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学术讨论会,亲聆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对教育工作的指示。他在会上宣读了几个中学生对当前教学、教育工作中搞灌注式表示不满的文章。这时,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说的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叶老把“教”或“讲” 当做了手段;而把“用不着教”或“用不着讲”当作目的。这对于把教学当成只是一股脑儿地“教”或“讲”,并且  相似文献   

2.
世上没有坏孩子如果我们客观而全面地看问题,会发现“差生”的称谓是极不准确的。学习成绩差并不等于一切都差。柳斌同志指出,应力求避免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要取消“差生”称谓。偏爱一部分学生而漠视甚至岐视另一部分学生,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它最...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指示精神,推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本期刊登江泽民同志和柳斌同志谈话时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三点意见,并全文刊登柳斌同志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双先’表彰会议”上的讲话;同时,为便于中小学校正确使用简化字,本期刊登1986年新版的《简化字总表》,供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教师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基础教育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当前,在基础教  相似文献   

5.
“差生”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类学校里都客观存在一些品德行为偏差、学习成绩又很不理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没有确切的定义,我们暂且不妥当地称之谓“差生”,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差生”已占学生总数6-10%,这是一个十分令人震惊的数字。柳斌同志曾说过:“学校要十分重视差生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  相似文献   

6.
“差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一些执教多年的老师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确,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都会面对“差生”转化的问题。在每个班级,时常都会有些“朽木不可雕”之材。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树国 《班主任》2008,(12):37-38
在一次全区组织的研讨会上.某校一名干部在大会发言时谈到“差生”问题,竟直言不讳地说:“‘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像晴天霹雳,惊得在座的上千名教师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相似文献   

8.
大家在一起     
在一次研讨会上,某乡镇学校的一名教管干部谈至到“差生”这个问题时,竞直言不讳地来了句:“‘差生’是怎么产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语文课本中民俗文化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海南视察时强调要把五千年文化教育的传统融化到教材中去,要让我们的学生有文化修养.他还强调了两点:一点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一点是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教育要加强.柳斌同志在1993年义务教育理科教材审查会上指出:“在德育内容方面,一个是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育;一个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个是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再一个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并强调象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亮等“这些传  相似文献   

10.
我被校领导宣布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后,原班主任就将一份“差生”名单交给了我。嗬,这个班的差生还真不少呢。吴东、刘兵、王勇……望着那一串长长的姓名,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尽快地转化这些差生呢?该我上第一节课了,在作了自我介绍后,我把那份“差生”名单从备课本里拿出来,说道:“对同学们的情况,老师已经有了简单了解,看,这就是咱班的‘差生’名单。”我把手中的名单一扬,有意地把话停了下来。我发现,好多学生以为我要读这份名单,都不由得低下了头。“但是,老师却不相信这些学生是‘差生’。因为,在老师的眼里,只有…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一次重要讲话中说:“刻苦精神更多地是存在于愉快的学习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苦学’之中”,“我不认为‘愉快教育’就是老师设计课堂教案时讲几个笑话,或者唱两个职,逗逗乐子。不认为是这么一种肤浅,表面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变革,是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们]柳斌同志将“愉快教育”提到“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变革”这个高度,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沉思的。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如何对待这场变革,如何真正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如何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这是回避不了的一…  相似文献   

12.
对“差生”提法之管见邓书忠“差生”这种提法在教师中比较普遍。有的教师还精心设计了“差生”登记表。拜读各类报刊,转化“差生”经验文章亦层出不穷O日前,在一次教改研讨会上,一位同仁建议不要用‘’差生”这种提法,笔者十分同意他的观点。“差生”这顶帽子有的教...  相似文献   

13.
从郑洁求情说起刘正生一次,“童话大王”郑洁应邀到一所师范学校做报告。在报告结束前,这个仅上了四年学,被当时的老师称为“差生’”的青年作家,动情地对未来的教师们说:“我恳求各位,日后工作时,对‘差生’千万要手下留情。我在这里代表‘差生’谢谢你们了。”说...  相似文献   

14.
柳斌同志指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科学技术与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己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差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引导其迷途知返,由“差”转优,是老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差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引导其迷途知返,由“差”转优,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17.
我在“求实篇”专栏里发表的两篇论“差师”的文章,引起不少同志的共鸣。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周健同志给我来信说,“再论‘差师’,理已说够。接下来的问题是,既是‘差师’,怎么不走?‘差生’可以留、可以教,‘差师’则不能留,误人子弟!职业素养,其中主要就包括人文素质低。你看,现在初高中文科一类作副科教,我想发展下去,人缺失的是人文教养,这方面知识先天不足以后就会出问题,年轻一点的‘差师’,毛病就出在此。说道理,人家比你懂呢,可就是这模样。你奈何得了?不是家长都不敢说一句么?全倒过来了。”周健同志实际上已经提出一个新问题,就是“差师”产生的原因,他也作了一些分析。我却由此  相似文献   

18.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我们的一条教育原则。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比如,平常都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可是实际上,喜欢优秀生是容易的,而“热爱”“差生”就不大容易了。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素质教育说开去屈慧峰何为素质?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一九九六年六月三十日的一篇讲话中对“素质”这个词作了诠释:“‘素质’这个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另一种解释是,公民或某种专业人才的基本品质,是...  相似文献   

20.
董武同志在《<曹刿论战>申的“论”》一文(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一年六期)中,指出“有很多人被题目中的一个‘论’字所迷惑”。把全文归结为文章意在一个‘论’字,处处紧扣一个‘论’字来写等等,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一篇议论文”。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按照记叙文的特点去处理,而不能只扣一个‘论’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