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的交流渠道和工具层出不穷,而微博就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扮演着重要地位,也为纸媒记者的采访路径进行了极大的突破。因此纸媒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路径,进而提高自身的采访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对微博对纸媒记者带来的影响及采访路径的拓宽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指的是记者为获得新闻信息而对客体进行的提问、观察、记录、思索和研究等活动,是新闻写作和报道的前提,属于一项比较特殊的调查研究。记者的采访工作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新闻的品质和真实性。本文结合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实际特点,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把握的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微博的特点出发,对微博环境下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新闻记者在新形势下所应关注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要求新闻记者应在端正微博效应下的采访工作的态度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微博在采访过程中的作用,并切实做到运用微博为采访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时代,对记者新闻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运用创新思维开展新闻采访工作。但目前一些记者还不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本文对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推动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创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于记者开设微博,虽然存在个人行为与职务行为、媒体利益与公共利益、言论自由与态度中立、有限社交与无限社交等方面的认识分歧,但不可否认,不论以个人身份还是职业身份,记者开设微博、关注微博已经成为常态。那么,发布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微博,有时甚至是把采访过程全程直播后,记者的稿件该如何与微博区别、让受众获取不同的新闻体验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处理好如下三层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工作,而提问在电视新闻采访方面更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策略性以及技巧性作用,因而可以说提问是记者的天职,一个好的记者必须是一个会提问的记者,但目前一些记者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本文重点从提问的角度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进行了探析,首先分析了提问在电视新闻采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就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记者提问提出一些技巧,希望能够对广大新闻记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采访的关键在于采访对象是否具有良好的情感状态。所以,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要善于利用情感引导,创设轻松、融洽的采访氛围,让采访对象积极配合记者的提问,以提高人物新闻采访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所开展的采访工作,对于更为深入、全面地挖掘新闻信息以及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闻媒体需要关注提升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本文论述了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重要性,并对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通过提升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推进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得以持续的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微博就像发动机,给每个记者加速度。采访、提炼、抽丝剥茧,用最快速度,与时间、与新闻争分夺秒地赛跑。我们的微博不求多多益善,但求个个精湛。我在国际部工作这几年,跑了不少国家。每到一个国家,常会顺便和驻外记者聊一聊,听听他们对人民日报发展变化的看法。所有人都提到了"新媒体",提到了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企业经营者工作的千头万绪,给记者采访带来了难度。有的记者一连跑企业好几趟,也难见到厂长、经理的面;有的记者提前预约,可到时候厂长、经理却因别的事改变日程;即使找到了厂长、经理能够坐下来谈情况,可在一个小时内他们不知要接多少次电话,安排多少件事情,中断采访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新闻记者必须适应新的情况,改变新闻采访的作  相似文献   

11.
采访工作是一门话语艺术,但是这种艺术在进行时通常会遇到开端困难的问题,如何为采访打造一个完美的开始,是每一个记者都极为关注的话题。而就采访政府部门的记者而言,其采访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采访工作之前,更是要努力为自己的采访构建一个适当的开端。本文主要从政府工作人员接受不同采访的心理及行为的角度出发,谈论了记者如何解决采访政府工作人员"开头难"问题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记者更好地开展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由于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动了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所以媒介融合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当前和将来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而传统型的媒体代表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观众的要求,面临着被淘汰和取代的危险境地。因此,为使其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下生存,就必须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要运用一种可行的策略和措施,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积极地对其进行创新,通过新媒体的媒介力量,学会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和一些新闻APP等新媒体工具,并且在采访前应该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沟通,从而提升采访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对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进行创新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对于广播记者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广播记者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艰巨使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充分掌握新闻采访技巧,善于利用新技术对采访形式予以创新,以便更好地胜任新闻采访工作,满足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本文将探讨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新闻采访的创新路径,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使之在新时代下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有记者出镜,出镜记者现场的表现和提问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节目的成败。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新闻现场要有判断能力;摆正自己与被采访者间的关系;能够引导和倾听、实现采访双方的互动;能够很好把握自身的情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使提问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高新闻采访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访和写作     
时刻准备着在本文的前两段里,我会谈到党报记者的政策学习和政治修养问题;记者的文化学习和科学知识的修养问题.有了这两方面的修养,再加上刻苦的正确的采访,我们就此较能够容易地担负起党报记者的任务了。从现在开始,我想进入有关采访工作方面问题的探讨.先谈采访的准备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不打无准备之仗".毛主席这个指示对采访工作也有构大的意义.有人也许会这样说:别的工作能够在事先进行准备,唯独记者工作是很难作准备工作的,因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台记者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传统的电视台记者开展采访工作都是根据安排,而在新时期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工作则有一定的随机性和自主性,只有充分调动电视台记者采访的兴趣,培养电视台记者采访的能力,才能提升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水平。在电视台记者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采访的基础就是采访动机,它决定了电视台记者采访活动的效果,影响电视台记者采访的质量,因此要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动机进行有效地激发,培养电视台记者相关的采访能力,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和进步。下文我们就对采访动机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分析电视台记者具备采访动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激发和培养电视台记者采访动机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7.
伴随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及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它也导致传统的纸质媒体发展受到巨大冲击。为了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得到可持续发展,纸质媒体开始深入改革,而关于记者采访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此次从报纸记者采访这一角度切入分析,在结合实际发展后,探讨了媒介融合下报纸记者采访特点、可能面临的困境等等,并详细阐述了提升报纸记者采访技巧的有效策略,望能够为现代报纸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有力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微博平台上的言论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怡 《新闻界》2012,(4):44-46
微博崛起的时代,传统媒体的雇员——记者——纷纷在微博上发声。这一真正的自媒体工具,动摇了传统媒体的根基,也是传统媒体最为宝贵的资产——专业媒体从业者的智力成果,微博平台的记者言论边界成为一个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微博带来的这一新变化,认为记者在微博平台上的言论边界涉及三个层面:身份、内容、影响力。在微博时代,传统媒体宜疏不宜堵,不可能也无必要占有记者的全部智力成果,要让记者对组织有高度认同感,让微博成为记者开展工作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9.
"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热点,传播平台、媒体属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加强互联网的微博管理问题也受到关注,我建议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互联网以及微博管理,开微博的人,最好实行实名制。"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李丹阳两会期间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微博实名制的问题在两会期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微博管理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采访是每一位记者必备的基本功。假如你的采访不成功,你的报道就不可能成功。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弗克兰曾说"采访是我们这一行的基本手段,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任何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一定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各样的采访技巧和手段,去获取工作需要的多方面素材。但是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却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同一个被采访对象,同一个新闻事实,不同的记者却获得不同的采访效果。有的记者用尽了采访的十八般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