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曾想写一部反映工农革命斗争的小说,但因缺乏生活而未成.这件事给我们以深刻启发,说明生活经验在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些生活贫乏而又想以创作丰富自乐的人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作家的创作原则,应该是把自己的眼睛观察过和在自己心灵中浸泡过的现实生活,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回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仅作品数量丰富,作品的质量也得到了认可。进入新世纪,回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对底层社会进行了热切的关注,从而塑造了一大批底层人物形象,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对回族小说的研究主要从整体研究、个案研究以及是否具有回族特色几方面展开,理论界的关注对回族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回族作家的小说创作本身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能掉头》是杨映川2004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一篇中篇小说,当时正值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热潮,但一般都把这篇小说归置到杨映川之前创作的女性小说发展的一个链上,而不会说它是一篇底层小说,首先在于写作者是一个女性,而且是知识分子,这就关系到目前尚有争议的知识分子能不能表述底层这样一个问题。但是这篇小说写的是底层人物的底层生活及其具有的强烈的底层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评读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新创作的儿童小说为引起,主要从儿童小说叙述方式中切入点和叙述视角的技术层面上,探讨典型儿童小说在创作上形成的、童年故事童年精神与成人创作理念相融合的一个无痕的二次元世界。即强调作品在贴近儿童心灵、附和儿童精神的同时,将成人作家所拥有的人生经验和思想积淀,潜藏在浅显朴拙的故事背后。并以此建构儿童小说的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一幅书写底层人民广阔生活的画卷,具有极强的社会感染力。迟子建在这部小说中以细腻柔情的笔锋描绘了多重人物形象,并借助独特的创作艺术手法对作品主题进行深情入微的阐释。深入分析作品中的"形象观"与"艺术论"对研究迟子建的创作风格与作品内涵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自面世以来,尤其是获茅盾文学奖以来,评论如潮,褒贬不一。《一句顶一万句》是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一种形象阐释,它揭示了人物存在的荒谬、孤独、虚无以及"为他"存在的处境,是新世纪底层叙事中,既关注农民物质生存困境,又深入探寻其心灵存在方式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7.
东西爱把其小说的环境设置在乡村之间,以乡土为背景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这正是作者扎根于故乡土壤获得的精神凝固,是作者对乡土情感的洇散。这种凝固和洇散,能把小说中的虚幻世界构建成一个真实的世界,成为小说中物质背景与精神背景的粘合济,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创作的《王子安》是富有特色且值得注意的名篇。它不仅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个体心灵的扭曲和人性摧残的本质,在思想意义上具有高出小说集中同类题材作品的深刻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继承传统小说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又有超越自我、超越时代的创新,实现了小说艺术形态的突破,可谓是一篇成功的准心态形小说。这在《聊斋志异》乃至整个古典小说领域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9.
"底层文学"是表现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底层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因传媒媒介的不同,"底层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也大相径庭。本文以文学的传播为着眼点,探讨刘庆邦小说《神木》的书写价值,分析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盲井》的传播效果,论述不同媒介形式下作品对"底层"境遇的呈现与遮蔽。  相似文献   

10.
《不能掉头》是杨映川2004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一篇中篇小说,当时正值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热潮,但一般都把这篇小说归置到杨映川之前创作的女性小说发展的一个链上,而不会说它是一篇底层小说,首先在于写作者是一个女性,而且是知识分子,这就关系到目前尚有争议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从文体上来讲,毕飞宇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将人物的心灵以日常化叙事的方式展开,在不同人物心灵的缓缓流动中完成对整部小说的建构.这是一种堪称为从心灵出发的日常化叙事方式,具体体现在小说的叙述结构、叙述节奏以及细节描写当中.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国文坛呼唤作家的人格力量,呼唤作品的人文关怀.凭借丰富的底层生活经历,真诚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学观,对域外小说的大量阅读和对同时代作家的密切关注,鬼子小说在抒写苦难这一主题时具有非凡的深刻性.鬼子小说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他对小人物日常生活苦难的不倦抒写,更在于他对他们心灵苦难的深刻揭示.这种有深度、有力度的揭示也得益于鬼子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虽然劳伦斯、菲茨杰拉德和伍尔芙不属于同一流派,但是他们都共同关注现代人类的生存境遇和命运.他们用神话般的方法在一个相同的时间里研究一种正在崩溃的文明和一种正在崩溃的文体,他们通过人物的肉体伤害去揭示心灵的创伤,展示了现代人类生命中的危机.本文分别通过《恋爱中的妇女》、《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到灯塔去》三部小说的独特表现方法去解读这三位作家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所进行的心灵探索,以展示他们在创作中如何拯救现实主义小说对现代社会中的人类的异化、孤独、冷漠和空虚所表现出来的无能以及如何在创作形式和方法上发展了现代主义小说的诸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坛涌现出的众多女性作家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凌叔华创作的高峰期与成熟期,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以描写女性形象与儿童形象见长。她的小说既受到西方小说创作技巧的影响,又完美地融入了自身的才情、生活经验与审美取向,使作品既得西方小说技法之妙,又具有浓郁的本土化风格。其代表作《酒后》鲜明地体现了她的这一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5.
小说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岁月洗礼及稳步发展,它已经成为最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部分经典小说及节选作为教学素材,这为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体裁特点、创作手法、思想与情感内涵奠定了坚实基础。小说作者运用文字构建起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它将真实的情感、客观的世界有效融入作品创作过程,成为众多读者感悟世界、熔炼心灵的宝贵财富。小说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学生也普遍对小说阅读保持了浓厚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并不喜欢学习小说,这也给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带来了更多挑战。本文主要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剖析小说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一个阅历丰富、创作走向成熟的作家,往往以他多产的创作提供一系列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生活的态度和美学理想。在这一点上张贤亮的小说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他把长期的底层生活中形成的对人的美好信念作为基础,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塑造了一系列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有邢老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司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王安忆小说创作观念中谈到的逻辑性情节观念,在分析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其作品的分析,指出其对当今小说创作的价值在于弥补经验材料的缺陷与不足,使小说创作获得了新的写作源泉。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小说充满着对人的关怀、尊重与欣赏,呈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士大夫人格的继承,使其在创作上融合了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与自身气质上的异质因素,成为“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士大夫情怀深刻影响了汪曾祺的人道主义书写方式,他以雅趣表达底层关怀,以美德构建人道理想,以温情进行现实批判,以闲笔滋润世俗心灵,流露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以及对生命品质的思考。基于汪曾祺兼收并蓄的思想特质,从接受人道主义、在士大夫情怀影响下形成中国式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特色书写三个层面,探讨汪曾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9.
铁凝带着悲天悯人的温厚情怀走上文坛,从《哦,香雪》到《大浴女》,再到《春风夜》,她的小说习惯性地去寻找心灵的一方净土。近期小说创作更倾向普通大众的生活小事的叙述,注重向民间学习语言,注意象征手法的使用。铁凝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包含着作家对底层人民的悲悯情怀和艺术上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20.
米兰·昆德拉不仅是一位创作上的实践者,也是一位在小说理论上有着独到见解的思想者。《小说的艺术》这一作品主要是昆德拉对自己小说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该作阐述了其作为一名小说家关于小说是什么、小说创作以及当下小说所遭遇的困境等方面的理论观点。本文将就上述三个方面对昆德拉的小说观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