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8,(2):59
近日,中国驻特多使馆文化处将一批武术器材捐赠给了特多武术协会,捐赠仪式在中国驻特多使馆举行。黄兴大使、特多武术协会主席KABIR先生和协会其他成员以及特多政府体育青年部代表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2.
声音     
●削球手作为百花齐放的一个品种是非常需要的,这可以使我们在国际大赛中调兵遣将做到“游刃有余”。今天的中国乒乓球界没有削球手的市场,是走入了一个误区。 ——前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许绍发说 ●中国乒乓球应该充分打开国门,允许国外运动员参加国内的联赛。同时,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应该更多地去世界上其他国家参加比赛。只有这样,世界乒乓球运动才可能有进一步发展。 ——一国际乒联官员在世乒赛上说  相似文献   

3.
被球迷称作“瓷娃娃”,在中日之间堪称民间大使,永远微笑的福原爱,一位年仅18岁的日本乒乓球选手,早早就来中国闯乒乓球世界了,虽然她没上过中文学校,但中国话说得却非常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笑着说“我喜欢王楠,她球打得特漂亮,我恨中国队,因为她们太强大了.”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12,(3):95-95
2012年2月22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集邮联副会长李辉在使馆会见俄罗斯国家集邮研究院主席斯特雷金。  相似文献   

5.
夏娃 《乒乓世界》2003,(6):12-14
采访乒乓球项目十几年,最近几次世界大赛都是带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启程。从感情上说,我希望中国队的每个参赛选手都有所斩获,希望中国队把所有的冠军都拿回来。从理智上想,如果每次中国队都包揽冠军,不仅不利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对国内乒乓球市场也没有好处。冠军拿多了,国人习以为常了,乒乓球比赛便会逐渐失去悬念,少了魅力。  相似文献   

6.
每一次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归来,徐寅生、李富荣都会用多少带有点委屈的口气说:"乒乓球只能拿冠军,拿亚军都不行,拿亚军都要挨骂,都有人寄刀片,寄上吊绳".中国乒乓球选手,从容国团、庄则栋、李富荣等起,到如今的江加良、陈龙灿等,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开始了自己近30年的坎坷的历程.粗一看,这种只对中国乒乓球选手才独有的舆论压力,是不公道的.但,在汉城,在奥运会上,他们开始收获了.从25日之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再也没有见到金牌了.记者转而对银牌感兴趣,继尔又不得不对铜牌大唱赞歌了.至27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只有三枚金牌,三枚,似乎确实无颜见京中父老.人们把全部的希望倾注在乒乓球选手身上.奥运会临近结束的几天,江加良、焦志敏等经常听到同伴的嘱托:全靠你们啦.  相似文献   

7.
范立仁 《网球天地》2014,(12):130-130
谈体育,我想以“从小谈到大,从内谈到外”的方式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和自己的体会。首先谈一下使馆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使馆馆员的健身活动是使馆内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以人为本、劳逸结合”的理念,是做好外交工作的重要保障。近来,外交部机关党委向我部干部职工发出“爱外交,会生活”的倡议,我馆在段洁龙大使的领导下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8.
《西藏体育》2007,(3):14-15
伊斯兰堡当地时间7月28日上午,在巴基斯坦总理府会客厅,西藏14座高峰探险队队员和中国驻巴大使罗照辉等使馆工作人员整齐落座,静候总理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乒乓球?能谈一下您精彩的乒乓人生吗? 曹勇: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打乒乓球,那时候六岁,可以说对乒乓球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当时我家在农村,小学的球台都是水泥台,我对乒乓球着迷到一个什么程度,放学背着书包就拿着球拍在比划做动作,或者在家里拿个拍子颠球,往墙上打。到了三年级,我的水平在这个小学已经是最高的了。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这项起源于英国的运动现在成了中国的骄傲。西方人不服气,提出改变规则——不玩21分了,打11分。中国人说,玩就玩!底气十足。不过,我们承认,11分制的偶然性增强了,给了弱者打败强者更多的机会,后者要后程翻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但观众喜欢这样的比赛。全国钓赛,包括商业性比赛也不再是一个声音——钓快鱼,拿小鱼说话了。玩小鱼,恕不奉陪,要玩就玩大鱼——这是大众呼声。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运动,可以说和中国有缘。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正赶上乒乓球由胶皮拍向海绵拍进化的时候,所以新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就直接进入了海绵拍时代。就如同今日之手提电话一样。第二个契机,就是国际乒联不受政治干预的宗旨,使得我们不必受“两个中国”的困扰,乒乓球成了我们二十多年中唯一可以参加世界锦标赛的体育项目。因为这点,当时的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勋爵,在逝世多年后的九十年代,还被人诬陷是中国间谍。有谁能料到,这本不受政治干预的乒乓球运动,在1971年却反过来左右了全球的政治格局呢? 这是一个出门就见鬼的年代。白皮肤的,一半是修正主义、霸权主义;另一半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张炎冰 《钓鱼》2007,(1S):6-8
乒乓球,这项起源于英国的运动现在成了中国的骄傲。西方人不服气,提出改变规则——不玩21分了,打11分。中国人说,玩就玩!底气十足。不过,我们承认,11分制的偶然性增强了,给了弱者打败强者更多的机会,后者要后程翻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但观众喜欢这样的比赛。全国钓赛,包括商业性比赛也不再是一个声音——钓快鱼,拿小鱼说话了。玩小鱼,恕不奉陪,要玩就玩大鱼——这是大众呼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北京建国门外,有一条幽静的小巷。奥地利驻华大使魏德的官邸就设在这里。在一个盛夏的午后,记者采访了魏德大使及夫人的习武生活。大使及其夫人是80年8月来华的。一到北京,便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太极拳初级班报了名。他就任大使后力促中奥体育交流。我国曾派两名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去奥地利训练奥国队员。大使还希望女排队员能到奥地利协助训练他们的“女将”。去年冬季奥运会前夕,奥地利的两位专家曾到  相似文献   

14.
“你也是大使”,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曾这样对王大勇说。大使的头衔并非随便的赠予。在中国、比利时建交30周年的摄影展上,著名的布鲁塞尔50年宫大厅中央悬挂的7幅浓缩中比30年外交史的巨型照片中,比利时方面就挂上一幅王大勇和比利时国王的合影,而其他六幅则全是政要人物的照片,包括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对此,王大勇有些惊讶,有些激动。中国人王大勇,目前是比利时国家队终身教练,他的弟子塞弗曾取得世乒赛亚军、欧洲冠军,九次世界排名第一;他在去年大阪世乒赛中带领比利时队取得男团亚军。他16年的努力帮助比利时乒乓球在国际乒坛取得一席之地。每当他率队取得好成绩时,比利时人总会唱起赞扬“穆许王”(法语王先生的意思)的歌。  相似文献   

15.
1956年夏天,国家乒乓球队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为期十五天的乒乓球示范讲座,得到这个消息,我就去向车间主任请假,主任说:“现在生产任务这么忙,你倒想请假去学什么乒乓球,你是不是拿生产任务开玩笑啊?”多亏工会主席老于替我说情,说我学好乒乓球技术,对我们厂今后开展文体活动也有好处。车间主任这才表示同意,但是只批准我去三天。虽说只参加了三天的观摩学习,但对我掌握乒乓球基本技术是一大促进。现在回想起来,那三天的学习情景还历历在目——当年全国冠军王传耀身材高大,面目清秀,他的直板左右开弓技术,真是“弹不虚…  相似文献   

16.
走好这步棋——来自全国首届乒乓球俱乐部赛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迈出第一步 1995年12月10日至13日,全国首届乒乓球俱乐部赛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个小镇——顺德容奇镇开赛。敏感的记者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赛事。中央电视台、《今晚报》以及广东省的许多家新闻单位都来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这次比赛是中国乒乓球项目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乒乓球运动向市场经济迈出的重要一步。”国家体委乒乓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燮林向记者们宣布。这表明,中国乒乓球运动走向市场经济已从酝酿准备阶段走上了边完善边操作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但实际上,在校园里,乒乓球也是"校球"。说乒乓球是国球,这是因为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社区抑或单位,到处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玩乒乓球。而中国队国家队的成绩更是世界上无人能比。  相似文献   

18.
“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就意味着失败的开始.中国乒乓球要在世界上继续保持领先,必须在技、战术上不断创新.”这是国家体委训练局局长、中国乒乓球管理中心主任李富荣在第26届奥运会后召开的全国乒乓球教练员会议上说这番话的.  相似文献   

19.
老梁 《乒乓世界》2006,(10):41-41
迄今为止.NBA是世界上搞得最成功的商业联赛.中国其它运动项目的联赛诸如足球中超篮球CBA.虽说差距甚远,但莫不以NBA为发展之偶像。说到影响力,乒乓球不及足球和篮球,但蔡振华却先于足球和篮球联赛的管理者喊出“打造乒乓球的NBA”这一口号,其底气源于中国乒乓球独步天下的资源优势。NBA能成为最好的篮球联赛,一个重要的起点是美国篮球的水平最高。毫无疑问,中国乒乓球运动的高水平是乒超前行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乒乓球夺得6座世界锦标赛金杯后不到一个月,在河北正定的中国乒协主办的基层教练员培训班悄然开课。原计划培训160位基层教练,谁知消息传开,竟涌来了全国各地园丁120人!这种令人心热的场面,或许正孕育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希望。 “中国乒乓球人才生产线 出问题了。” 这是中国乒协副秘书长卿尚霖见到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让人大吃一惊。近年来中国队接连大打胜仗,何出此言?听他细细道来,才知此言出自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徐寅生几年前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