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3,(A0):188-189
少先队组织是整个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学校少先队不能脱离学校工作实际和教育工作规律,同时培养队员的形象思维能力是符合少先队员年龄特征的,因此结合新课改精神,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参与到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中,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我们在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方面做了一些方面的思考与探索,让少先队组织有效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把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考、新观念,以及少先队活动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新实践、新体会融会贯通,少先队工作就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一、依托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少先队工作的发展 在21世纪初。我校就已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初步设想,并不断实践、积累、深化,形成了“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直以来.我校以“和谐发展”的理念统领少先队工作的开展,围绕“和谐发展”的理念,从“队员自身的和谐发展”、“队员与队员的和谐交往”、“队员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个方面实施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队员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对我们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少先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认为,让少先队组织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把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考、新观念,以及少先队活动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新实践、新体会融会贯通,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就会有新的突破.现结合新课改精神,对少先队工作作以下两方面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为农村少先队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少先队工作,让少先队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开展有新意、有实效,为少先队员所喜爱的活动,这是每一位辅导员应积极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农村少先队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应紧紧依托农村实际,充分利用独特的乡土风情和农村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勇 《中国教师》2009,(20):54-55
<正>从课程角度研究、实施中学共青团、少先队教育活动,实现团队活动系列化、规范化,使团队干部的工作实现专业化、科学化,使团队活动向课程化迈进。在新课程改革中,进行团队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践,以更好的适应时代与学生的需要,这是中学从事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老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明峡 《江西教育》2004,(13):47-48
有当前如火如茶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被列为小学主要的国家课程之一.这既为少先队工作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身处教学第一线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以抓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惊涛骇浪不可能充耳不闻。同时.我们少先队工作者耳濡目染、身体力行的又是体验教育、争章达标等少先队的“专业活动”,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足值得每一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开展之际,农村少先队工作如何与课改相结合,如何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的正常功能,这些话题已成为每一位少先队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农村少先队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工作,让少先队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构建少先队学习型组织,拓展活动空间。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紧紧依托农村实际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充分利用独特的乡土风情和农村优势,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  相似文献   

8.
杨江丁 《上海教育》2003,(5B):26-27
在一般人眼中,少先队的工作方式就是搞活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少先队是儿童组织.其主要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就是活动。其实,少先队还是一所“学校”。其内涵包括:一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童》中指出的,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这是与教育学意义上的“制度化学校”相对的“组织化学校”,凸现了少先队组织的特性。二是少先队的最大阵地在学校,少先队与学校教育(主要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共同发挥着育人的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课改与队改相结台(简称“课队结合”),成为新世纪少先队事业发展的一项新探索,并且不断显示出它那勃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少先队音乐在少先队组织教育中的作用 少先队的组织教育,是培养队员组织观念的教育,是使少先队员时时牢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珍惜红领巾荣誉,热爱少先队的教育。组织观念的培养除了让队员按照“五爱”精神去学习和生活,接受队名、队旗、红领巾、队礼和呼号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为少先队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少先队工作,让少先队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拓展活动空间,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就会有新的突破.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少先队工作呢?  相似文献   

11.
陈翔 《时代教育》2014,(6):155+162
少先队的一切教育活动最后的落脚点就是少先队员的发展——全体队员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健康主动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建设方面做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郁丽丽 《小学生》2010,(2):47-4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轰轰烈烈地展开,为少先队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少先队工作,让少先队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拓展活动空间和内容,使我们的少先队工作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陈清容 《师道》2003,(3):31-33
乘着全国课程改革的春风,2001年4月深圳市南山区加入了第一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了“接受新理念、走进新课程、探索新教学”的系列数学课改活动。紧跟新时代,接受新理念新数学课程着重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提倡现实的、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重视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方式;新课程也关注教师的发展,提倡让自觉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小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少先队组织,但与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存在着活动场所不全、经费投入不足、队员素质不高、信息来源滞后等诸多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展开,新课程标准要求少先队组织必须以切实加强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它既为我们的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少先队创造性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当然也要求农村的少先队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的活动方法、新的活动思路,认真策划新的活动方案,让少先队组织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少先队员的茁壮成长,有利于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旗帜作用,使少先队员喜欢少先队组织,并从中获得锻炼、成长。那么,农村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开展少先队员喜爱的朴素而有效的活动呢?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为少先队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少先队工作,让少先队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拓展活动空间,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就会有新的突破。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笔者对我校少先队工作做了以下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张香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143-143
<正>少先队教育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抓手。为引导广大辅导员利用好这个平台,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和作用,积极推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在围绕国家课程、立足区域特色、依据学校实际的情况下,我校以《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揽,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作用,积极开展教研工作和课程教案设计工作,细心寻找、策划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活动案例,从而不断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让少先队活动课程更加有意义、有意思。一、学校少先队活动课程简介2013年初,我校作为全国首批少先队活动课程试点校,开始了一年多的积极探索研究。少先队活动课程如何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与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为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是少先队工作的新命题.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值得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王生 《教学月刊》2010,(12):26-29
自主学习是人们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国家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这不仅是新课改关于“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少先队活动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先队员接受教育的重要载体。黄桥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为抓手,力求在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本文试图从学校主课题出发,以"幸福教育"为主方向,对学校少先队活动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全面履行少先队组织职能、体现少先队教育特征、实现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综合型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