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2.在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转化、特殊与一般、归纳等数学思想. 3.在游戏、操作、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  相似文献   

3.
一、在操作活动中,探索知识由来数学实践操作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由来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0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直观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若干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通过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感悟对基本图形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操作、数学推理等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5.
谢灵 《新疆教育》2012,(15):48-48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要求儿童“高度活动”,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感官的协调活动,逐步培养其探索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探究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想象和思维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6.
动手操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对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动手操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对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数学活动生活化、生活材料数学化。学生的思维具有多样性,特别是乡村小学的学生,他们对接地气、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更容易接受。在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再现、创设、应用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动口说一说,动脑算一算,动手剪一剪、折一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建翠 《考试周刊》2013,(73):71-72
<正>一、教学目标及内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6~18页。二、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0.
陈莹 《湖北教育》2000,(9):38-38
心理学家认为:人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现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编排了“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等多种操作活动,突出了“动手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把抽象的知识物化为视觉的对象,内化为学习的智能。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是载体,它不仅负载着所要授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负载着过程和方法,更负载着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喜欢活动,我们要明确为什么要让学生活动,何时让学生展开活动,安排怎样的活动,活动后怎样评价.一、为何活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此,设计活动时首先思考: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活动?例如,"认识分数"(三上),教材通过把一个蛋糕平均分认识"1",然后引导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然2  相似文献   

12.
要学好数学,训练是不可或缺,但要保持不败的业绩,就得做实以下五点。一、多动手一个整天捧着书本空想的学生很难取得大的进步。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不仅能提增兴趣,也能启动思维,实现手脑并用,促进学习的突破。如,把一根长8米的绳子对折4次,每一小段是绳子的(——),每一小段长()米。面对习题,很多学生会想当然,不假思索的写出一个答案。然而,能做对的,思考正确的,恐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就如何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不少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心理特征,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出发,把大量的实际操作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新授、练习和复习巩固之中,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掂一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用耳、,口的过程中,使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这样,不但有利于大脑左右两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教材中增设了"综合与实践"环节,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教师和学生通过合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折一折、摆一摆、量一量等活动中手脑联动,知能共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手段等要利于学生观察、实验、验证,充分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等原则,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探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 案例一:"认识角" 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安排了"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摆一摆"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角,学会辨认角.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让学生亲自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操作学具。在动手中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数学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操作的实效呢?  相似文献   

17.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一个教学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唯一一个曲线图形。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素材要具有生活性数学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例如,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后,我布置学生量一量家人的身高,家具的长、宽、文  相似文献   

19.
赵砚 《考试周刊》2024,(9):109-112
分数与自然数具有相同的符号意义,都是用来表示具体数量,是对具体数量的符号化表示。有些量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而分数就是用来表示无法用自然数度量的量,是通过分割产生的新的数,分数正是能够精确地表示这类数而引入的数学符号。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活动,逐渐形成分数的符号化表象,建立对分数的符号化形式的理解,而再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将意义与符号统一。利用几何直观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通过适当的操作活动展示出来,将数字符号用自己理解的图画体现出来,不仅拉近了数学符号与学习情境的距离,更让学生的思考有的放矢,有参照、有对比,这样才能建立比较清晰、准确的认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数字符号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15~118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