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育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教育者本身的挑战,因为教师同样需要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点:①更新教学观念;②改进教学方法;③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④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教育,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教师本身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最终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本人从启发求异思维、创设创新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引入竞争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玮 《科教文汇》2007,(2X):129-129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本人从启发求异思维、创设创新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引入竞争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国际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教育要创新,民族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离不开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人,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将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越来越受到全球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8.
谭滔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45-24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是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的高技能、高学识的人才基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王洋 《科教文汇》2010,(21):41-4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仪器分析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与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华 《科教文汇》2007,(9S):145-145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现代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多样化的特点。建立了以"学"为主,重视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氛围。使我们教师在思想上、教学上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接受新技术新观念,形成共学共进的学习环境,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与拔尖的体育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人潜能的需要,是体育教学融入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那么,在体育教学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教师去总结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制胜法宝是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目前的教育系统是属于"遗传"性的,把知识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与创新教育相距甚远。那么,如何从遗传型教育向创新型转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众所周知,在新的世纪里,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将是新世纪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4.
章微 《科教文汇》2009,(14):99-99
为了更好地发展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因为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为我国新世纪人才战略的关键。而创新精神需要问题意识,为此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精心设问,无疑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军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2):142-143
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强智能、高素质、个性化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便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引发的教育观与人才观的重大转变,促使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播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习如何创新知识;要求有科学的态度,还要有创新和怀疑精神;要求有事业心、进取心、竞…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因而,教育领域开展了各种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根据学科的实际,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有效地采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首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因此,国家推出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倡导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具有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等特点,采取多种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探究问题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展等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正现在历史教学,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初中历史教科书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首要任务。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式,现是教师逐渐淡出,由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进而替代老师。因此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教育重任。因此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以供大家斧正。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课堂上,根据本班学生不同的特点,利用互补的原则组合成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