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互联网+党建"模式下,通过高校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关内涵分析,得出互联网与高校党建工作的相关性,并根据高校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发展现状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调动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积极性,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服务的同时,也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党建工作应该顺应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平台等手段,积极抢占网络制高点,传播"红色"文化。本文从高校党建工作网络化的必要性着手,策划党建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提出高校党建工作网络化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9,(4):62-67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智慧党建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为出发点,阐述"网上党支部"与"新媒体党支部"是其理论渊源;智慧党建、"智慧党建云平台"、人工智能驱动智慧党建是其理论创新;分析智慧党建系统的建设途径、优秀案例及应用情况,进一步讨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功能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梦"的提出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高校要把"中国梦"教育纳入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之中,用"中国梦"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丰富和发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功能。同时,高校要利用好党课团课、社团、网络和教育基地等,探索"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以此来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校党建成效一直是困绕当前组织建设的难题,党建工作进大学生公寓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益探索。公寓党建平台是党建工作的载体,通过公寓党建与学风建设、团组织建设、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高校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公寓党建"立体"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媒体平台的融合应用,信息传播和发布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全新的媒体格局悄然形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极大的挑战。在享受融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便利的同时,高校党建工作也要关注融媒体平台信息内容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展开合理规划和设计,探索融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全新发展路径,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慧手段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推进党建工作这一智慧党建模式正成为党建发展的新形势,南京市六合区作为其中的一个试点,在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南京"六合智慧党建"以"党建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为框架体系,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互联网+"平台,促使党组织、"智慧党建"平台、党员三层之间信息要素良性传导,实现宣传、管理、学习、活动、服务、考核六大主体功能。以此为基,未来可建立实时化的价值传播系统、构建能感知化的组织活动系统、搭建互联化的公共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针对"指尖党建"工作中的微信、微博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两微"党建工作的背景,以及"指尖党建"工作中取得的"微"成效,并提出了增强"指尖党建"工作中的"微"距离的有效措施,目前"两微"信息平台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为此,必须不断的加强"指尖党建"工作,缩短群众距离感,以推动"指尖党建"的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优秀学生骨干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高等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应当契合学生个性特点和现实需求,大力拓展"第二课堂",构建能够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培养培训体系,打造多层次、立体化、常态化的实践锻炼平台,真正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共中央的大力宣传下,"两学一做"成为高校党建的一部分.结合高校党建要求,面对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形势,高校党建也进入智慧模式.智慧党建是传统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理念相互结合的产物,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高校党建和学生日常党性学习管理中,它提供了智能学习、互动交流以及考核平台,实现了党的建设与高校管理的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11.
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文章分析"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的优势,探讨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党建创新融合的模式:依托媒介平台,多形式提升党员教育水平;加强网络党建工作的平台建设;开展线下教育,丰富组织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12.
分析现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手机网络媒体平台的模式,阐述手机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互联网+党建"的新模式。通过打造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实现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党性教育、在线缴纳党费、解决学生难题等功能,激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活力,为手机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已经迈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建工作网络化已经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人才的主要集中地,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党建工作,积极推进高校党建云平台的建设.结合我国高校"云技术"发展的现状,讨论高校党建云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党...  相似文献   

14.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创新发展的时代命题,对于巩固和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在践行过程中存在党务工作者传统思维桎梏、新媒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度执行力不足等现实障碍。因此,本文在探索高校践行"互联网+党建"实践意义的基础上,从多维角度剖析高校践行"互联网+党建"过程中的现实障碍,据此进行路径分析,以期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强化建构新时代育人体系,加强数字化平台监管,切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已走进了网络微媒体时代。学生党建工作受到挑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要突破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借助微媒体平台,创新符合时代特征、贴合学生实际的党建工作途径,优化学生党员教育具体方法,筑牢高职院校党建教育的新阵地。本文分析微媒体发展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党员教育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学制短,教育培养紧迫;生源杂,入党动机多样;后劲小、党员作用弱化。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以下高职院校学生"微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与方法:搭建"微平台",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微党课",政治学习即时化;创建"微队伍",思想引导系统化;打造"微品牌",党建工作成果化,以期提高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流动党员的发展趋势及意识形态的压力,倒逼、孕育、催生、呼唤并刺激了"红色北斗+智慧党建"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构建。在新时代党建创新大背景下,以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为依托,将"红色北斗"思维融入党建之中,构建一种集学习教育范式、党务管理范式、公共服务范式、集成创新范式、决策支持范式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党建新平台。从而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党建评价体系数字化、党建宣传形式多样化、党建管理方式智慧化的现实价值,实现红色北斗与智慧党建的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既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广阔的空间,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主动把高校党建工作与网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平台,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协同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提高学生工作者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主动将两项工作进行"一体化"思考,以制度引导,在思想教育、班团工作中协同。在学生管理的日常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工作的各种平台,将党建工作和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班风学风建设、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党建+"效应,全面促进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同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立足"三型"党支部和合格学生党员标准,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建设项目化管理、党建平台建设、主题党日、党内政治文化和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系列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登丰 《高教论坛》2009,(10):36-38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密不可分,学生党建是学风建设的思想和组织保证,而学风建设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党建为突破口.促进学风建设.加大学生党建力度,在"三观"上寻求突破;发挥学生党建优势,在"机制"上寻求创新;强化学生党员管理,在"示范"上寻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