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学会热爱生活,激发创作热情;学会细心地体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广泛阅读,触发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2.
写作需要灵感,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辅助引导,为学生创设更多灵感契机,自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观察力、分析力、归结力、想象力等,都属于学生习作灵感的重要来源,教师针对学生写作基础展开引导,让学生聚焦关注点,促使写作灵感自然生发,为学生习作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负担"过重、生活狭窄所致;另一方面,恐怕是教师忽视了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因此,学生自然会材料枯竭,无话可写了。所以我们应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需要一点灵感的。的确,只要灵感一来,学生写作就会思如泉涌、妙笔生花。然而灵感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许多的学生写不出文章时总会以一句“没有灵感”来搪塞教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呢?笔者认为,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灵感思维,就必须为灵感思维构建起一座厚实的思维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5.
书信作为应用文,在教学时,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内心表达的欲望和需要,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我不断的思考琢磨,这样一句话提醒了我"情是触发灵感的火花,爱是激起写作的动力。"不防用创设情景的方为枯燥的书信教学增添些趣味。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而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在自主观察中触发创作灵感;在活动体验中激活习作需求;在阅读交流中引发习作创新。  相似文献   

7.
灵感是人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最敏感的邂逅,是人们思维活动由量变到质变所产生出来的高度的创造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应精心创设情境,感悟诱发灵感;深入细致观察,探索获取灵感;善于汲取信息,整合触发灵感;转换视角剖析,脱俗寻觅灵感;打破常规思维,逆向创造灵感;心平气和思索,放松捕捉灵感。  相似文献   

8.
找到“触发点”,激发创作激情。要找到写作灵感的“触发点”,就必须从学生需要出发,使他们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学生很多时候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根据这种需要,因势利导地激发他们的激情,达到让他们想写的目的。   捕捉思维火花,培养创造能力。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阅读教学的长期积累,要想一朝一夕练就生花妙笔是不可能的。   在阅读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在阅读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形成独特的见解。注重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拓展课文内容,增强对课文的感悟,为写…  相似文献   

9.
学生可以这样学观察--作文合作学习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获得亲身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资料,可以为日后的作文提供大量的素材"①.在观察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世界万物,从而触发写作的冲动,捕捉到写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10.
白启云 《青海教育》2007,(11):28-29
写作文是需要灵感的,从事写作的人都渴望灵感的到来,瞬间迸发的灵感往往使苦思冥想的难题得到解决,写作时就会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灵感思维的培养。现就学生作文灵感的培养作如下浅谈。一、培养学生勤思善想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赵欣 《文教资料》2011,(17):57-58
文章认为,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写作需要在身边小事中寻找灵感;在仿写中提升学生的写作灵感,有意识地仿照范文谋篇、造句、技巧等特点写作;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的作文不致一味沉溺于个人得失的小天地里,让学生的作文大气起来。  相似文献   

12.
灵感思维与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感思维,就是作家作者因偶然机遇,感情受到触发,思路豁然贯通流畅,忽然文思泉涌。它是作家作者们长期生活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构思的结果。灵感产生的本源在于潜意识被触发。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它,以达到写作更高的创造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一、专题阅读:为写作而有意识地阅读广泛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启写作思路的有效手段,但是学生掌握书面语表达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有效的积累过程。"以读促写"是有效的,但在实际作文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触发了写作灵感,但无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或者虽然勉强表达出来了,但表达得不确切;或者思路紊乱,言不成文。由此,我们不妨再来探索一条"以写促读"的路子,做一些专题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14.
灵感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一种非常神奇美妙的精神现象?写作需要灵感。中学生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灵感”在这个创造过程中,能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极其活跃,创新意识极强,写作效率极高。那么,怎样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呢?  相似文献   

15.
一、捕捉课堂上的写作灵感 作文即“生活”。要想让作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就必须还作文以活生生的生活,回归作文以生活的自然本真。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课堂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殿堂、酝酿情感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敏感地捕捉课堂中的“兴奋点”,这些“兴奋点”就是学生写作的灵感。而转瞬即逝的写作灵感如何去把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灵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害怕,为了消除学生写作文时产生的恐惧,为了使学生乐于和愿意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就需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需要改革作文教学的模式;需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改变作文 的评价方式和批改模式;需要教给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就需要让学生从语文教材中获得写作的灵感;需要让学生学会 观察生活’获得写作的真实素材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7.
浅谈灵感     
灵感是写作的发酵剂。如何激发写作的灵感对中学生来说极其重要,语文老师只有深刻把拯了灵感的内涵。灵感的特征。才能着手激发学生产生写作的灵感,使学生的作文自然、流畅,发自肺腑。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综观当前学生写作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写作时常常一筹莫展,绞尽脑汁想半天,结果往往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写作思维没有被激活,思路枯涩,一旦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借助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写作时自然文思泉涌。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巧借"触点",激活写作源头,激发写作灵感,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善于写作。一、巧借照片,放飞思绪,触发曼感照片,看似普通,实则是生活的浓缩,是经历的见证,是情感的载体。一张照片,或记录了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基础学科语文课中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写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作文的创新教育就是要还学生一个真实的生活、学习、写作的空间,使他们从自身生活的体验和积累中,从真实的触发灵感的发表欲望中,通过写作尝试,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和积累作文的知识与技巧,形成写作能力。文章就是试图从这个视角,谈一谈对作文教学创设四"真"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锻炼写作能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学生英语写作思维灵感激活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围绕表达需要,突出合作探究与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在自我探索与积极修正完善时发现写作灵感策略,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英语运用思维,有效深化理解感知。从写作思维探索书面表达教学策略活化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技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