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它是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说,现代化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因,“分合”交替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形式,文化重建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而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目标.正确把握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逻辑,不断推动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回顾近三十年的"书法热"现象,我们需要对当代中国书法事业发展的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进行哲学地思考。当代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需要建立在书法文化的本体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之上。而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集体意识。当代书法事业发展的文化自觉就是建立在当代文化新觉醒的基础上的。那么,系统梳理当代文化的新觉醒,就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总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与时代嬗变、矿物时代的社会信仰缺失与心理危机、新轴心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新觉醒时代的中国文化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正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问题业已成为学界所必须面对的课题。而从学术视角与哲学高度把脉当代中国文化则是这一课题的重中之重。日前,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光明日报理论部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矛盾与文化走向"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央党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劳资关系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此深入理解现代劳资关系的变化固然是一个重要且普遍的视角。基于社会文化的立场,深入分析了以中国儒教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因素对我国当代劳资关系的影响,以期为当代中国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多元性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色。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征,对成人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挑战,成人教育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6.
张立保 《陕西教育》2007,(10):73-73,81
当代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之中,同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这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既是现实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应对挑战就必须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要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放眼全球构建文化创新体系、改革管理体制、利用网络资源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文化记忆内涵的基础上,厘清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记忆的互动关系。在建立当代中国文化自信过程中,一定要发挥文化记忆的根基作用。首先,以文化记忆的当代重构为契机,推动文化自信生成。其次,发挥文化记忆的精神纽带作用,挖掘和再解读文化记忆,并有效运用文化记忆,增加不同群体的亲密感。再次,发挥文化滋养价值。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记忆的主要来源,有意识地激活和运用,尤其应重视革命文化记忆,提升其鲜活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关注程度不够 历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但在现实中民族传统文化却往往被大学生忽视。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人文精神的确立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必然要求,是对前人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漫长的制度化学校生活与富有意义生活的断裂,它提供的是用科学话语和善适文化打造的制度囚笼,却没有引导个体生命寻找和亲近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根。由此,教育,“制造”出了众多的“空心人”、“无根人”。在传统与当代的纠缠中,当代学校教育应该藿新审视当代学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明晰自己的时代责任与以面向未来为导引的新文化建设任务。走向“文化自觉”的当代学校文化应该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延续和发挥传统,实现对学生“文化培根”的导引,让学生拥有文化温情与文化创新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1.
李滢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2):73-75,86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增强其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反观高校校园,仍有许多学生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以高职生礼仪文化素养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缺失的原因,并指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吴圣刚 《天中学刊》2007,22(4):123-126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所谓文化的多元性,既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呈现形态的一种定性,也是指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多种可能的一种过程。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在表层、中层和深层分别表现为文化形式的多元性、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视阈出发,通过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内在关联的深层次思考,探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基源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四个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根本;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 ,是资本主义文化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实质上是一种经过伪装的现代主义。它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对于这种文化对当代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对人类发展消极因素的揭露 ,要认真研究 ;对于它所宣扬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要给予认真批判 ,这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建立的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既不能走复古的道路,也不能走西化从而否定传统的道路,而应当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现代只有根植于传统才有深厚的生命力,正如传统只有再生于现代之中才获得生命力一样。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应当是立足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汲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精髓,创造出既不属于古代又不属于西方,同时又表现出了我们时代根本精神的新的文化形态。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一复兴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新的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必须要推动当代高等教育观变革。高等教育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为此,要从三个方面变革高等教育观:一是必须要重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形上关怀;二是反思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精神气质;三是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高等教育观。这三个方面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观变革提供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传统化的基础之上和在西方化的影响之下进行的。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中西化之间的关系,对于顺利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边晓刚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16-118
美术教育学科是一门综合的人文性学科,当代文化呈现极端多元化。美术教育应该和当代文化相结合,必需对新的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美术教育应该设置相应的社会文化课程,在美术教育中切入社会科学、当代文学等知识,让学生和当代文化进行交流,使接受美术教育的学生更科学系统地了解当代文化,实现美术实践与当代文化的互动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知识修养。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它引领当今社会主流文化。中国当代的青年主流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与文化自信有着天然的契合。文化自信为当代中国青年主流文化提供思想理念和指引前进方向,青年主流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又能带动全面和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需要道德的引领与规范。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道德现实,着眼于宏观的社会生活,发现当代中国文化道德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依据、现实背景和理论成因。从历史维度看,主要是由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断层;从现实维度看,受制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从理论维度看,源于对道德价值的偏颇理解。相应地,实现当代中国文化道德的发展就要从正确理解道德的实践内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对文化市场发展的价值引领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伦理的现代转化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