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区治理对于社会和谐和国家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社区治理是国家控制的管理工具,是完全独立于政府的社会自治,是国家与社会合作共治。目前我国社会力量薄弱,社会对国家依赖性强,培育社会力量、提升其治理能力,使社会与国家实现合作共治,是未来我国社区治理的应有选择。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安善治是社会治安治理内容、结构和模式创新,它把来自国家强制力的国家治安治理和来自社会资本的社会治安自治有机的统一起来,突破单一的统治性国家治安治理结构的局限,是符合世界治安治理发展趋势的战略性选择。它在我国实施的现实路径是国家治安治理吸纳社会治安自治,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则在于使国家治安治理嵌入社会运行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自治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经历了从农村村民自治到城市居民自治,再到社区自治的过程。借鉴城市社区治理经验治理农村,推动其由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不仅仅是国家权力末端的治理性创新,还是乡村社会应对现代化转型的组织合作方式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权力介入能够防范乡村利益被各种权势瓜分,为乡村经济提供营利导向,也能弥补自治中的公共责任缺失。村民自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探寻以国家主导和农民自愿为基础的组织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1949——1957年之间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从传统自治、半自治治理模式向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转变时期。虽然社会治理中传统治理模式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国家设立的社会治理机制开始产生重要作用,其中国家设立在区、乡、村三级基层政权组织建成,人民调解组织、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每个县级行政单位中开始设立,此外,大量的特别法庭、巡回法庭的设立,让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正式行政组织、司法机构、纠纷解决机制,改变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整个运行机制。但到1958年人民公社广泛建立以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量传统的民族社会组织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的转变,社会治理机制中具有相同的共性,传统社会治理机制机制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为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意味着政府与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合作治理,这是一种政府权力的下放和回归社会,让社会和公民实现自我管理,也即社会自治。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机制,创新社会自治方式,实现政府与公民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最终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杭州和深圳作为中国城市治理转型探索的先行城市,其探索历程揭示出了三个转型趋势,即:城市规划从技术决策走向公共决策;城市建设从经营城市回归营造良好的人居和营商环境;城市管理从技术革新走向制度创新。这些转型体现了中国的城市发展开始从利益一体型模式逐步向利益协调型模式的转变,从高度依赖行政手段的全能型模式向有序结合市场机制与社会自治的治理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较之乡村治理,中国城市当局很早就已经创造了一套以人身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准军事化治理技术,并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发展。建国以后,城市社区治理方法经历了经验方法到行政方法的过渡,目前仍然以行政方法为主。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使得缺乏弹性的行政方法已经无法有效实现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使命。从居民需要结构和特点出发,当代城市社区治理需要走向精细化、理性化为特征的专业化道路。治理技术的普遍引入,不但可以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改变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方式和社会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系面临深刻的变革。本文通过对温州社区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调查,认为温州通过"三分三改"、村级组织"转、并、联"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实现了基层经社分开、政经分离、社区重建,推动了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和居民自治的转变,基层治理从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转变,初步形成了"政经分开、城乡一体、联村建社、合作共治"的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模式。温州改革不仅是温州基层治理模式的再造,也是我国城乡统筹、社区建设、管理创新和政府转型的探索、创新和发展,为新时期我国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社会整合模式以社会学结构主义取向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利益整合、资源整合、组织整合和价值整合等手段应对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形态多重转型、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以及社会治理理念的流行,社会矛盾应对思维需要从静态的结构取向走向动态的互构取向,形成更加关注行动和过程的社会合作模式。当前我国各类社会合作模式都处于转型之中,未来需要在社区回归、主体参与以及道德重建等方面共同着力,实现社会矛盾应对模式从社会整合到社会合作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建立在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基础上,他的正义原则关注资源分配的合法化和幸福的层次。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已将社会保障必要性置于个人主义的正义需求之上。哈耶克等思想家反对分配正义之类的理念,他们主张正义与不义只可能起因于人类行为者在适用于每个人的公平规则下所做的有意的行为。尽管正义的争议不断,但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正义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重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单纯地依靠高校单方面支持是完全不够的,政府及共青团组织、企业及公益组织、高校及团学组织、网络等新兴技术等有效的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助推器,共同的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各方面社会支持关系的粘合剂,广泛的认知支持、积极的情感支持、有效的行为支持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的动力源,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支持关系应当在共同的社会责任基础上构建多元性的社会支持体系,助推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活是社会主体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载体,它包括整体社会生活和要素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生活建设,其基本问题是处理外部的社会生活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和内部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核心的内涵则是关于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管理是所有社会实现秩序所必需的制度机制。现代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在维护社会权利的前提下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对于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来说,首先要面对的是社会多重转型的冲击,因此要维护社会的团结和谐,并为个人的平等发展提供制度化保障。因此社会权利导向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而消除现有的阻碍社会权利公平实现的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社会权利发展的制度环境,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化应该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是当前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为避免评价中留于简单和机械,需要转变知识与价值、财富与价值、奉献与价值关系上的认识误区,并确立质和量相统一,动机和效果相统一,以奉献精神为基础,以德育为根本的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分层的功能及社会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最初的社会分层以人的素质差异为基础,社会以分层结构方式存在具有二项基本功能,(1)有利于人类更好地适应环境,(2)为人的进取精神提供了一个表达机制.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的进取精神与社会分层结构还存在着矛盾的一面,二者很难完全整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体制外社会空的间的扩大,人们对单位的需求在减少,而对社会组织的需求在增加.通过一定的社会机制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协调关系、规范行为的作用,十分有益于提升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善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并在此过程中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社会转型给我国带来的问题之基础上,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论述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认为大众传媒由于具有舆论导向、思想传播、普及教育等功能,所以是实现社会软控制,化解转型时期各阶层矛盾和冲突,平衡各方利益的手段之一;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关键在于"疏"而不是"堵"。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存在和发展,既要借鉴西方社会科学实证主义的传统,确立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学术运作方式,又要吸收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对传统社会科学的重思和否思的成果,避免"现代性"的后果,建立具有本上意识和特色并能与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开放社会科学。没有脱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场域而独立存在的社会科学场域,任何从一极走向另一极的文化霸权都不能替代真正的学术交流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