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在工作实践中,我感悟出了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中开展家庭教育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农村家庭在需求知识与科技的同时,也渴求家教知识。如果说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是普及科技知识,那么家庭教育是普及教育科技知识。二者都可谓之“科普”。我以为家教知识的普及有利科技知识的普及。因为开展家庭教育知识传播,可以使农民提高对知识、科技的认识,进而更积极主动地接受科技知识。同时对家教的重视,又能促进其子女成材,进而提高下一代农民素质。在家教知识的传播上,我认为成教专师的条件得天独厚,他们本身就是教育知识的拥有者,并长…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生都请过家教,也发生了很多“故事”,那么对于家教怎么看?是你自己要求家教的,还是出于无奈?是自己老师课后的辅导,还是请外面的高级教师或大学生?家教是好学生的再一次提高,还是“差生”的机会?我在读初三,面临中考。我们这儿的老师个个眼里闪金光(我所见的):语文老师每天晚上补一批,每批10人,收礼无数;数学老师暑假里  相似文献   

3.
我与我家     
晓语: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正面临中考。我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虽然我们家条件并不宽裕,但他们仍坚持要给我请“家教”,说“别人家请得起,我们也请。”我觉得和别人攀比没必要,但又怕因为不请家教补习考不上重点高中。我和父母谈了,他们说了一大堆请家教的益处,而且说,凡是请了家教的学生成绩基本上都提高了。我很矛盾,觉得请了家教后学习压力反而会变大。家教真的是万能的吗?江西韩伟韩伟:如果把家教比作是中医所说的“药补”,那么学校正常的课堂学习就是“食补”了。有道是:药补不如食补。…  相似文献   

4.
家教的困惑     
《中文自修》2012,(10):63
布丁:前两天班主任给班上同学发了建议单,大意就是建议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找家教辅导或者去培训班补课。如果不去的话,还必须说明情况。我觉得这强制性也太厉害吧!启动栏:我真的不支持找家教。拿我自己来说,家教耽误了我读课外书的很多时间。其实我的数学也不是很差,但是我爸爸妈妈一定要给我请数学老师让我把成绩再提高一下,但是我也没觉得有很大成效啊!上课都学不好,家教有何用?蒙蒙:我挺喜欢家教的,起码自从找了家教以后我的成绩提高挺快的。我喜欢找大学生做我家教,感觉没有代沟嘛!而且那些哥哥姐姐教我的方法也很管用,有的比老师的还灵活呢!我觉得这些都是他们以前考试的经验总结,所以我挺喜欢家教的。  相似文献   

5.
问卷选登     
我看农村家教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我认为家教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少儿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一般是他们说了算。有的在学校是好学生,一旦离开了校门就是无事不敢做的人了。主要问题:不能尊老敬老;没有集体主义观念,缺少团结友爱的精神,性格骄横、任性、乖舛,唯我独尊,缺少团结友管精神。在社会上攀比、吃喝、赌博等都影响少儿的成长。农村的家教抓不住重点,与学校教育挂不上钩。要搞好家教,我认为学校要与  相似文献   

6.
李征世的分析好像蛮有道理,可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知道怎样得到理想的成绩,才这么苦恼嘛。要是有一天大家都不再为成绩心烦了,就不必再说请不请家庭教师这样的问题了。这样一想,好像我们的学习成绩倒是成了请家教的“罪魁祸首”了,真的是这样吗?不过,还是有人可以很牛气地说———同学中不请家教的只剩寥寥几个。到了高年级,每个人都十分忙碌,一天到晚能自由安排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左右。而就这宝贵的4个小时,许多同学的还是被家教“剥夺”了。我忙碌的生活和别人的不一样,这都是因为我不请家教。我不愿意请家教有两个原因。首先,请了家教会让我…  相似文献   

7.
近来,一些看完2002年第4、5两期《中华家教》的滇中电业局职工,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直以为父母教子有方,把他们那一套拿来对付自己的孩子,没想到太过时了,差点误了孩子。”“《中华家教》真的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为人父母的共同心愿。关爱自己的孩子本无可厚非,但中国父母却普遍陷入爱的误区:重养不重教;重智不重德;重言不重行;“己所不欲,施予儿女”;要求孩子言听  相似文献   

8.
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拟立法有条件放开有偿家教,再次将在校教师有偿家教话题推向风口浪尖。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假期补课严厉声讨,甚至动用国家部委的行政力量进行纠错,可补课行为得到纠正了吗?得到纠正是暂时的,暗中补课行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因为假期补课和有偿家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补课市场的供不应求。有偿家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普遍存在,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所以我认为家教存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当有偿家教成为一种产业,从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走到公开在各大报纸、网站进行宣传招兵买马的时候,我以为,它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一种符合个性需要的教育形式。当社会上的家教活动“火爆”的时候,谁能说它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编读回音     
近日来,我刊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对杂志的各个方面给予表扬,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下面选登两封读者来信: 我订阅的2004年《家庭与家教》杂志已收到了1-3期,每期都是逐页逐字地看了一遍,觉得好的文章还反复回味,真的遗憾与《家庭与家教》杂志相见太晚了。在我看过的有关“家教”的杂志中,这本是最好的。封面设计庄重大方,栏目新颖;内容丰富,来源于现实生活,用读者身边的人和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教育、启发他们;版面设  相似文献   

11.
试问家长:“你的孩子请家教了吗”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都很关心,也很困惑。那么,到底该不该请家教请了家教后家长应该作些什么我是一名学生,曾以家庭教师的身份教过几个学生,一直很关心这个话题,现在结合我家教的案例,谈一下我对家教的看法,以期给关心这个话题的家长一些启迪。一、家长请家教的动机人的任何活动一般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家长请家教的动机有以下几种。1.培养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我辅导过的5位学生中,有3位学生的家长请家教的动机是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培养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中华家教》全体编辑:你们好! 我是《中华家教》的一名新读者。我有幸在去年的邮局征订中看到了《中华家教》,因为我有两个孩子,怎样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订阅了这份杂志。没想到我看了一期,就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住了,觉得自己订到了一份难得的杂志。反反复复读其中的内容,将书中教育子女的方法抄下来;将杂志中教育子女的文章介绍给我的同事看,他们看后,都对《中华家教》中的内容赞叹不绝。等待下一期的《中华家教》,将是我生活的一种渴求。  相似文献   

13.
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拟立法有条件放开有偿家教,再次将"在校教师有偿家教话题"推向风口浪尖.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假期补课"严厉声讨,甚至动用国家部委的行政力量进行纠错,可补课行为得到纠正了吗?得到纠正是暂时的,暗中补课行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因为"假期补课"和"有偿家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补课市场的供不应求.有偿家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普遍存在,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所以我认为家教存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我和她是学习上的竞争者,而且竞争得很惨烈,这似乎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期终考试她一跃而成了班上的第一名,而我依旧"原地踏步",我和她的差距竟有了五六名之遥。震惊之余我开始了调查,最后发现这是她请家教补课后的结果。对此,我愤愤不平,以我的家境是无论如何都请不起家教的,难道我就此被她远远地甩下了吗?郁闷啊!——失落的天堂  相似文献   

15.
到海南求学后,一是迫于消费水平高,二是想“独立自主”,于是找了份家教。这份家教我总共教4个学生,都是初中的。开始还算顺利,他们在新来的家教老师——我面前显得很老实,尊敬地喊着我“大哥”,问一些不懂的问题,我也很满意,经常夸他们聪明,内心充满做好这份“工作”的自信。可慢慢地,他们后来就不那么专心了,老是打闹,对我的说教也心不在焉。有时候即使听了我的话也是人  相似文献   

16.
湖州读者方莉来信:孩子上初一,成绩不太稳定,他班上很多同学都请了家教,我很犹豫,是否该给儿子请家教?我们身边有许多孩子在完成学校里的课业后,还要上家教的课。孩子成绩好请家教为更上一层楼,成绩中等请家教为向上靠成绩不尽如人意更要请家教来补课。那么,家教真的是孩子学习进步的“灵丹妙药”吗?本期六位家长的体会或许对你有启发。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家庭与家教》我的新伙伴我是去年下半年才见到《家庭与家教》的,当我第一次拿起杂志仔细阅读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找寻的吗?原先,我都是从图书中学习和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方法,但是总觉得书上的内容距离我们有些远,没想到《家庭与家教》这本  相似文献   

18.
马志国 《中华家教》2012,(Z1):46-47
女儿的学习为什么上不去一天,我接待了来自远方的一家三口的来访。他们是看了我有关家教心理的书,再三请求约定来访的。沟通中,女孩的父母首先倾诉了他们的家教故事:他们夫妻学历都很高,都在科研单位工作,性格都特别要强。事业上都很成功。孩子的父亲还被国家评为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可  相似文献   

19.
闲聊家教     
三糊涂三星堆冒昧问一下,你每月多少“大洋”? 三糊涂一千,怎么,想给我扶扶贫吗? 三星堆我比你高一点,我在学校上班时所有拿完(包括奖金)1200。你那点钱够用吗? 三糊涂够用,我们这里消费低,想花钱都没地儿。三星堆平时做不做家教? 三糊涂从来没做过。三星堆为什么呢? 三糊涂我们是师范教师,懒惯了。不过今天我倒是冒充记者采访了一下做家教的学生。三星堆调查结果如何? 三糊涂竞争太强,供大于求,搞家教的学生一个钟头才8块钱。三星堆一个钟头8块,也太便宜了! 三糊涂所以我们这里的教师似乎都不屑于做家教了,平时有  相似文献   

20.
在家里,我是《家教博览》播音员。我们全家认识《家教博览》是有幸读到2000年1月期和5月期,我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认真读完了两期上的所有文章,我还经常朗读家教方面的文章给父母们听,这样既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帮助家长增加了家教知识,我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