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议题式教学是创新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在“双新”背景下,议题式教学可以聚焦教学核心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然而,在当前议题式教学却存在各种问题,如对核心概念把握不准、无法有效突破重难点、忽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等,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与提高素养能力。如何规避与化解这些问题,需要思政课教师运用教学经验,针对性提出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采取议题式教学方式组织思政课教学已成常态。议题式教学中,议题情境创设要具有生活味,议题探究过程要具有思辨味,学生展示要彰显素养味,教材使用要具有灵动味,教师作用要具有主导味。只有做到“五味”兼具,才能使课堂教学“议味”深长,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3.
活动型课堂是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SPOC+议题"活动型课堂教学具有较高可行性。通过融合网络、课堂和社会,开展SPOC建课与议题设计、议题研讨与引领点拨、理论检验与议题感悟等活动,以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现教学空间多样化,以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推动教学设计议题化,以学生学习方法革命促进教学过程自主化,以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引领教学评价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林虹  胡君晶 《考试周刊》2023,(17):117-120
议题式教学是构建高中思政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有力抓手,在高中思政课不同课型中进行议题式教学的探索,能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再认知,实现合作探究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开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文章通过对议题式教学典型课堂实例的分析,意在帮助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章可循,推动教师学科素质的提升,为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效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5.
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中思政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本文探讨了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必要性、运用原则以及运用策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以期为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议题式教学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议题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利用好课堂开展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也就吻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议题式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情境模拟教学法,依据不同设计过程以及不同手段的方式呈现,通常情境模拟教学包括符号类情境教学、社会生活场景类情境教学和操作类情境模拟教学三大类。文章以教学实践过程中三类情境模拟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为例,推动议题式教学开展,助力高中思政课学科改革。  相似文献   

7.
议题式教学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文章阐述了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价值意蕴,从课堂议题去价值化、议题式教学活动形式化、教学情境伪普适化、教学评价单一化四个问题,提出了高中议题式教学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议题式教学进一步发展,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项目议题式学习是以议题为统领,以项目为抓手,以议题串情境链、挑战性任务、序列化议学活动为载体打造活动型课堂,使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浸润学生心田,真正落地生根。项目议题式学习引入思政课教学,是基于当下部分思政课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活动的问题而实施的,旨在实现思政课堂的素养化转型。文章以江苏省扬州中学朱磊老师执教的"全民守法"一课为例,整体解析项目议题式学习对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双减”背景下,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文章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从“议题”“议材”“议问”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解读课标定“议题”、创设情境选“议材”、活动体验悟“议问”,以及把部分作业融入“议题”和“子议题”,切实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培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以期为“双减”政策下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健全人格养成的目标,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进的新维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情境体验教学是促进思政课深度教学实施的基本路径,此外,应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议题探究进行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学科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议题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关键要素,创设指向深度学习的议题情境要从素材、类型和内容等方面展开研究,助推知识迁移,促进思维提升,助力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2.
议题式教学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其中议题的确立是关键。以大概念为核心对学科内容进行结构化与情境化整合是议题式教学的依托与载体,因此,议题应当在学科内容整合中产生。培育核心素养是议题式教学的目标体现,因此,议题应当在核心素养主导下形成。学生是议题式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对议题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议题式教学效果,因此,议题要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心理需求及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设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政课活动型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教师在高中思政课开展议题式教学时,往往容易面临情境选择与议题设置不相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议题式的教学评价不充分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对于议题式教学认识不充分,“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深刻影响着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议题式教学与教师职前培训相融合,根据教学情境合理设置议题,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议题进行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议题式教学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的推进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创设思辨性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创设生活性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力;创设探究性情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基于多样化情境的议题式教学能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质增效,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如何把新课改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与“四史”教育深度融合,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的一项重大课题。这要求在一定议题的价值引领下,以史为境,并在学科课程内容情境化的基础上,以该情境为载体提出驱动性问题,开展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向真而行,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学科课程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并把思政课程中的智育元素与德育元素有机结合,使思政课在议题式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路满雄 《宁夏教育》2023,(Z1):121-122
以议题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究议题、情境和活动任务之间的关系,在三者的良性互动中推动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主导下的议题式教学已逐渐成为中职思政课的主抓手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教学提示中,明确将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方法,用于培育中职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采用例证法,将理论研究同课堂实际相结合,对核心素养主导下的议题式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蔡珍树  柏林 《江苏教育》2023,(16):28-32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建构,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可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调整,坚持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教学资源利于问题式教学、教学过程引导深度学习、教学评价突出关键能力四个基本原则,结合具体课例,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议题场域是学生有效开展议题学习的基本环境,议题场域设计是议题式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案例环境设计、问题环境设计、商议环境设计、工具环境设计是问题解决型议题场域设计的基本要素。问题解决型议题教学以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基点,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思政课教师积极构建有效课堂,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找准思政课为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应该发挥的作用,提升教师职业效能感,推动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重视加强师生链接,开展教师团队合作,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