作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影视配音演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配音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了提升了影视作品质量,满足了我国各层观众的艺术需求.本文就影视配音的技巧与方法展开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自己对饮食配音技巧方面的人事,希望对于我国影视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影视配音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建国初到20世纪末,影视配音行业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辉煌和衰落四个阶段。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不断升级转型,为影视配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技术变革为前提,国产动漫、动漫游戏以及电视剧的大批量制作,使影视配音行业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产业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影视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声音也是塑造影视剧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声音对一部影视剧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影视剧的声音形象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音是一种真正的语言艺术,它不仅仅是来塑造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与视觉表演形式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表达出一些超越语言的意境。本文将针对影视剧中人物配音创作与表达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7.
影视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声音也是塑造影视剧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声音对一部影视剧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影视剧的声音形象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音是一种真正的语言艺术,它不仅仅是来塑造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与视觉表演形式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表达出一些超越语言的意境。本文将针对影视剧中人物配音创作与表达,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江夏 《新闻前哨》2008,(10):80-82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音响。从这一点来看,“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的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所以,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则依附于画面。这就是我们说的“拍画面”、“配声音”。  相似文献   

9.
我参加配音语言艺术创造已有十几年了,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同志一起配戏,这是一段震撼人心的感情重头戏。这位老同志声情并茂,配得非常投入,我站在身旁听着,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当再次监听的时候,发现配出来的声音形象竟与画面上的人物形象不相贴,刚才感人肺腑的声音,配到画面上,怎么会变得如此地干巴?如此缺乏真实感呢?这就是我想谈论的配音语言艺术中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10.
安然 《视听》2016,(7):143-144
随着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影视配音演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配音艺术逐渐成为影视剧吸引观众的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配音艺术中,声音必须具有弹性,台词文本才能活化而不至于生硬,人物形象才能准确塑造而不至于含糊。声音弹性是综合把握各种声音要素,使声音成为表达服务的基础。本文以情、声、气三部分对声音弹性的支持为切入点,剖析声音弹性在影视配音中的应用及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专业的影视评论是对影视作品能够产生直接或重大影响的评论,而这些评论是非专业人士即大众所不熟悉的。本文以影片《赵氏孤儿》的影评为例,就影视评论的专业和非专业、影视评论的专业性要求、影视评论的依据和角度,以及影视评论写作方法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论述分析,以供影评爱好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影视配音主要指影视作品中专门为对白、独白、内心独白、旁白、解说以及群杂语言的后期配音。高质量的配音工作是配音演员综合运用自身语音条件、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与录音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配音主体角度来说则离不开演员对语言内部技巧运用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肖雪梅 《新闻界》2012,(6):77-79
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影视欣赏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其审美能力.我国在20世纪末期,很多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影视专业,以培养专业的影视人才.但我国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本文就影视鉴赏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参加配音语言艺术创造已有十几年了,记得有一次, 我和一位老同志一起配戏,这是一段震撼人心的感情重头 戏。这位老同志声情并茂,配得非常投入,我站在身旁听着, 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当再次监听的时候,发现配出来的声 音形象竟与画面上的人物形象不相贴,刚才感人肺腑的声 音,配到画面上,怎么会变得如此地干巴?如此缺乏真实感 呢?这就是我想谈论的配音语言艺术中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 实。 所谓生活真实是指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它所体现 的生活逻辑,生活情理。配音语言艺术里所指的生活真实, 主要就是指配音演员真挚深切的…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剪辑     
洪岩 《记者摇篮》2007,(8):62-63
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片的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表现手段包括采访、拍摄、剪辑、特技、解说配音等涉及文学、声学、微电子学、影视、新闻学等多种学科。制作一部好的电视片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好的内容以外,电视的  相似文献   

16.
本要讨论的是国际音像传播中不同类型的翻译,主要是针对配音和加字幕这两种目前争论较多的形式进行评价。通过国外的研究和实验来提出影视翻译现状的两难境地,期待影视技术和翻译理论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杨涛 《今传媒》2014,(7):65-67
目前我国影视配音存在节奏不统一、语感不贴切、声音不准确、感情不真切等问题,在实践中应以原片风格为基准,人物性格为依托,文化差异为背景,真实情感为支撑来改进和优化,进一步提升我国影视配音的质量和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18.
刘文 《新闻前哨》2021,(3):122-123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影视类节目倍受欢迎,但是许多剧本创作水平偏低,满足不了现代人的欣赏需求。如今,影视人才的专业水平受到了极大挑战,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影视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影视创作教学质量。所以,本文通过介绍新媒体时代影视游戏化创作的新格局,分析游戏设计在影视剧本创作中的作用,进而研究影视创作教学中剧本创作游戏设计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日益普及,用户可以随时上网浏览各种资讯观看各类视频,这也推动了影视产业中一支“新军”——“微电影”的发展。有人说“微电影”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诞生的新生事物,也有人说“微电影”是未来影视艺术的发展方向,凡此种种无一不说明了“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今受欢迎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通过“微电影”涉足影视行业,可是他们大多又铩羽而归,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本文试从“微电影”的前世今生,来剖析当下的“微电影”热,以期帮助广大影视爱好者和从业人员一起寻找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英语的普及,美剧已将阵地转向网络。如今电视台鲜有美剧播出,特别是曾在国内掀起观剧狂潮的中文配音的译制美剧,也已逐渐退出观众的视野。字幕翻译的美剧凭借其引进速度快、翻译灵活、保留影视原声等优势迅速占领受众市场。本文通过对字幕及配音两方面的对比,着重对中文配音译制美剧由兴盛到萧条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