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勋 《华章》2014,(27)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话语的人际意义的突破性理论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篇中表达态度的语言资源。本文试图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其核心子系统--态度系统的视角对政治新闻语篇进行分析,揭示政治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呼吁读者对政治新闻进行批判性解读。  相似文献   

2.
吴梦雅  崔晓玲 《海外英语》2013,(21):283-284
论文试图从评价理论的情感多维性出发,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源自《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的20篇灾难性新闻评论进行词汇层面的情感分析,旨在揭示汉语灾难性评论语篇情感表达和情感评价方面的特点及规律。该研究将为自动提取汉语灾难性新闻评论的情感表达以及情感解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评价理论作为框架,以2022北京冬奥会的中英新闻语篇为语料,从评价理论的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对新闻语篇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语篇中评价理论的应用方式,探索2022北京冬奥会新闻语篇中所体现的大众态度和立场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2):88-89
本文尝试把评价理论应用于英语足球评论的阅读教学,借以找出评价资源在英语足球评论的阅读教学中的启示,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足球评论,掌握评价理论的阅读技巧。文章研究发现,态度资源能帮助推断出语篇的主题大意和各种情感态度,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皆可揭示出语篇所构建的态度立场,以及语篇主旨大意。  相似文献   

5.
评价理论是语篇分析的有效工具,这一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评价理论视角分析罗经国的译作《兰亭集序》,从而为这一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实证性分析,同时从态度层面重新阐释了翻译中目的语和原语语篇"对等"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基础中发展起来的,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于阐释性研究。它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部分组成,关注的是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包括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及这些态度评价的来源。评价理论为我们阐释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葛底斯堡演说》语篇进行分析,旨在发掘其评价资源及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梁慧 《宜春学院学报》2013,(10):114-116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16岁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以破记录的表现获得了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后,西方某些媒体和个人质疑的舆论便不断涌来.本文则是以国内外媒体 对此新闻热点的报道语篇为语料进行对比分析.由于国内外研究大多注重新闻政治语篇,而体育报道语篇的研究尚且极少.因此本文借助于评价理论的次系统之一态度的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层面对体育报道中中西方媒体评论态度的意义进行分析,对比中西方媒体在观点和立场上的肯定和否定态度资源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演讲语篇蕴含着演讲者的情感、态度和立场,Martin的评价理论提供了对其进行语篇分析的新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评价理论视角,以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为背景,以历任香港特首就职演讲辞为语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视角挖掘演讲辞背后的情感、态度和立场,并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以培养学生英语技能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模式,使新闻英语教学成为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报刊的媒介功能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被忽视。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帮助读者解析文章中所体现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评判价值,它在语篇分析中的实用性,为新闻英语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也为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蒋国东 《现代语文》2009,(11):108-110
本文应用评价理论对英汉新闻语料进行了语篇分析,揭示了新闻作者在撰写新闻语篇时利用语言的评价资源来掩饰其主体间立场的策略,并且对比分析了英汉新闻语篇中评价策略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从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出发,利用UAM Corpus Tool对选自《卫报》(The Guardian)的4则英语新闻评论进行分析,旨在介绍如何利用UAM Corpus tool来进行英语新闻评论的语篇分析.由此,充分体现出UAM Corpus Tool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语篇分析的效率,增加研究发现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语篇的次语类,能集中反映新闻语篇的显著特征及所在媒体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意图。本研究以《人民日报》要闻版灾难新闻报道的标题为考察对象,在语言评价理论框架下,统计并分析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评价资源在语料中的分布和使用频率。研究表明,新闻工作者通过在标题中对评价资源的策略运用,能有效传达灾难新闻信息,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于涛 《海外英语》2012,(17):267-269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拟从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人际功能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语篇的连贯。评价理论是对于人际功能理论的发展,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该文将着重探讨语篇中态度韵律资源通过聚合效应产生"核心态度"并以此来实现语篇的连贯假设。藉此证明态度系统对于语篇连贯建构是有积极意义的,希望能够为连贯理论发现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汪小艳 《文教资料》2008,(10):55-57
文章以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理论中的情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情态系统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情态系统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通过揭示汉语经济新闻语篇情态系统与语域中的话语基调相对应,来解释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的情态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评价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贡献。评价理论重点研究语篇中的态度资源、态度来源及语篇姿态。它是语篇分析的有效工具。翻译理论历来重视对语篇中态度意义的研究,但缺乏可操作的工具。我们的研究表明,评价理论可以作为翻译中的态度分析工具。此外,评价理论对语篇中的对话性研究对于翻译研究也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结合气候变化论域下的生态哲学观,借助对美国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态度资源的考察,探赜其呈现出的生态理念与生态价值取向,以此鼓励有益性话语,改善模糊性话语,抵制破坏性话语。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态度资源的三个子类使用频次的排序依次为判断资源、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分别呈现出有益性生态取向、模糊性生态取向和破坏性生态取向。本文通过探析美国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检视出“美国至上”“经济优先”等有违生态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刘鸽 《文教资料》2011,(23):8-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表达各种态度的语言资源。诗歌《春夜喜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同其他语篇一样,也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的结合体。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春夜喜雨》及其英译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旨在论证该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解释力度,以及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转换原文中评价意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曹一平 《考试周刊》2012,(49):190-192
本文尝试应用评价系统中的态度资源来分析英语足球评论语篇中的人际意义的构建,藉以找出态度资源在英语足球评论语篇中的分布特征,并揭示足球评论员是如何应用态度资源来构建人际意义的。经研究发现,在整个态度系统中,评论员在构建人际意义时,判定资源使用的最多,其次是鉴赏资源,最少的是情感资源,而且,研究得知,英语足球评论的评论员在文章中通过表达自己的价值立场来把语篇构建得更为主观,以便联盟读者接受其立场;而评论员引用他人的价值立场是为了使得语篇更客观,以便与读者保持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19.
陈璐  陈炽 《文教资料》2010,(10):42-45
本文以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中的态度系统为基础.以傅莹和陈冲在西方媒体上的两篇撰文为语篇分析素材.分析作者运用的态度资源及其交际的效果。通过语篇分析。探讨了评论性语篇中各个语步所使用的评价资源。并初步总结出了评价者在社论语篇中所搭建的韵律模式。发现了评论性语篇中的人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于社会事件的态度评价上。通过情感、判断、鉴别三种手段来共同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20.
就职演讲语篇建构的评价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人际意义上的新发展,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文章应用这一理论,对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2005年和奥巴马2008年就职演讲语篇中的评价资源进行标示分析,探寻此类语篇中评价资源的分布态势和基调.结果表明,总统就职演讲语篇中,评价资源中的评判资源在语篇中前景化,以渗透性韵律建构语篇的人际意义,推动语篇主题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