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负和自卑是自信的两大误区。共同点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自信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自信有助于成功,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使他们远离成功。树立自信,要学会运用全面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这是自信的基础。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要自信。让我们走出自卑的阴霾,超越自负,扬起自信的风帆,沐浴自信的阳光,成为自信一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自信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运用问卷法对内江师院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自信各因子与自我和谐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自信水平越高的个体其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自信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上差异极其显著;整体自信、与人交谈、心境状态和体育运动对自我和谐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其中整体自信的预测力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谈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经验与做法,包括: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培养自我培养自信。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91名示范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示范高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信特点。结果表明:示范高中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显著性高于全国常模;女生在社会一般自我与特殊道德自我、个人特殊家庭自我少数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因子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示范高中学生的自信水平普遍较高,除学业自信因子外,其余各因子显著高于在校大学生;男生在整体自信、动手创造、体育运动与身体自信等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在仪表表情和外语信心上则显著低于女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理的四种做法: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不断总结中完善自我培养自信。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谈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经验与做法,包括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培养自我培养自信.  相似文献   

7.
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信研究的发展受到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等理论的影响。大学生自信的影响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包括自我认知与评价、个性特征、自信清晰度、他人的评价与态度、教育训练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信的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三大自信"各有内涵,又共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三者结合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简明扼要的理解。正确认识和把握"三大自信",要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在实践中不断自我纠错、自我完善、自我创新。  相似文献   

9.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人们不断奋进、积极进取的动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只有认识自我、相信自我,并且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孩子们的自信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从细微处着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自信敢于展示自我的新一代,成为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2021,(8):67-70
<正>【设计理念】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积极评价的结果,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心理特质和人格特质。学生在高中时期会面临"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感)发展的任务,开始形成全面的自我认识,因此,建立自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及自我认同感有着重要影响。本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理的四种做法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让学生在不断总结中完善自我培养自信.  相似文献   

12.
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是一种正确的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自信具有10个特征。培养青少年学生自信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走向成功。自信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定理是:内化他人的评价;社会比较;自我定性;生活体验意义整合。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信应采取6项措施: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因材施教;开展自我竞赛;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利用集体的力量;对学生注重仪表美持鼓励态度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91名示范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示范高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信特点。结果表明:示范高中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显性高于全国常模;女生在社会一般自我与特殊道德自我、个人特殊家庭自我少数因子上显高于男生,在其他因子上无显的性别差异。示范高中学生的自信水平普遍较高,除学业自信因子外,其余各因子显高于在校大学生;男生在整体自信、动手创造、体育运动与身体自信等因子上显高于女生,在仪表表情和外语信心上则显低于女生。  相似文献   

14.
龙胜 《湖南教育》2006,(7):30-31
一、让教师自信起来。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国著名教师教育专家库姆斯在他的《教师专业教育》一书中也认为,一个良好的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我,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自我的能力以及所面对的工作,具有强烈的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教师应该拥有自信,这是教师迈向人生成功的基石。纵观著名的成功的教师如魏书生、斯霞等的教学人生,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都与他们拥有自信分不开。  相似文献   

15.
自信是个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自信教育不仅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更应该渗透到各科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自尊需要和尊人需要的协调是自信形成的心理动力;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协调是自信形成的心理基础;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奋发感是自信实现的心理条件.本文通过探讨自信形成的心理机制,提出自信教育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职大学生自信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信与自卑的涵义“自信”是一个人感受自己的方式,它包括自己对自己接受的程度——自我接受,以及自己对自己尊重的程度——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存在。认识自己的特殊性,认识自己的自我本性,并且接受自己作为一种独立而特殊的个体的存在,便是自我接受的含义。自信的人具有如下特征:活泼——自信的人显得对生活充满信心。坦诚——自信的人总是能够直接而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甚至是自己的缺点。虚心——自信的人能够虚心地接受批评,坦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大度——自信的人能够自然和自如地表达自己对别人的赞赏、好感…  相似文献   

17.
自信是个体在自我形成过程中内心所获得的一种对自己的能力、价值、目标和潜能等充分肯定的认识和体验。自信是生活的风帆,能否帮助学生对自我作出积极的评价,产生充分的自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使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自信从哪里来,自信要从自觉中来,从文化自觉中产生. 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相似文献   

19.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必然和内在要求."讲政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坚持政治自信,即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主体,不断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持政治自觉,即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为核心,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坚持政治自律,即以"心怀敬畏"手持戒尺"慎独慎微"为途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遵纪守规的执行力;坚持政治自新,即在自我反思、自我革命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跨越和自我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人对自我顺利完成某项工作能力自信度的评价,在培养学生学习自信、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职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多是来源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初中生和高中性,由于他们缺乏学习自信而造成教学质量低效。为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该从提升学生自信入手,在中职教育中构建自我效能感中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它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学习和可持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其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