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强  汪先明  吴昊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31-32,9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高校的声誉.本文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出发,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周国平说:"哲学课可以是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内容抽象深奥、晦涩难懂,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无味之感,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上好高中哲学课,使教学无味变有味,需要我们做一名有"爱"的哲学教师——爱哲学、爱生活、爱思考。一、爱哲学爱哲学是教好哲学课的必要条件。一个不爱哲学的哲学教师,可能通过记忆加上解题技巧的反复训练,可以教出考高分的学生,但必然教不出哲学味。  相似文献   

3.
中职职业道德课"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中职职业道德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运用学校专业资源,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进行重新设计与组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以体验式活动教学为主的教学程式。这一模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正>我市优质课比赛指定的授课内容是《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针对这一框内容,诸多同行的感觉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因而很多教师:合并第一框和第二框,第一框蜻蜓点水,第二框大讲特讲。我不赞同这种方式。本框是全书的逻辑起点,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让学生喜欢上哲学课,体会到生活需要哲学,认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是本课的重要任务。如何破除哲学的神秘感,拉近哲学与生活的距离,这是本节课的关键问题。正如"致同学们"中所言,"它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5.
张钦斌 《考试周刊》2008,(49):212-213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如何让学生喜爱哲学课,一是通过"趣例"激发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二是要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学用结合,让哲学课"实在"起来。从而让学生真正喜爱哲学课。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职业道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与文明,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人生道路。因此,有效地对职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而且对提高全民道德素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职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1)教学内容陈旧,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不少职校在职业道德教育课方面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缺少鲜活的案例;教材体系结构比较死板、程序化。这种教材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不能及时反映和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对世界各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的借鉴。(2)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职业道德课多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教师只注重职业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传授,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甚至出现了学生课堂睡觉、教师讲课依旧的现象。由于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总感觉到缺乏主体性和能动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3)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职业道德包括一般职业...  相似文献   

7.
<正>在《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相当部分学生觉得哲学课抽象枯燥、晦涩难懂。产生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课堂教学缺乏生活的味道,缺乏真正的哲学味道。因此,《生活与哲学》的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感悟、运用哲学知识,寻求生活的"哲学味";让学生在哲学学习中回归生活,理解生活,体会哲学的"生活味"。"诱"——诱发哲学兴趣哲学是兴趣之学,柏拉图发现哲学是他真正的兴趣所在,于是一把火烧掉了自己之前的作品,开始专心研究哲  相似文献   

8.
讲活、讲好职业道德课,离不开许多方法、技巧和艺术,但更离不开一个"情"字。只要我们对职业道德课充满真挚的情感,以"情"驾驭教学的全过程,真情把握课程性质,深情培养学生情趣,动情调动学生情感,激情启发学生心智,我们就能在普遍看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的高职教育领域里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情趣,更好地发挥职业道德课的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职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政课作为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证了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继而从要面对的难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在未来职业岗位上适应工作要求,胜任本职工作,这一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并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例如.在政治理论课中设置了职业道德课。但是,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单纯靠职业道德一门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学校各有关部门整体配合,协调一致,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始至终地努力工作,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星际迷航》与哲学(乔治敦大学)在乔治敦大学开设的"《星际迷航》与哲学"课上,你可以大胆地向其他任何学哲学的学生都未曾涉足的领域进军。在这门课上,学生们讨  相似文献   

12.
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及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反映.素质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等.在诸方面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职业道德素质作为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容之一,对职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职业道德课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必  相似文献   

13.
在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增加创新思维训练的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今,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增加创新思维训练的内容就是要落实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结合哲学课本身的特点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以致用注重实效———职业道德课教学方法初探王立凯职业道德课是国家教委教学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政治课,它不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实践课。这门课的教学困难之处不在于教材本身,而在于如何使学生接受教材的内容并转化为他们今后工作中的行动。职业道德,顾名思义...  相似文献   

15.
哲学课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哲学教学中特别需要氛围的渲染,需要情境的体验,需要心灵的沟通,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增强哲学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引进和推广情境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创设哲学课课堂教学情境的形式主要有:导语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和诗词情境等等.  相似文献   

16.
甘肃农业大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形成了以"道德小品"编写排演为主体的多种方式,道德小品题材源自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相关的道德和法律现象。婚恋情感、择业创业、亲情友情、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违法犯罪等成为小品的主要题材内容,近十年的教学过程证明了该种方式在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落实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刘建仁 《考试周刊》2008,(24):111-11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在"两课"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培养职业道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一、高中政治哲学辩证法的教学现状自从高中经过新课程改革后,政治哲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就有了新的发展,它要求学生要对哲学有更深的认识,难度也随之加大。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感到"生活与哲学"这部分内容最难,既不好教又不好学,尤其是政治哲学中的辩证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哲学辩证法,是每一位政治老师所面对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必须要分析现在高中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哲学难教难在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不同于其它专业课教学,它具有理论性、抽象性、政治性、时代性、综合性等特点。有的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学习兴趣,认为由于学生对哲学不感兴趣或兴趣太小,使得哲学课难教。哲学课由于学生而难教,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比较,总结经验,我发现:哲学课难教的根本症结不在学生,而在教师自身,尤其在于教师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把握和运用。第一、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中的一个方面,当然是导致哲学难教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而不…  相似文献   

20.
甘肃农业大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形成了以"道德小品"编写排演为主体的多种方式,道德小品题材源自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相关的道德和法律现象。婚恋情感、择业创业、亲情友情、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违法犯罪等成为小品的主要题材内容,近十年的教学过程证明了该种方式在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落实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