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学日记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一般由教师创设或学生发现某些问题背景,然后由学生自我确定题目、设计研究方案、采集整理信息或素材、归纳总结出研究结论并整理成文的全过程,就叫做数学日记。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2.
数学日记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一般由教师创设或学生发现某些问题背景,然后由学生自我确定题目、设计研究方案、采集整理信息或素材、归纳总结出研究结论并整理成文的全过程,就叫做数学日记。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3.
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在自己的博客空间记录下来,形成数学日记,教师和同学及时进行浏览和点评,让开心的数学学习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烦恼的数学学习过程与大家一起分担,在无形中通过自身努力和实践认知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信息素养"。写日记倾吐心声,提高数学信息收集能力;写日记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数学信息感知能力;写日记分类分析,提高数学信息分析能力;写日记归纳方法,提高数学信息整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数学日记”之旅一:如何指导学生写日记 从一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开始写数学日记,回顾这六年的数学日记之旅,真是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对于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指导我从“盲目”的试验到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数学日记的内容、形式也渐渐由“单一”到“丰富”,在实践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日记是对现实生活存在的真实纪录。把自己一天之中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地记录下来便成了日记。日记一般是写给自己看的,或作为资料,以备日后查考。或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面镜子,以反省自己。中学生写日记的风尚已经普遍,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十分强调日记的写作。但是,一些中学生们却往往写得不象日记。这里谈谈中学生写日记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姚继琴 《湖北教育》2003,(23):46-47
我在读小学时,语文老师曾教过写日记,而数学老师从来就没有布置过写日记的任务。近几年来,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也尝试着让学生记有关数学的日记——只要与数学有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想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看到了记载有各种不同内容的数学日记,看到了一个个跳动着的心灵,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发现”,看到了智慧的火花,也看到了他们的疑虑和困惑……数学日记已经成为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这里把我学生的数学日记摘录一些如下,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7.
教师,学生作文的促进者还是制约者?越是到了高三,我们越是尴尬地发现,要找到一篇鲜活灵动的作文是多么难.在大量的应试作文训练下,学生感到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把自己箍得越来越紧.再拿写作文和写日记作比较.如果问学生更愿意写作文还是写日记?绝大部分学生肯定选择写日记.如果比较学生的作文和日记,也能很容易发现,他们的日记写得鲜活有灵气.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写作文是给别人看的,而写日记是给自己看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日记就是以写日记的形成,记录生活中的数学事件。教师应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并及时阅读和点评学生的数学日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使数学日记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生写日记,历来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上有趣的事、想对数学老师说的话等有关数学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数学日记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能客观地再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从而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可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作业随笔     
终于把学生的数学日记批完了,我深深地伸了个懒腰,敲了敲弯酸的胳膊……原本以为这个寒假的作业——数学日记,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这是我们班的学生第一次写数学日记,第一次听说数学也可以像语文一样写日记。我清晰地记得当我布置完这个作业时,学生们一脸茫然,一脸疑惑…  相似文献   

11.
我越来越觉得学生写日记是交差,我看日记是例行公事.我天天被收看日记拖累得疲惫不堪,学生似乎也厌倦了写日记.他们常常把写日记看作一个沉重的包袱,大部分学生或抄袭或写上三两句敷衍了事.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重主体、重问题、重实践和重过程,它体现了以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本的理念。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创设或学生发现某些问题背景,然后由学生自我确定题目、设计研究方案、采集整理信息或素材、归纳总结出研究结论并整理成文的全过程,就是做数学日记。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深度,可以将数学日记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知识探究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自学,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获得了新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一、切实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工作即向学生提供由于坚持写日记而提高写作水平的范例。我一方面对学生讲一些文学大师,如鲁迅、郭沫若等是怎样坚持写日记。他们一生留下了多么丰富的日记作品、日记对他们创作的促进作用、以及他们对写日记留下的至理名言等。另一方面,也从学生身边寻找范例,鼓励、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二、不断引导,教给方法有些同学记了一段时间日记后,觉得没啥可写,这说明学生还不善观察事物,体察生活,收集素材,于是我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针对同学们写日记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作指导。告诉学生,听课,听广播,听报告,听故事……就可以把听到的择要写成日记;读了书籍、报刊就可把读后感写成日记;观察了某一件事物就可以写观察日记;描写老师、同学、家属、亲朋好友或其他人,就可写成人物日记;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或发生在自己身旁的一件事,就可以写成记事日记。等等。三、及时强化,扩大成果。 1.与作文训练结合。每学期的作文中,我明白地告知学生,写作文,可以根据自己的日记加工而成。如上学期12月21日下午下了一场大雪,我及时指导学生观察下雪情景,雪后天晴,我又带领学生登上学校四层楼观察,并提醒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别忘了观察雪景,观察  相似文献   

14.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避免写成“流水帐”,现谈谈我的做法。一、复习旧知加深对日记的理解通过复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日记的意义,写日记的作用以及写日记的方法和要求。教学时可依次复习、讨论下述几个问题。1.什么是日记?(把自己每天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做到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就是日记。)2.讨论: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黄义正 《辽宁教育》2006,(12):33-33
小学生几乎个个都写日记.而且写得不少。但是.不少学生写日记,只是为了给老师和家长检查,随写随丢,不懂得爱护,这不但没有发挥日记的作用?对坚持写日记也没有好处。老师引导学生爱惜自己写的日记。意义不仅仅在于日记不丢失。发挥作用.更大的意义是在于促进学生写好日记,用好日记。引导学生爱护日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学起来有时会感到枯燥、难学。近两年来,我尝试着把语文教学中的"记日记"用到了数学教学中来,激起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日记中不仅能把课堂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联系起来,还从写日记中直接获得认知与情感方面的益处,促进了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数学日记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加速器。一、用数学日记倾吐学习的心声小学生对教师有时会有害怕的感觉,有些话不敢直接对教师说。而在日记中,学生可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日积月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写日记虽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教师有责任抓好学生写日记的训练,通过对学生提出写日记的要求,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悉心评点日记,展示交流日记等,把写日记作为学生习作的基础,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8.
语文老师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经常布置学生写日记;受其启发,我也让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提起数学日记,很多家长大为不解,语文上写日记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等好处……数学上干吗写日记呢?是不是多此一举?有写日记的时间还不如多练几道数学题,多考几次试,让学生多考几分。实则不然,写数学日记的作用是简单的练习题所不能比的。  相似文献   

20.
学习是日积月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写日记虽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教师有责任抓好学生写日记的训练,通过对学生提出写日记的要求,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悉心评点日记,展示交流日记等,把写日记作为学生习作的基础,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