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挑选好照片的原则:“你要让我吃惊” 曾:中国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摄影记者,少有图片编辑。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变,一些重视摄影报道的报纸开始高薪聘请图片编辑,还有些新兴的报刊聘请专职的图片编辑,使用摄影自由撰稿人。中国新闻摄影界目前也十分关注图片编辑的工作方式。《解放报》的图片编辑是怎样工作的?一张照片从选择到最终印刷,大致流程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2.
当今,图片编辑工作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编发图片、修改照片说明,而是在图片产出之前采集线索、策划报道,在图片产出之中参与采写,并在图片产出之后包装报道编辑版面。图片编辑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提升新闻图片的生产力与影响力,挖掘新闻图片的价值与内涵。目前,《南方日报》的摄影专题采访基本上形成了这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照片来配合文字报道,起关键作用的通常是图片编辑。报纸图片编辑对照片的选择,要比文字编辑对文字的修改更加重要。读者对文字报道中描写的事件往往会产生目睹形象的欲望。尽管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照片具有增加读者的力量,增强传播效果的力量和影响读者认识的力量。但是在报纸编辑往往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对照片的剪裁、复制质量或新闻价值,不是象对文字稿那样进行认真的研究。每当版面受到限制时,照片通常首先被删去,而当版面有余时,又是首先扩编文字稿而不是扩编照片。这种对新闻摄影缺乏认识的偏见应该得到纠正。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中西部的《电讯先驱报》、《每日缩影》等四家报纸的读者,发现《电讯先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企业报第四届好新闻评比中,《江苏太耐报》参选的新闻照片《夫妻双双把血献》荣获一等奖。这是近年来我报重视新闻图片运用的一大收获。我们的做法主要有四方面。——提高思想认识。以前,我们采编人员对新闻图片的认识还是“初级阶段”,以为照片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活跃版面,编排时能做到“图文并茂”就可以了。后来学习了一些新闻业务,我们逐渐认识到,与文字报道一样.新闻图片也是新闻形式之一;新闻照片纪实性强、历  相似文献   

5.
新闻图片是报纸版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通过照片画面的可视形象,传递新闻信息。其典型特征是简洁、率直,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版面编辑如何运用好图片  相似文献   

6.
在我担任报社摄影记和图片编辑的13年中,通过不断地向《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及各军区、军兵种报学习、求教,既使自己的摄影水平和编辑能力有了提高,也使自己分管的《火箭兵报》摄影工作有了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摄影专题报道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得到了上级领导和读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战地掠影     
《新闻摄影实践百例》编辑同志叫我写一篇有关摄影的文章。本来我是个摄影爱好者,没有专门研究和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现仅从过去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照片中选出两张,谈点自己粗浅的感受。 1941年底我们部队在苏北打顽固派韩德勤时,缴获了一台德国蔡斯拍16张的相机。从那时起,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5,(Z1)
《社会大视角》的个性《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以图片新闻为主,配以文字报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是照片幅度大,引人注目。对于重要的事实典型新闻,编辑不吝惜版面,以大幅面刊载,以收先声夺人之效。有时一张照片几乎占去四分之一版面,再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企业报已发展到上千家,然而,翻开一张张报纸,版面多是标题小,图片少;有的一个版上只有一两张小照片,甚至一张照片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编辑思想保守,摄影人员力量不足等原因外,落后的铅印致使图片模糊不清,编辑不愿多发,也是原因之一。现在大多数企业报还没有摆脱铅字拼版。还有的用铅字拼版、晒版加胶印,只有一些大企业报开始使用电脑激光照排加胶印的新技术。企业报也要改变这种“板面孔”,从眼前来说可以采用一些应急措施,如提高照片质量,改进制版工艺,配用插图等。但根本的是尽早采用新技术,求变创新。北京铁道报是一张四开四版、周三刊的企业报,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铁道》报创刊于1949年5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报名,至今已有56年多的历史,是我国60多种全国性行业报中惟一一份双面彩印的日报。近年来,《人民铁道》报倍加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功能,采取了多项措施强化图片质量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全国新闻摄影年赛二、三等奖,全国报纸版面一等奖,全国人大好新闻二等奖,全国政协好新闻三等奖,中国产业报、全国专业报优秀作品新闻摄影金奖和总编辑慧眼奖等50余个奖项,其中青藏铁路和京九铁路建设的新闻图片还被国家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以见证性为特长的新闻摄影,一直受到各家报刊程度不一的重视。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摄影的改革与发展,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的摄影报道显然存在着不足与缺陷。思考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究竟什么样的新闻照片是“好照片”应该说,这是一个令包括总编、版面编辑、图片编辑、摄影记  相似文献   

12.
一、特点概述 在国外,无论是传统报纸还是近年来创刊的报纸,都是在版面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中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比如英国的报纸,一种称为“质量报”的版面比较严谨,诸如《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另一种被称为“小报”的版面,内容和形式追求刺激,照片比较大,有的消息不太可靠,如《太阳报》、《镜报》等;还有一种消遣性报纸,文章篇幅短小,照片较大,读者一般用来消磨乘地铁时的空闲时间。这三种报纸,“质量报”版面大多比较传统,版面变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标题、基本栏、字体号及图片的安排等方面,如  相似文献   

13.
《新疆日报》1985年举办的《美好的瞬间》和今年正在举办的《“七五”第一春新闻摄影大奖赛》,对增强报纸的宣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引起各族读者的关注。今年初,在总结《美好的瞬间》摄影比赛的会上,新华社新疆分社的一位摄影行家说:“在报纸上采用新闻摄影比赛形式和不惜篇幅的版面处理,恢复了图片新闻在报纸上的新闻地位,发挥了图片在报纸上应有的独立新闻作用,激励了摄影界的创作热情。”他的话对报纸编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扪心自问:图片新闻在报纸编辑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怎样?从我及周围同志来说,和那位摄影行家的认识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4.
1997年3月26日的《人民摄影》报第五版,以1/3的版面,刊登了我拍摄的摄影报道——《妈妈和我们欢度除夕》(一组五张),反映了青岛市大麦岛村的妇女郭素爱,为22名弱智儿童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的感人事迹.然而谁能想到,这组登上摄影专业报的摄影报道,竟是用一架普通的傻瓜相机拍摄到的.  相似文献   

15.
周静 《新闻爱好者》2008,(12):167-167
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呢?美国著名图片编辑、《棕榈海滩报》副总编马克·艾德尔森(Mark Edi son)认为:“好的照片能穿透事物的表面现象,把读者带到所报道事件的背后,能在情感上更深地打动读者,让读者在对照片有更强烈感应的同时,又接受了丰富的信息,能让读者感到也在现场,而不仅仅是在看照片,或者是通过照片观察事物。”可惜的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一些画面结构散乱、呆板、司空见惯等的摄影图片。新闻图片“视觉语言化”难点重重。  相似文献   

16.
看了《中国摄影报》3月5日一版头条醒目标题《首都一些报刊图片告急》后,感触颇多。它一方面说明,图片,特别是好的新闻图片越来越受到报刊老总及编辑们的青睐,把它视为报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摄影报道满足不了报刊的实际需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对此,我们有关部门的领导及摄影工作者应该从中思考点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告急”现象《中国青年报》是全国颇有影响的大报,据说,在今年扩版以前,每天由该报摄影部提供2至5幅照片供各版使用。扩版后每天所需照片增至14幅左右,而现在每天收到的正常图片来稿尚不足14幅,而且多  相似文献   

17.
时下,在多种杂志的封面上,常常刊登大美人像,报纸上特别是副刊类的版面上也是女明星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似乎只有这样的报刊才能进入市场。 一些报纸的编辑过分强调新闻摄影的美感,而把照片作为美化版面、活跃版面的手段,要求摄影记者多提供“赏心悦目”的照片,拍摄时人物要漂亮,构图要完整,线条要优美,影调要丰富,导致一些报刊的新闻摄影报道走进了唯美的误区。有些内容平平但构图漂亮、有视觉美感的新闻图片往往会得到报刊编辑的青睐,而一些尽管新闻性强、立意深刻的图片,由于形式美感略嫌不足,常被编辑“枪毙”。报刊编辑自…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报业的“老大”,有不少名牌和权威栏目。但是说到对新闻图片的运用,前些年实在很难让人叫好,摄影圈内关注《人民日报》新闻图片的人也不太多。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不小的改进。最近,随手翻阅了今年的部分《人民日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几乎每天报纸上都有比较吸引人的新闻图片,使人感到《人民日报》新闻图片的运用渐入佳境。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长期以来报纸编辑“重文字,轻图片”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报纸只把新闻摄影作为美化版面、活跃版面的一种手段。有的同志曾说过,“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在党报做起来有难度,…  相似文献   

19.
一本供图片编辑、版面编辑参阅的《图片编辑手册》,近日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统论述了为什么需要图片编辑,图片编辑的职责是什么,图片编辑的工作内容怎样,图片编辑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哪些图片资源可以为图片编辑服务,图片编辑工作中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等。此外,这本书在国内首次向摄影从业人员提供了几十家国内外图片供应商的联系方法,并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该书由新华社资深图片编辑曾璜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摄影教师任悦共同编著,书的资料主要来自作者工作经验、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访谈交流和10多年来所收集的国外资料。…  相似文献   

20.
缘起山东画报出版社刚一成立,即倾其人力与物力出版了《图片中国百年史》。这是一部以照片为主,配以简洁的文字,反映1894-1994年中国历史的大型画册。我作为责任编辑之一,参与了《图片中国百年史》的编辑工作。在编这部画册的过程中,我们征集和接触到大量的历史照片。当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历史照片计有5000多幅,而实际选用到书里的只有2700多幅,一些摄影语言很丰富、很有意味的照片,或因离历史主线较远,或因牵扯到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未能选用。怎样将这些历史照片利用起来,成了一段时间里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其实,我们所想的不光是怎样利用起这些老照片,更重要的,还想把在编《图片中国百年史》中间形成的对老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