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文若 《新闻界》2012,(17):39-42
网络群体已成为现代人媒介生存中的重要形态之一,是网络受众在媒介使用中不断构建自我的身份认同的结果。以迷群为例,迷成员在网络虚拟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理想自我和群体肯定的统一、通过情感的投射和共鸣、通过区别性和差异化的表达主动寻求着自我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影响新闻中自我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新闻中的自我。是受众根据详实、可靠、客观性报道而作出的自我思考、判断,以及所形成的具有独立个性的观点.这是实现新闻自由的重要体现。本文将在影响新闻中受众寻求“自我”的外部制约、新闻的集中与垄断、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控制束缚受众自我观点的形成等方面开展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情感,心理学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情感反映。新闻中的情感表达,也就是把新闻事实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记者的情绪,有选择地通过文字和语言传导给受众,以影响受众的情绪,支配受众的行为,并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新闻中的情感表达得好,就可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标题是通过语言符号组织储存和传输信息,表达立场、情感和态度,改善传播效果,它体现传播价值,因而新闻标题本身就是独立的短新闻。随着读题时代的到来,标题成为影响受众接受媒体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5.
研究立足于"声景"理论,从空间与受众的感官到达出发,突破主流视觉性认知与思维框架,将广场中各类音乐形式作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认知和思考.以此为基础,理解作为音乐的声音对空间信息生产的介入,以及广场空间中受众对于声音的文化意义解读.结果发现,音乐作为声音信息,是文化意义表达的符号载体,并对广场空间信息生产作出了重要补充.研究认为,作为空间全貌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声音不仅是一种物质感知,还是建立于其基础之上所产生的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是值得关注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情感,心理学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情感反映。新闻中的情感表达,也就是把新闻事实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记的情绪,有选择地通过字和语言传导给受众,以影响受众的情绪,支配受众的行为,并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新闻中的情感表达得好,就可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新媒体的发展,音乐设计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而作为新媒体的载体,音乐把原有的媒体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间上,形式上是移植过程,理念上却是原创设计。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原创音乐以冰山模式推进形式传递中国陶瓷情感文化,为新时代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动态攫取传统陶瓷元素形成音乐,来总结出一个或多个音乐形成的模式,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具有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胡超 《传媒》2021,(14):81-83
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托于央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央视公益广告通过对符号的意义建构和情感表达,在勾起民族情感和价值观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中,受众对国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油然而生.2019年央视春晚以《美丽中国幸福年》《新春新声》和《过年》三个公益广告亮相,通过独特的年文化符号系统,用日常生活元素来进行文化承载和情感关联,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徐玮 《新闻爱好者》2008,(10):106-106
广播片头是指为表达某个广播频率或其栏目核心特征、长期使用的理念,通过制作软件的技术将各种声音元素(人声、音乐、音效等)综合运用,制作出的频率或栏目包装宣传。广播片头的立足点在于在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使受众对媒体产生认同、理解、记忆,并且引发价值观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接受美学为视角,通过对《国家宝藏》弹幕评论进行内容分析,讨论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的期待视野。研究结果显示,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的期待视野由文化期待、娱乐期待、身份期待、情感期待和社交期待等五种期待构成,其中文化期待、身份期待与情感期待尤能彰显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在期待视野上的特殊性。要保持自身的吸引力,文博类电视节目应与受众的期待视野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不仅要满足受众的娱乐期待与社交期待,更要通过引导文化期待、平衡身份期待、强化情感期待实现对受众期待视野的超越乃至校正。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和大众化需求环境下,网络自制剧显示出很强的年轻化文化特点,"狂欢化""情感文化""幽默文化"等文化元素,语言风格高度贴合青年人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情绪表达,剧目内容与现代青年受众的审美意识相符合。因此,满足受众心理是网络自制剧成功与热播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黎来屏 《新闻前哨》2022,(20):52-53
互联网时代情感传播作为个人间、群体间传递情感、信息的互动过程,在重塑传播主体和社会行动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受众作为参与情感传播的动力,通过网络虚拟聚合的方式进行互动,在互动仪式的过程中完成群体身份识别与互认,从而在建立群体身份认同的同时,实现对所处情境的文化认同,进而在社会互动中获得个人化成长,并完成自我的社会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3.
夏颖 《东南传播》2010,(12):64-66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对自我的认知是基于强烈的自我体验,这种自我体验建构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联系,也重塑了自我存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娱乐作为一种个体的情感状态,是以自我体验的方式实现自我认知。三十年来电视娱乐节目从演艺到生活游戏秀的演进过程,实际上是受众自我认知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时代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受众的自我认知也从"社会我"、"他人我"中的意义指涉,走向了"身体我"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化情境是受众获得和强化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档案文化情境中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CAPS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对哔哩哔哩网站《档案》节目弹幕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索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机理,并构建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建构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档案节目受众身份认同涉及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总体上遵循“档案文化情境—认知情感单元—行为反应”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林睿 《东南传播》2020,(8):97-100
文字冒险游戏具有有别于传统叙事文本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性",即玩家遵循游戏创作者在游戏内设定的规则,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反馈,在此过程中,游戏叙事得以进行。文字冒险游戏的互动性使其与玩家间建立起互动联系,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表达并接收游戏反馈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沉浸,同时,游戏创作者通过创建"半开放式"的故事架构,并由玩家进行自我填充,使玩家在受众与创作者的关系间被模糊,从而建立起文字冒险游戏的互动。研究学者认为,文创生产者对于作品的创作与研发都体现了"意义不确定性"等需要靠受众通过自我想象将其具体化的创作特征,这种形式是作品的形式与受众对作品的表达与接受更有接受性,而文字冒险游戏符合了这种全新的模式。文字冒险游戏这一特征,使其与电影、戏剧、文学等体验活动有所区别,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创作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6.
音乐无国界     
《北京档案》2009,(4):43-43
在西方的音乐传统中,对情感的表达一直被认为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和终极使命。可是在其他文化中,比如非洲,音乐的作用是在部落仪式中协调众人的行动,并不强调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17.
袁培博 《视听》2022,(4):121-123
国内职场剧在叙事情境中常以符号为线索,借由主题阐释、服饰着装、空间塑造与情感升华构建职业意象.在一个个不同职业的阐释中,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符号进行共情表达与职业建构,为职业的演绎搭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展演空间,使受众得以获取不同于自我职业的沉浸式体验.职场剧不仅要书写社会群体在不同职业领域的奋斗历程,而且要对情感有所展示...  相似文献   

18.
张恕 《东南传播》2010,(1):123-125
《中国路、大众心》是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视频品牌广告,广告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元素,表达了大众对中国文化的爱和理解。本文是对《中国路、大众心》电视广告的视觉表现和在受众心中产生联想的分析,通过视觉元素的文化内涵、情感意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的分析,大众品牌与受众认知图式、媒介框架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广告可以借鉴的创意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历史文化景点的竞争着眼点已不仅在于吸引游客,还在于通过媒介塑造价值,生产意义,凝聚认同,创造具有独特意涵的文化符号。"微故宫"公众号运用超视觉、"虚拟实在"、超文本等多种视觉表现方式,达到增强受众对事件的卷入感,引导受众观看、连接身体感受、激发情感沟通等传播目的,开创了新的视觉体验。这种策略不但没有损坏真实客观性,反而表达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身体层面、情感层面的真实,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直播中主持人的情感表达,是把新闻事实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记者的情绪,有选择地通过文字和语言传导给受众,以影响受众的情绪,支配受众的行为,并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