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话睡眠     
敬超 《初中生》2007,(1):65-65
科学家发现,睡眠是由“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个不同阶段周期性地交替进行的。“慢波睡眠”包括4个时期:1.入睡期,此时闭目,无语,意识仍清醒;2.浅唾期,已进入睡眠状态,但睡得不深,易唤醒;3.中度睡眠,睡眠逐渐加深;4.深睡期,进入深度睡眠。以上4期合称“慢波睡眠”,其特点是不做梦,其后便进入“快波睡眠”。  相似文献   

2.
大脑,也象全身别的脏器一样,需要有较彻底的休息。睡眠,就是这样的一种休息。人的睡眠有两个不同阶段: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人入睡时,先是慢波睡眠,约1.5~2小时,然后转入快波睡眠。快波睡眠也叫快动眼睡眠,做梦、翻身、尿床等,一般都在这个阶段出现,大约持续20分钟左  相似文献   

3.
人们每天大约花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觉,这足以说明睡眠的重要性.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人们消除身体疲劳、保证精力充沛、增强肌体免疫、促进生长发育……但是,由于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全国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比例已经由近五成上升为近八成.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拥有黄金睡眠呢? 睡眠是怎样运行的 自1926年发现脑电波后,人们开始用脑电波研究睡眠的过程.研究发现睡眠过程中,交替出现两种脑电波,一类称之为"慢波睡眠",另一类称之为"快波睡眠".  相似文献   

4.
睡眠和做梦     
据现代科学研究,人的睡眠过程有两个不同阶段,即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人刚入睡时,由浅睡很快转入深睡、酣睡,这阶段大约要占一两个小时,叫慢波睡眠,即在脑电图上显示为慢波,眼球活动慢,一般不做梦。过后,就改变成为快波睡眠,即在脑电图上表现为快波,眼球活动很快,一分钟可达五六十次,这时睡得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几乎每天都有不午睡的孩子,教师对这些孩子除了呵斥几声“眼睛闭好,快睡”之外,也无更好的办法。久而久之,在有些幼儿园,必须坚持的午睡常规被退化为:只要你不作声,不影响别人,午睡不午睡,随你便。然而午睡对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午睡不是可有可无的,至少有三点能够证明: 1.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慢波睡眠又叫浅睡眠,快波睡眠又叫深睡眠。  相似文献   

6.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说,抑制健康成年人的慢波睡眠会明显降低他们的血糖调节能力,从而增加患Ⅱ型糖尿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睡眠几乎是所有动物的一种生理活动。人的一生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机体的发育成熟、脑的发育和智力,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睡眠可分为非快动眼睡眠(NREMS)和快动眼睡眠(REMS)两个时相。前者依脑电图(EEG)的变化又分成4期:1期,EEG呈低幅快波;2期,EEG中出现睡眠梭形波和一些复合波;3期,以θ波(3~7赫)为主的高幅慢波;4期,以S波(0.5~2赫)为主的高幅  相似文献   

8.
姜夔的《扬州慢》如何教学才能达到“柳暗花明”的佳境?我想,开掘精神内涵是深度教学《扬州慢》的重要方向。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是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绵羊”也许是最古老的帮助睡眠的建议,和睡前喝杯热牛奶一样古老。但事实上这一方法可能并不能带你进入梦乡。“这只是老婆婆们讲的一个故事而已,”凯斯西储大学护理学院的睡眠专家迈克尔·德克尔教授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0.
《父母必读》2010,(7):130-132
“一天当中感觉最幸福的莫过于进入梦乡的那一刻了”,虽然许多人都会这么说;但想要真正感受到每日睡眠的舒适和安稳,尤其是在炎热夏季里的清凉睡眠,还是需要“秘诀”的。  相似文献   

11.
《甘肃教育》2011,(19):I0001-I0001
你正为获得更多睡眠而努力吗?看看你的日常饮食吧,专家说,在上床前进食些合适的食物可以帮助你更快进入睡眠,甚至可以改善你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睡觉的科学八小时睡眠说并没有足够的根据。有些人睡眠时间很长但仍然困倦,以为生了病,其实是睡眠质量的缘故。有人认为,睡眠是为了恢复体力,其实睡眠的第一目的是让人脑充分休息。一天中,人即使不运动大脑也一刻都没休息。大脑占人体重量的2.5%,消耗的...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是数学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包含反映对象“质”的特征的概念内涵和反映对象“量”的范围的概念外延。既然是人脑的活动,便具有隐蔽性,教和学的过程都需要对这种内隐的活动加以表征。“画概念”是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心中理解的数学概念通过画图表征出来,更多是对概念外延的举例,以形象表征抽象,可以反映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情况,并逐步完成对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一、运用音乐功能治疗服刑人员的失衡心理50年代西德伯杰教授发现人脑是处于一种连续震动的生化状态,他将脑波分为α波、β波、θ波。人脑呈现α波(频率在8—13Hz范围)时,人体处于松弛状态。它的出现与一个人的心情是否平静随和、感觉是否轻松愉快有关;忧虑和紧张会抑制α波,情境平和最容易出现α波。平时我们欣赏音乐,音乐的声波作用于耳膜会引起毛细胞变形而转换成电信号,传到大脑听觉神经会诱发以前曾被抑郁的脑神经元参与交换,更多神经元聚集会使大脑意识被音乐描绘的感情净化。我们应用脑电波(EEG)及正电放射层分析仪(PET)来研究测…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电子计算机又叫电脑电子计算机又可以称为“电脑”,是因为它是一种能够模仿人的思维和动作的机器,能够部分地代替“人脑”工作。电脑之所以能部分地代替“人脑”,是因为它具备了人脑的部分功能。比如:①控制功能;②记忆功能;③数值计算功能;④逻辑判断功能;⑤与外界信息交换的功能。所以电脑能像人脑一样能记忆、能逻辑判断,并且能进行简单的“思考”。这说明电子计算机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计算工具了,它  相似文献   

16.
贺梅 《今日中学生》2016,(20):36-37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梦游”这种现象,梦游的人在熟睡之后,会不由自主地从床上突然爬起来胡说几句,甚至有条不紊地穿好衣服,烧起饭来,或跑到外面兜一圈,再回来睡在床上,次日醒来却对夜间发生的事毫无印象.就算当时叫醒他,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会梦游,那么梦游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人为什么会梦游?遇到梦游的人时又该怎么做呢? 梦游,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觉的怪异现象.在医学上,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我们的睡眠状态并不是“睡+做梦”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一个周期地进行的.梦游一般发生在深度睡眠期,在这个时候,人不怎么做梦,脑电波呈现一种清醒状态下极少见的低频慢波.理论上,这时候人对于身体不应该有什么控制能力.梦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阳安 《师道》2010,(7):71-72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说:“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对教育而言,点燃“火把”关键要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高低取决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则是古诗词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在这样一个新起点上,如何帮助学生开启一扇崭新的古诗词学习之门。笔者试图从“深度朗读”“深度理解”“深度感悟”三个维度,探索三年级古诗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激发学习热情,引领学生逐渐进入对古诗词这种文学体裁的深度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9.
王泽贤 《成才之路》2023,(19):77-80
深度学习强调学做一体、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与新课改的目标要求相一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培养语言听、说、写等基本能力的重要途径。沉浸式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深度阅读学习模式,其能促使阅读教学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过渡,帮助学生沉浸于阅读文本之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文章分析当前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沉浸式阅读教学机制构建策略,以期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有人就会颇不以为然地说:“课堂是传授知识的神圣而庄严的地方,不是说相声的场所!”于是他就抱着那本课本,按照参考资料,象虔诚的教父在讲解那《圣经》一样.而结果呢?课堂上学生不是进入“愤悱”状态、就是进入“睡眠”状态或“半睡眠”状态。我以为这与教学索然寡味,缺乏趣味性大有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乐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把课上得趣味盎然,使学生娱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触发其情思,开发其智力,给学生以栩栩如生之感,学生就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就会产生一种持续不断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