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背诵第2自然段。2.能正确认读、书写"看、开、放、不"四个生字,力求美观。3.能感受菊花的外表美及不怕冷的精神,从而欣赏美、表现美。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教学课时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句。2.根据情境,能结合关键词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激发读原著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用词说简短的话,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陶冶审美情趣。3.能在具体的语句中体会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册第6~7页。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应用特征找出有约数2、5的数。2.掌握什么是奇数、偶数,能区分奇数和  相似文献   

5.
(注:《草原》为人教版国标本第10册第12课,北师大版第7册第13课,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第16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品味语言,认识草原特点,感受草原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9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好奇有趣告别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路、晨、奇等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通对话,读出对  相似文献   

7.
正一、善引善明:孩子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就成功了一半!学习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学习目标:1.能区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2.能估测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能区别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链接:1.你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吗?应该知道哪些条件?2.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有哪些办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眼、睛、纸、船"4个生字;理解"欣赏、清澈、山峦、变幻、攥着、展翅欲飞"等词语的意思。2.学生能借助图片概括地说出课文的美景。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第八单元第62~63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概念。2.能通过折、画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88页、第89页.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能解释其实际含义;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11页。二、教学目标:1.能记住方程的定义。2.通过从天平平衡到等式再到方程的过渡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认识等式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能根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课《第八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蜘蛛的品质,体会布鲁斯深  相似文献   

13.
<正>【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能复述第17自然段的故事。2.品读文字,模仿第2自然段进行迁移说话。3.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想象和品读,领悟这个民间故事中所传承的好人有好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勇于追  相似文献   

14.
王芳  丛培仁 《辽宁教育》2008,(1):109-110
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应用特征找出有约数2、5的数。 2.掌握什么是奇数、偶数,能区分奇数和偶数。  相似文献   

15.
在解决某些几何问题时,我们若能根据图形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多方面展开联想,不仅能使题目得到多种巧妙的解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下面以人教版几何第三册第102页B组第二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妻子、镢头、栽种、姹紫嫣红等。3.师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来信内涵,初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圆的特征,能指出圆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操作和交流,能说出半径和直径的含义。3.能阐明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4.能用圆规画出指定的圆,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总结出多种画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1.师: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想想,在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第24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词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五段。 2.理解课文,深切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好品德。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如能巧妙利用则可优化<外国文学>教学.第一,可强调文学阅读,感性中蕴涵理性.第二,可以集视、听一体,提高学习效果.第三,可增加课堂知识容量,缓解课时矛盾.第四,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20.
《高大的皂荚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对讲读课文的理解,大纲中明确要求: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