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丛芳 《考试周刊》2013,(6):58-59
<正>现在很多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多少兴趣,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有的"望而生畏",有的干脆放弃不愿意学习,有的用了很大的劲却收效甚微,日久天长就失去了兴趣。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有了畏惧感呢?不感兴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做了相关调查。一调查中发现,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大都对数学没有兴趣,具体有如下情感特征。1.对数学学习本身缺乏兴趣。有46%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数学学习表示"不太喜  相似文献   

2.
<正>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能源,是发展的原动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广西也加入了新课改的行列.农村高中教学质量不高,特别数学教学严重拖后腿.要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必不可少.现阶段农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普遍不高,究竟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本文将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农村高中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农村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孔昌林 《陕西教育》2007,(11):26-26,41
兴趣是一个人乐于做事的动力之源,任何一个在某方面有成就的人都对他做的一切有很高的热情,即使是别人认为最无聊的。我想这肯定是兴趣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也是一样,要让他们学好某门课程,就必须让他们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数学更是如此。所以,我认为激发学习数学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4.
耿振光 《成才之路》2009,(11):76-76
今年我教九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刚接班不多久,就发现一部分学生基础很差,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乱做一些小动作,也有的干脆唾起觉来,而一些人脑袋很聪明、思考反应问题的速度很快。就是回答问题不到位,有时连七年级、八年级的知识都能弄错。他们是数学后进生,存在个体差异,不能适应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进而对学习数学没有了兴趣。学习态度也消极了,对自己便失去了信心,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更多的困难。我个人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改变这些后进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创造适合于他们学习的教学条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5.
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生来自西藏,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很费劲。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难免会在课堂上加快节奏,实行“满堂灌”,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天马行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很差。久而久之,学生听不懂,越来越怕学数学,甚至有的藏族学生放弃数学学习。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适时等待,更有利于藏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掌握,更有利于提高藏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稳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晓庆 《成才之路》2012,(33):12-13
数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在训练人的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水平方面有着任何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重视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无论从学习速度、学习结果还是学习体验角度都体现了学习的有效性。它培养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解题能力,有助于高中生真正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最终促进高中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笔者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思维过程的训练,具体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不比语文课,有动人的故事情节,有优美的词句,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而数学课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抽象的定义,单调的公式,很多学生没有兴趣去学,有的甚至“谈数色变”。笔者认为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果,除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幽默,适时调节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数学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是枯燥乏味和困难的代名词,他们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味地逃避数学难题。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高中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分析了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以期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数学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是枯燥乏味和困难的代名词,他们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味地逃避数学难题。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高中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分析了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以期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张刚 《高中数理化》2014,(10):20-20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效教学逐步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热点。纵观所有的有效教学研究,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几乎所有的有效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的。那么,究竟如何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结合数学史料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只是一味地学习,却不知道这些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典故.基于此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完全可以结合一些数学史料来进行教学,利用这些数学史料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一提到数学,有的学生就有感而发:"数学难、数学难,一提起数学我就烦。""数学苦、数学苦,学习数学我真辛苦。"可见有的学生怕学数学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中生对数学学习表现厌恶和恐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兴趣便没有动力。所以,本文针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吕莺 《现代教学》2008,(4):51-52
多年来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在中学时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具有浓厚兴趣,有的学生则对数学一筹莫展,甚至恐惧,最后影响到全面发展。对于这些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想提高其数学成绩,使之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难点及抽象性,让许多高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有的学生甚至想放弃数学学习。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觉得高中数学知识不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许多学过的高中数学知识由于没有结合相关生活实践会很快被忘掉。因此,为了提高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数学难题,本文结合相关实例,对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一系列的策略研究,以期能够让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再感到无趣,由此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其教学任务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 ,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当前数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教学中 ,我设法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 ,激发、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一、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激发创造思维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而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 ,它是人在生活…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主观原因有: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教学学习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由于数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其它原因,导致不少学生对数学提不起浓厚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放弃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要改善这种现状,普遍将数学实验融入高职数学中,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很紧急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张梅 《快乐阅读》2012,(10):108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是数学,有的人觉得高不可攀,而有的人却乐此不疲。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兴趣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高中生真正意识到高中数学问题的渊源,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高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来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高中数学思想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深入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