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求职者要向中意公司投寄求职信,以此获得面试或录取机会。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外企或异国企业的求职者越来越多,那么在求职时就要投递对方语言的求职信。然而,任何两个国家之间都是存在着文化差异的,因此,在写求职信时要充分考虑双方的文化差异。本文将选取中英文各10篇求职信,以Hofstede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为理论框架,对比找出两种求职信中的文化价值观差异,为求职者提供借鉴,增加获得面试或录取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叶娟 《阅读》2014,(47):16-16
<正>叶老师:《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你们知道这首词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吗?小问号:老师,我认为是围绕"醉"字来写的。叶老师:对,作者辛弃疾耳闻目睹了农村一家人的快乐生活,渐渐地被迷住了。诗人"醉"在哪里呢?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3.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是在导学中紧扣"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主动"潜力;另一方面是紧扣"自主"学习设计学案,激发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诗婷 《阅读》2013,(30):26-27
我做作业的时候,总是喜欢歪着头,歪着本子,因此,写的字也歪。老师提醒我,妈妈责怪我,可我就是改不了。为此,妈妈常常数落我、吓唬我,说如果我再不改掉这"三歪",长大后会变成歪脖子的。一次,在中学当校长的舅舅来我家,看见我那七倒八歪的钢笔字,不由得皱起眉头,一边摇头一边说:"太不像话了,字写得  相似文献   

5.
北京师范大学版识字教材与现代汉语常用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师范大学版识字教材在选取字种时,不仅考虑了现代汉语的常用字,而且考虑到儿童的日常用语及其生活内容等方面的因素对识字教学的影响;字序的安排不仅考虑到常用字的使用频率,还考虑到汉字的构造特点对写字教学的影响.它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 634个,其中有1 568字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要求学生会写996个字;充分体现了"认写分开"和"多认少写"的指导思想,既满足了学生认字和阅读的需要,也符合写字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陈佳 《阅读》2014,(20):45-45
<正>一日,我和一位教师约好听课。识字课,照例教生字。讲到"照"字时,快要下课了,这位教师有些着急,就自己分析起来:"这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一个‘日’字和‘召’字……"还没说完,就看见学生小晗伸长了脖子,使劲举着手,急切地望着教师,想要发言。教师似乎着急讲完,但看到  相似文献   

7.
李波涛 《阅读》2012,(10):28-29
翻阅本期的四篇习作,发现小作者们虽然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能在记述时紧紧围绕"自己的",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让人读起来仿佛有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经历难忘时光的感觉。一、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作文是否成功,首先在于内容是否真实,真实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和作者同喜同忧。曹炳森同学的《第一次买菜》中的到菜场去买菜,孟一凡同学的《"钓鱼迷"爸爸》中和爸爸一起钓鱼,李慧颖同学的《竞选大队委》中那  相似文献   

8.
"之"字在古文献中出现频率很高,其义项甚多,且字形在隶定之前比较复杂。许慎认为"之"字本义为"出"。本文结合诸家的观点认为"之"字本义训为"往"可能更为科学。文中将试从"之"字形义角度入手,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9.
笔者尝试从功能语法角度探讨英文求职信在语境、及物系统、语篇结构等方面的语篇特征,由此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并探讨了求职信的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10.
陆游以"六十年间万首诗"名世,在他的众多诗歌中,"痴"字出现频率极高。陆游常自称"痴","痴"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陆游或寓自嘲自解于"痴",或寓高洁品格、执着精神于"痴",或寓今是昨非之叹于"痴",或寓闲适自在于"痴"。对陆游诗歌中"痴"字的具体分析,利于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陆游。  相似文献   

11.
杨婧 《阅读》2024,(7):26-28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贯穿教学始终:要紧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要重视朗读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要巧设训练内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樊裔华 《阅读》2016,(4):52-56
当下,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究其内在机理,儿童语文学习的方法、途径有四个字是离不开的,即听、说、读、写。听、说、读、写是两个管道四个向度。第一是有声语言的管道,第二是无声语言的管道。有声语言的管道由两个向度来完成,一是听,二是说,"听"是输入机制,"说"是输出机制。读和写是在书面语言、文字语言方面的两个向度一个管道,"读"是输入机制,"写"是输出机制。这符合我们语文学习的两门基本功:"语言实践"和  相似文献   

13.
当前"作"字词组与"做"字词组混用情况严重。一般如是实义动词应用"做"字,如果是当"作为、当作"讲时用"作"字;"作"字词组后面通常是抽象名词做宾语,"做"字后面则是具体名词作宾语;"做"字词组和它后面的名词构成动宾词组时,它的及物动词含义及语法功能特别明显,而"作"字的这一特征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朱红甫 《阅读》2013,(Z1):42-43
总有一些旋律,曾引起我们的共鸣;总有一些回忆,曾触动我们的心灵;总有一些人和事,曾打动我们的心扉……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限美好的世界,只要留心总能捕捉到"美好"因子。那么,如何才能让耳闻目睹的"美好"在我们的笔尖流淌呢?1.开门见山,紧扣主题文章开头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叙主题,紧扣中心,展现美好,读者很容易便领会你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5.
带"先"字的时间比较句,简称"未VP……先"句式。该句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由否定副词(未)修饰某个行为动作所形成的短语,后半部分是由时间副词(先)修饰另一行为动作而形成的短语。该句式通过比较,主要描述前后两个行为动作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在《儿女英雄传》中,该句式的用例有单句形式,也有复句形式。无论是单句还是复句形式,"未VP……先"句式都能变换为叠合结构(如,未VP之先)。"未VP"是先秦时代经常用来表达时间概念的句式,直到汉代,才出现形式上有标记、意义上比"未VP"更加明确地表达时间概念的同义句式"未VP……先"。"未VP……先"是从先秦开始由蕴含时间意义的"未VP"句式演变为叠合结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搜神记》中"V得O"结构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系统分析。根据其语法意义的不同将其分为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可能补语三大类,并逐一探讨了其用法和意义。研究后发现"得"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开始虚化。  相似文献   

17.
王黎阳 《阅读》2006,(10):28-29
就这两样再普通不过的道具.就能完成从未听说过的“听”字魔术?我们半信半疑。赵老师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了个圈,接着让李杉杉上来,“在纸上随意写个字,但必须写在圆圈内。”赵老师讲述着要求,“写好了到门外叫我。”说完,便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李杉杉写好了,赵老师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拿起李杉杉折好的长方形纸条,又对折了一次,变成一个三角形,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纲要》,将硬笔和软笔书法纳入到了中小学教学体系中,并且还明确提出了各个年段的基本要求。其中,对小学低年级的硬笔书法具体要求为: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相似文献   

19.
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完全符合实施"以写促学"模式的两个基础。通过一项"以写促学"结合生词记忆的实验来验证"以写促学"模式是否适应高职英语教学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实施"写长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设计写作任务前应有足够的相关语境的输入;在高职英语课堂,"以写促学"的实施要考虑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差异,将"以写促学"模式与分层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of结构与’s结构异同点以及它们与汉语的字结构中的的字互译,一直是语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探讨了英语中of结构与’s结构区别和相似之处。从英汉对比角度看,英语of介词、’s结构与汉语的字并非完全对等,因而在互译时要仔细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