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六乙在人艺呆了11年,独立导演的戏还只完成了3部。2000年他导演的《原野》,因过于大胆,离人艺的传统戏剧观念比较远,引起了很多争议,从此人艺就没有再启用他。去年李六乙一度想辞职去国家话剧院,人艺加以挽留,最后请欧阳山尊出而劝说,并请他今年导演新戏《北京人》,这才暂时留住了李六乙。  相似文献   

2.
首轮演出一个月之内票房(包括预售)超过800万元,这在人艺演出历史上没有过。国庆献礼大戏《窝头会馆》集编剧刘恒、导演林兆华及人艺最中坚演员、舞美、灯光打造而成。举全团之力倾心而为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新领导张和平和人艺人“复兴”人艺的决心和野心。毋庸置疑,《窝头会馆》完成了票房的初步胜利,也给30年来新戏乏力的人艺注入了令人亢奋的新血,  相似文献   

3.
那是1961年的4月间,人艺正在上演田汉和欧阳予倩早年写的《名优之死》、《潘金莲》。一天,我们的老朋友、老观众、老领导周总理来看戏。 这天后台的气氛既紧张又热烈,不但大家的精神格外集中,演出也进行得格外顺畅;而且演出结束以后谁也不肯走,都想见见周总理,握握手,合个影,再听听他的宝贵意见。多年来,这已经形成了“惯例”,每逢周总理来看戏总要在最后到后台来看望大  相似文献   

4.
昨晚看了人艺小剧场的《切·格瓦拉》。我应该有充分理由不看这戏。除了我在这里发表过的看法,还有网上读者在此发表的观剧感想。足以让人判断猜想这戏的成色了?在我,还有一个小原因:这个剧组的制作人大段地偷用我的文章,私自挪入造势长稿,以他们的口气发表在报上的时候,竟然懒得变一变主语,用我揉人家集体话语,楞就这么生生地贴在一起。假如,死去的格瓦拉,在剁去双手之后,继续任人宰割。我,至少该保持一点生之孤傲?我去看了戏。我本是去人艺大剧场看《风月无边》。(李渔。戏班子。女戏子。当是表达  相似文献   

5.
省人艺李荣昌、刘远在枣园演出喜剧小品《百分之二百》。参观王家坪革命历史纪念馆。老文艺工作者黑振东对冯健雪说,希望常回故乡来,唱出更多更好的陕北民歌。  相似文献   

6.
一部22年前上演过的经典老戏复排,主演也是当年的“老角”,原本并不让人有太多期待的“正剧”,却因观众反应强烈,原定为期10天的演出再加演两周。而这样的欣喜在北京人艺已久违了。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北京人艺迎来建院40周年院庆,人艺经典名剧《茶馆》的演出将庆典活动推向高潮。当于是之、英若诚、童超、朱琳、蓝大野等一大批老艺术家在热烈的掌声中一次次谢幕,向观众做舞台生涯的告别时,一阵阵忧虑的情丝不禁涌向许多人的心头:由于年龄的原因,几十位艺术家退出人艺舞台后,人艺还会再现辉煌吗? 在那近乎悲壮的大幕落下10年以后,北京人艺迎来建院5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装饰一新的首都剧  相似文献   

8.
本书讲述了"老人艺"的风风雨雨。作者因她的母亲张定华的缘由,儿时生活在人艺宿合——史家胡同56号人艺大院。他们分别以细密的笔触,回忆了儿时的快乐时光,记述了人艺众多的演员、导演和人艺大院的孩子们,以及那些精彩纷呈的话剧的台前幕后。  相似文献   

9.
演出     
中日联手打造《哈姆雷特》 作为今年大型系列活动《永远的莎士比亚》的重点参演剧目,由北京人艺和日本四季剧团联合打造.浅利庆太执导。人艺当家小生王斑领衔主演的版本《哈姆雷特》将在国庆首先亮相首都剧场.为广大观众呈现一个别样“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0.
10月22日,林兆华导演的复排戏剧《哈姆雷特1990》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5场之后将展开它在全国的巡演。《哈姆雷特1990》,这个听起来有些奇图均剧名暗示着对一个时代的追忆。台上这位身着宽衫、身形显老却依旧灵活的“王子”(濮存昕饰演)与18年前在北京电影学院黑匣子里上演该剧时摸爬滚打的竟是同一人,仅凭这点,  相似文献   

11.
<正>五、花鼓戏的发展和进路旧戏每有角色出场必先由他说明自己姓甚名谁,家住那里,这交代在旧戏里叫"报家门"。花鼓戏的角色有的并无姓名藉贯,如《五更劝夫》的生旦,《送表妹》的表兄表妹,这类角色出场自没有家门可报。有的角色没有藉贯,如《讨学钱》的张糊涂,《复情》的李四,《王三卖肉》的张屠夫,他们出场便只报姓名。为什么花鼓戏对"家门"不交代清楚?因为它所扮唱的是乡村实事或实事性的传言,反正看众会知道或假定戏里角色本是本地的赵钱孙李,或并姓名不通也会知道,假定他们是本地的阿哥阿姐,所以花鼓戏对这点并不重视。但有时戏里的角色也能够原原本本报出他的"家门",如从《过江》的李三娘和《刘海戏蟾》的刘海两段唱里,知道李三娘是衡州(衡阳)桃源洞汤太保的女儿,嫁给黄泥坳李家,刘海是常德武陵县(常德)丝瓜井刘千总的儿子。  相似文献   

12.
我从小喜欢京剧.也许是受戏迷父亲的影响。我们爷俩都爱听马连良先生的戏.用现在时髦的词说,就是个“良粉”、“马迷”。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看戏,只要有马连良先生的戏。他都带我去看。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在西单的老长安戏院.看的是马连良的《借东风》,马先生饰孔明,还有肖长华、叶盛兰等名角,可以说是大腕云集、星光灿烂。当天下着很大的雨.父亲带我坐的人力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2,(21):73+72
1952年6月12日夜,东城区史家胡同56号院内,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代表北京市政府宣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60年后,蓝天野、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梁冠华、何冰等一众话剧表演艺术家共同为人艺庆生。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话剧这种艺术形式与"人艺"二字天然捆绑共生。六十年,人艺缔造出众多话剧艺术的经典,无论是《茶馆》这样的传世名作,还是创建日后以"先锋"  相似文献   

14.
二十军文工团是人民解放军里唯一荣获集体大功的文艺团体。1949年5月文工团随军进驻上海,接受了一个光荣任务——复排《白毛女》。  相似文献   

15.
陈静波 《云南档案》2016,(10):11-11
近日,从第二十四届中国两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会传来喜讯,由云南省档案局编著,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云南老戏台》一书荣获本届优秀科技图书奖。  相似文献   

16.
于斌  周文 《新闻与写作》2006,(11):18-19
在漫画界,常铁钧被誉为善于创新的漫画家。他是一名知识面宽、生活面广的杂家.潜心利用自己掌握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民俗底蕴,创作出大量的政治漫画和生活漫画。他在漫画创作中注重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树立起新品牌——《老戏新画》。其中《孟姜女哭长城》、《三娘教子》、《皇帝的新装》、《贵妃醉酒》一组漫画,于1993年荣获全国漫画展最高奖——“中国漫画金猴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伊始人艺小剧场依然继续了近几年“情”戏为主题的现代婚恋题材,只是更加贫乏,更加让人失望。更多人希望,濮存昕的“炮轰”,不是只激起舆论界的波澜,更应该因此震醒整个戏剧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今年大型系列活动《永远的莎士比亚》的重点参演剧目,由北京人艺和日本四季剧团联合打造,浅利庆太执导。人艺当家小生王斑领衔主演的版本《哈姆雷特》将在国庆首先亮相首都剧场,为广大观众呈现一个别样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北京人艺把老舍名剧《龙须沟》再次搬上舞台,成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作为老戏新编的话剧《龙须沟》为适应现代人的欣赏需求,大刀阔斧修改了剧本。导演顾威表示,新版《龙须沟》将删减口号化、概念性的东西,从现代人的视角解读人物,比如新版最后为单弦艺人程  相似文献   

20.
人艺2008年原创开年大戏《莲花》将于春节期间亮相,该剧是编剧邹静之继《我爱桃花》后再度与北京人艺合作,导演还是任鸣和徐昂。邹静之用京味语言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一对古玩夫妇的悲喜人生。该剧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