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校升 《新闻界》2000,(2):40-41
在现代化传播媒介中 ,广播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时空、范围可控 ,收听方便灵活 ,易于双向交流、感染力强、群众性广泛等特点 ;在传媒竞争中 ,广播具有的喉舌功能、引导功能、传播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娱乐功能、广告功能、服务功能等是其他传媒不可替代的。广播事业的社会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广播多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具有美好的前景。然而 ,广播的现状和处境却令人担忧 ,形势十分严峻。在区(市)县 ,地方报纸如雨后春笋 ;有线电视倍受青睐 ,出现了“电视热” ,广播在“夹缝”中过日子。由于资金匮乏 ,基础设施薄弱 ,设…  相似文献   

2.
时下,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日新月异,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广播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在经历了一段坎坷而刚刚复苏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广播界的一道新课题。广播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广播是一种“只闻其声,不见人和物”的媒体。这使广播在受众中有一种神秘感,但在感性上、直观上、加深受众记忆上,又成为广播的软肋。为了避广播之短,广播人提出了“看得见的广播”的概念,就是要使广播既能“耳闻”,也能“目睹”。为此,广播人进行了不断认识、大量探索和努力实践,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主流媒体中反映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广播电台来讲,怎样才能在新时期社会改革的媒体大战中做大、做强、做好、做精呢?笔者认为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同步,把广播推向市场,融人到市场经济的大熔炉中.才能让受众更充分地了解广播,认同广播。只有让听众贴近广播、直接参与广播,走听众选择节目、听众参与策划节目办广播的  相似文献   

4.
赵雷松 《河北广播》2005,(6):101-101
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并立,而且激烈竞争的今天,广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使广播立于不败之地,在新闻报道中就必须发挥广播的特色以生动、真切的音响夺人。那么怎样才能采制出一好的录音报道呢?笔也想谈点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缪缤 《视听界》2002,(1):49-49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广播在开发、深化和拓展为听众服务的功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现场直播这一广播形式,在广播宣传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1994年开始,常熟电台在文艺生活类专题节目时间内,开辟了与大型商场联办的周末现场直播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技术发展迅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广播技术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升,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本文通过从广播技术的节目录制和播出的发展、广播传输技术的发展、网络广播技术的发展、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的发展,理清了中国广播技术从弱到强的演变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自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我国内地建立第一家广播网站以后,至今已有31个省级电台建起了自己的广播同站,它标志着中国的网络广播开辟了新纪元。然而,这从多的网站的现状怎样、前景如何?它们与传统的广播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广播受众的关注,也受到了广播业内人士的重视。本对全国内地广播网站的“三种形式”“九个方面的特点”以及“四个方面的宏观趋势”作了认真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这对于正在致力办好广播网站的网行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广播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广播频率资源服务将出现系列化、对象化、专业化、有偿化的新格局,广播媒介将实现经营产业化和体制集团化的格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此种背景下谈论广播的经营问题也成为广播人最为热衷的话题之一。本文将着重谈一谈新时期广播的营销手段问题。  相似文献   

9.
陕西广播业的潮落潮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 ,中国广播业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巅峰状态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陕西的省级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几个地市电台也都无一例外。广播业衰退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当时迅速崛起的电视业的挤压与冲击 ,另一方面是广播业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听众的要求。内外交困的局面迫使广播业产生了一股变革图强的思潮。八十年代末 ,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掀起了中国广播业的第一次改革浪潮。在此背景下 ,1 992年至 1 993年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文艺台、科技教育台、宝鸡经济广播电台等省、市电台应时而生 ,相继开播 ,这些…  相似文献   

10.
陈建英 《东南传播》2013,(8):145-146
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是当前各电台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莆田电台广播数字化的系统组成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应用,并结合新的传播形态如网络广播、手机广播,对数字音频播出系统的建设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受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影响,60年来,厦门广播从传播使命到传媒形态、从节目形态到听众的接收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广播的功能更丰富、广播的普及面更广、广播听众的体验方式更灵活、广播收听方式更多样。  相似文献   

12.
《记者摇篮》2006,(10):F0004-F0004
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伴随共和国的脚步,辽阳广播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在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生日这一天,辽阳广播的电波响彻天空。历经50年的辽阳广播,经过几代广播人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辽阳人民广播电台已经拥有新闻综合、交通文艺、评书戏曲、音乐广播四套节目,具中巾波、调频、网络多重覆盖功能。以史为鉴,以史为荣。50年来辽阳广播人写下了骄人的业绩。辽阳广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辽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辽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获得辽宁省广播新闻“十佳栏目”、《市民热线》获得辽宁…  相似文献   

13.
陈永泽  吴克 《视听界》2004,(4):63-64,25
网络广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利用网络扩大传播新领域?本文阐述了县级广播电台发挥自身人才、技术、资源优势,通过网上发布信息、音频点播、实时收听、在线交流等手段,为听众提供即时、互动、形象的信息服务,获得社会、经济双效益的广播网络化发展的可行性。还提出多采制录音报道、现场直播、改全民服务为群体服务及发展街头广播、社区广播、集市广播、商场广播,扩大有效覆盖率等挑战传统广播、重振广播雄风的新理念、新思路,为夹缝中生存的县级广播提供了前瞻的、可操作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4.
查正军 《视听界》2004,(5):77-77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些乡镇和单位对电视记者情有独钟,而对广播记者爱搭不理,导致不少广播记者不愿单独外出采访,或是跟在电视记者后面跑点“现成新闻”。笔者在从事广播记者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坚持“四个结合”,县级广播采访同样会受到被采访单位的重视。一是与报刊投稿相结合。针对广播新闻写作与报刊,尤其是报纸有很多相同之处的特点,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尽量站在全国、全省、全市的高度多挖本地的独家新闻。在按照广播要求写好广播稿的同时,只要有价值的,能投稿报纸的,就把广播稿按报纸要求改成报纸新闻。比如,1999年10月,我去县海涂公司  相似文献   

15.
徐蓉 《新闻前哨》2005,(9):100-101
作为广播广告行业来说,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强化广播广告的规范化经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广播广告经营现状广播电台的经营,包括广告经营、节目经营、产业经营和多种经营,广告经营是广播经营的重中之重。许多电台90%以上的经营创收来自于广告。广播广告的经营,主要是出售广告时间,让广告客户来购买。从目前广播广告结构来看不太合理,医疗广告,热线咨询占到整个广告时段的70-80%,有的台甚至占到90%以上,由于广告业是一门新兴的产业,我国在广告监督管理上还存  相似文献   

16.
现今,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广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一度处于低迷状态。但是,我们不能对广播的发展前途一口否定,广播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听众群,使广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广播传播模式,革新旧的传播观念,以新的面貌向广大听众传播,相信广播一定会重振旗鼓,促成再一次的繁荣。一、走产业化道路,实行专业台战略走产业化道路。以前,中国没有“传媒产业”一说,中国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等都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单位,主要担任“喉舌”功能。1993年湖南广播电视厅提出了“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17.
一、中原广播协作网的建设历程和协作成果 中原广播协作网是在中原13城市市长联谊会和中原经济协作基础上谋划建设的。2006年初,由邯郸人民广播电台发起,逐一征得中原经济区其它12城市广播电台的同意,并于当年5月在邯郸市召开中原广播协作座谈会,13城市的广播电台台长或主管局领导出席。与会人员畅谈中原地区城市间广播协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成立中原广播协作网达成共识。时年9月1日在邯郸市召开中原广播协作网成立暨第一次年会,通过“中原广播协作网章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I0003-I0004
经济广播 1992年10月28日.广西经济台首播,呼号“山水甲天下.音韵传万家.广西经济广播电台SW5010。这是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广播改革.走系列台道路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现有气象信息传播媒介中最具时效性和稳定性的媒介,几年来,河南省气象台与河南广播电台、郑州广播电台强强联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郑州地区广播气象信息传播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广播媒介在提高气象信息传播覆盖率和时效性方面所起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数字音频工作站在广播电台中广泛应用,并在效益上效果显著,数字音频工作站在广播电台中的应用,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广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对我国广播数字音频工作站基本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就其应用及发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