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蕊  宋悦 《新闻爱好者》2011,(15):86-87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新闻媒体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更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而相较于传统新闻,一条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更加重要,网络新闻标题需要"诱惑性"。在制作标题时,网络新闻编辑要把握一个度字,处理好"诱惑性"中"诱"与"惑"的关系。网络新闻标题能否做到"诱人而不惑人,通俗而不低俗",不仅在于网络新闻编辑业务水平的高低,更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网络新闻标题同传统的新闻标题一样,是新闻的"眼睛"和"广告牌",它以简洁、灵动和具诱惑力的表现形式概括传递新闻的内容,引导读者阅读。同时,网络新闻标题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所有传统的新闻标题,原因在于网络新闻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标题的不断引导和提示。因此,制作好网络新闻标题对于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阅读兴奋点,争夺受众点击率,为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3.
"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网络新闻是以标题点击的方式进入阅读的,标题的吸引力决定着一条新闻的点击率。要想吸引阅读者的眼球,引导读者点击标题看到内容,就必须在网络的新闻标题上下功夫,这就需要记者和编辑充分发挥网络新闻标题的独特性。那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网络新闻标题有着怎样的独特性呢?一、网络新闻标题本身的独特性1.网络新闻标题受空间限制,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网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新闻行业的发展,使网络新闻在新闻传播方式、节目制作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提升了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拓展了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有效提升网络新闻的编辑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闻的兴起推动了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的深入,网络新闻编辑和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有何异同?本文从"重平衡""重观点""重全景"三个维度探讨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理念问题,阐述这些理念关照下网络新闻编辑的诸多工作细则。  相似文献   

6.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标题党"现象是网络媒介文化的"畸形儿"与"衍生物",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其对网络新闻传播的不良影响,促进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国新闻奖评选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网络媒体首次参评.这一代表主流新闻价值观的最高奖项将"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和"网络新闻名专栏"增列其中,说明网络新闻传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顾晓莉 《今传媒》2011,(12):46-47
微博作为媒介民众化转向的代表,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媒介当中来。作为网络新闻评论的一股"微"力量,它不仅拓展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来源渠道、增强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性,还扩大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但是,对微博评论来源真实性的质疑与隐藏在当中的非理性情绪,又给网络新闻评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本文就微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如今的网络"快餐文化"中,标题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新媒体时代,人们已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一些人甚至通过看标题来了解新闻事件。同时网络新闻标题都是以超链接的方式与正文链接,读者要想知道具体情况就得点开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网络新闻标题是新闻发挥作用的起点。然而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量致使网络标题出现种种问题,本文就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角色,然后分析当前地方政府网络新闻通过"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以及"二级传播"等理论对网络舆论实现了正确的引导,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提升地方政府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价值观就是关于新闻的那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网络新闻价值观就是办网络媒体要向受众传播什么新闻以及如何传播新闻.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而言,新闻价值观意味着"什么是新闻、什么是重要的新闻以及对重要的新闻如何处理"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资讯     
《青年记者》2012,(21):23+28+33+35+38+56+59+67+72+75+84
德国人对传统媒体最忠诚看网络新闻的人已经超过报刊了吗?至少在德国,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德国"媒体"网站7月11日报道,YouGov调研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英丹法4国平均有八成的民众每周至少看一次网络新闻;而德国人对传统的新闻媒体最忠诚,89%的德国受调查者表示每天都要读新闻。  相似文献   

13.
王建军 《今传媒》2011,(11):76-77
《打舆晒网》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重磅推出中国首档"脱口秀网络新闻"栏目,节目编排上采取电视评论与网络新闻的双重表现手法,用电视载体解读网络新闻事件和国内外新闻,以崭新的视角和理念体现尖锐的评介和网络原创的搞怪稀奇。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媒体来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的普及,一方面带来了分流受众的考验,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充斥着大量未经证实的信息,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如何"慧眼识珠",如何防止被虚假信息忽悠?笔者认为,在新闻实践中,网络新闻线索除了要满足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外,还需要从真实性、道德原则、法律原则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新闻线索进行甄别和考量,开采好网络新闻线索"金矿".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了挑战,"把关人"缺失现象严重并引发严重后果。本文首先对"把关人"理论进行回顾并分析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新内涵,进而着重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中由于"把关人"缺失而导致的一系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缺失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与原因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主要有以下几种:1.信息内容的失真。在"争夺眼球"的竞争中,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片面追求商业利益,提高访问量,制造轰动效应,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上网,误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新闻反转现象频发使得公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与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诚然,当网络新闻反转成为一种常态时,确实会造成诸多隐患,但"危机"总是蕴含着"危"与"机"正反两个层面的含义。网络新闻反转并不必然象征着新闻真实的崩塌,相反反转的过程恰是一种对新闻真实的多元参与式追求。换言之,网络新闻反转作为一种新闻真实的动态呈现形式,在新闻事业发展的长河中,并不是片段式的停滞或倒退,相反是一种全貌式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互联网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揭开了新闻传播史上网络新闻的新篇章。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发展迅速,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2007  相似文献   

19.
杨依溪 《今传媒》2015,(1):64-65
本文将以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中的表现为具体分析对象,通过典型现象的研究来探讨网络新闻背后所体现出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时代特点,这些时代特点具体的有网络新闻的快速性、渠道性、多元化、互动性等几个方面。在分析特点的基础上,找出其对整个社会起到的意义与价值,笔者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网络新闻的正面意义和客观存在的负面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网络环境下,受众"视读心理"的分析,指出网络新闻编辑应当进行的形式定位原则与做法,并进一步的探索出面对受众多元化需求的客观现实下,网络新闻编辑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试图为提高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