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在陕西汉中(当时的南郑)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八个月的戎马生活。在这里,诗人写了许多有价值的爱国诗作,足迹踏遍了汉中的山山水水,他视察军情,传递文书,有时亲自参加前线的战事,雄伟壮阔的南郑前线生活时时索绕在诗人脑际,成了他后半生创作的一个突出主题。可见汉中所经历的岁月对诗人后半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陆游在汉中生活的八个月中,曾到过今宁强、略阳、凤县、宝鸡、南郑、洋县、城固、西乡等县,那么他是否到过一水相连的安康(当时的金州)呢?史料未作任何记载,…  相似文献   

2.
南宋爱国词人陆游一生主张抗金复国,收复失地。其词作感人之处,就在于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理想不能实现时的悲愤之情。陆游还创作不少的表现其闲逸意绪的作品。这与陆游的生活环境与心境有直接关系。对这类作品的分析研究,对探讨陆游的整体人格思想,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异常丰富,作品中的爱国情怀,对当时和后世诗创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可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本文通过对《夜读兵书》的简析来概括其诗篇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石伟 《华章》2011,(27)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郁,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中认为陆游“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还认为:“过去的诗文中,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相似文献   

5.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从小便立志以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他留下的近万首诗篇中心主题就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路线,力主收复北方失地,宣传抗战必胜。爱国情感贯穿了陆游的全部生活与全部作品。而且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显得特别强烈,他将传统的爱国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陆游的诗是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是他所接触社会现实的忠实反映,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陆游的人格与诗格都是高尚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少年是在“丧乱”中度过的,由于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不幸,以及他个人在政治上遭统治集团的排斥,他的诗歌创作一开始便表现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以国家为己任的抱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的思想感情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之中,形成一个慷慨悲歌的特点。读了陆游的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丧乱的时代,也可以看到一个满怀信心的时刻不忘抗战救国的诗人。陆游的诗数量极多,其中爱国诗占很大的比重。因为诗人无时无地不在关心国事,在任何题目下面都可能流露爱国的思想感情。这里举出一部分作品,谈谈他的爱国诗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陆游与屈原是我国古代两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以自己的生命熔铸成不朽的爱国诗篇 ,激励着后人 ,陆游继承了其爱国思想并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从陆游的家庭环境熏陶、所处的南宋时局、儒家思想的陶冶和其他诗人对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陆游爱国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陆游是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由于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对于金奴隶主贵族势力表示了无比的愤恨与蔑视。  相似文献   

10.
《示儿》是南末杰小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陆游一生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可是,南宋小朝廷屈辱投降,苟安江南,陆游的理想始终没有实现。尽管他屡遭秦桧等人的排挤、打击,一片丹心,报国无时,但未因此而灰心。即使是在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这首绝笔诗,倾注了诗人强烈的爱国  相似文献   

11.
陆游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主张抗敌恢复,故在他的诗篇里爱国思想一直是主旋律。但侠骨也有柔肠,他的爱情诗词虽数目不多,也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前人对陆游爱情诗词的评判、赏析大多是站在陆游的角度。本文将以唐琬的角度来解读陆游的爱情诗词,剖析唐琬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2.
陆游 ( 112 5— 12 10 )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生活的时候民族矛盾异常复杂尖锐 ,二十岁诗人便立下“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的壮志。但南宋政权偏安一隅 ,一味妥协投降。灭贼无期 ,使陆游空有报国之志而无用武之地。四十八岁那年 ,陆游赴陕西省南郑助理军务 ,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军营生活 ,其间创作了不少爱国诗歌 ,抒发了“安得扬鞭出散关 ,下令一变旌旗色”的豪情壮志 ,《秋声》即是其中之一。诗的起首两句别出机杼。“人言悲秋难为情 ,我喜枕上闻秋声。”诗人一反前人悲秋的情怀 ,直抒胸臆 ,借秋声来抒发自己的豪情。与…  相似文献   

13.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近万首诗歌,他生性爱花,特别是梅花,在蜀的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多首“咏梅诗”,这些诗融进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展现了一种民族的伟大而永存的精神美,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为此,从四方面对陆游蜀中的咏梅诗做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不仅创作了许多壮志凌云的爱国诗作,还有不少似水柔情的爱情佳作。《沈园二首》就是其爱情诗歌中的代表作品,本文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分析《沈园二首》"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和他的沈园情结,以期揭示出该诗打动人心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陆游的蜀中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中年入蜀,生活八年,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什。他的这些蜀中诗,或追怀南郑从军生活,或抒发思乡悲老之叹,或借花抒怀,或歌咏巴山蜀水绮丽风光、风土人情,虽内容各异,手法不同,但其中无不贯注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不但是陆游生活经历、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陆游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篇从文史角度丰富了巴蜀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陆游的爱国诗词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他与陆游有一颗相通的爱国之心;但毛泽东的爱国诗词在思想上又高于陆作,这是因为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爱国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并与国际主义结合了起来。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上从陆游作品中吸取了营养,他或顺其意而用之,或反其意而用之,或化用其语句做到天衣无缝,从而使自己的创作达到了更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陆游从戎南郑八个月,过了一段令他毕生难忘的军旅生活,南郑成为诗人践行人生理想之地,为此诗人写了300余首诗歌、10首词来记录南郑那段令他魂牵梦绕的生活,这些作品成为研究陆游南郑生活宝贵的文献资科。词作虽然只有十首,但却在意象、思想、文化方面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何万涛 《快乐阅读》2011,(7):126-127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诗风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还饱含着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  相似文献   

19.
陈国女 《语文知识》2003,(10):47-48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诗人。他出生的第二年,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为金兵攻陷,徽宗、钦宗相继被虏,北宋王朝灭亡。他随父母在兵荒马乱中度过了童年。父亲陆宰是主张抗金的爱国士大夫,和主战派交往密切。他的爱国言行,给予幼年的陆游以深刻的影响。中年时期,陆游前后共九年参加军旅生活,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由于他坚决主张抗金,政治上  相似文献   

20.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南宋嘉定二年,陆游85岁,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此时,诗人的豪情经过了一生的激荡,频繁的喷发,痛苦的沉淀和可贵的净化,能为创作提供最深沉的思绪和最纯净的情感,而他“60年间万首诗”的艺术功力又能使这种思想感情得到最完美的表达。精美的诗质和精熟的诗艺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