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天赐 《今传媒》2016,(1):93-9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以《广州日报》历届亚运会报道为内容分析文本,从中国新闻的改革发展视角来探寻其引导的嬗变路径.结果显示:《广州日报 》 亚运会报道导向沿着"锦标体育"——"生活体育"的路径发展,与中国新闻改革的路径和体育发展的轨迹相符,折射出中国体育和中国新闻业改革发展的节奏和变迁,并对《广州日报》日后的亚运会新闻报道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州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以及佛山、东莞、汕尾)举行,其后将举行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12月12日-12月19日).广州亚运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洲际综合性体育盛会. 如果说,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强力崛起的"实力中国"的话,那么广州亚运会应该是向世界展示一个友善、和谐、和平的"魅力中国".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外交形势和国际舆论态势下,在西强我弱的国际媒体竞争格局下,搞好本届亚运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3.
广州亚运会把围棋纳入比赛项目,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由于"规则"没有定好,这项古老的智力游戏很难成为亚运会一种传统赛事而保留下来,因为就是缺乏游戏规则. 在这次混双比赛中,韩国一对选手甚至用业余网络棋手赖皮的手段"填子法"企图钻大赛规则的空子,实在是让这项古老的智力游戏蒙羞.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我和亚运会真的有缘,第一次采访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就是从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开始,此后每一届亚运会我都到一线采访(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作为组委会新闻部工作人员参加报道)。我见证了中国体育日益强盛、夺得亚运会金牌总数“六连冠”的光荣历史,也经历了中国体育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刚刚过去的釜山亚运会上,活跃着我国100多家新闻媒体派出的500多名记者,这与1982年时仅有十几家单位的几十名记者前去采访不可同日而语。从釜山亚运会报道也反映出我国体育新闻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我国媒体的北京奥运报道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留下不少问题,这为我国媒体报道2010年广州亚运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广州亚运会报道应该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6.
境外媒体广州亚运会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日本、韩国主要媒体和境外英语媒体关于广州亚运会非体育赛事报道的分析中发现,国际舆论对这一盛会的报道与解读,与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情况有所不同.广州亚运会更多地吸引着亚洲媒体;国际舆论对广州亚运会、广州城市形象颇具好感,广州开放开明、包容大度、低调务实的品质得到多数媒体的认同;负面报道中,正常批评与偏见成见兼之;意义解读里积极评价与牵强附会并存.总体来看,通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以及中国中心城市的活力,正逐渐为外媒所认同.  相似文献   

7.
《江海晚报》创办18年来,一直将体育报道作为支柱之一,在包括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在内的体育报道中,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为双翼,实施本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三大报道策略,努力耕耘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体育新闻,为晚报整体竞争力增色,受到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8.
张山 《档案天地》2011,(3):6-10
广州亚运会上的一杆"老枪" 20年前,我第一次走上亚运会的赛场,那时,我与队友们一起成为了北京亚运会女子双向飞碟的团体冠军,还夺得个人冠军.20年后的2010年,我这个42岁的老枪又出现在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  相似文献   

9.
广播是通过电波传播声音,向广大受众提供听觉形象以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在各种新闻媒体都使出十八般武艺来争取受众的今天,"广播"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向听众展示自己的魅力?录音报道则能较好地发挥"声音"这一优势,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和感染力.而录音报道的主体--"音响"则是展示"广播"魅力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在录音报道中运用好"音响"呢?  相似文献   

10.
崔俊铭 《今传媒》2011,(4):68-70
广州作为第16届亚运会的举行地,本土电视媒体积极参与亚运会报道竞争。本文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对在广州地区播出的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参与广州亚运会报道情况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在亚运会报道中,发挥各自的节目特点和优势,实现了差异化的竞争,为电视媒体在今后体育大赛赛事报道中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1.
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越来越近了!这一届亚运会是亚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加采访的记者最多,中外记者5000多人,其中外来记者约3000人,外来广播电视记者1200多人,相当于历史最高纪录的4倍,广播电视的报道规模最大。电视报道涉及到全国7亿电视观众、亚洲约20亿电视观众能否及时看到亚运会精彩角逐实况的问题,是办好亚运会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内观众,特别是新闻界都十分关心亚运会的电视报道的安排。  相似文献   

12.
陈羽峰 《今传媒》2012,(2):45-47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人民日报》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在20年以来体育报道的发展特点,通过对两次亚运会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方式、报道体裁的比较,从中探析20年以来我国体育报道在报道模式、传播理念等方面的变化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人民日报》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在20年以来体育报道的发展特点,通过对两次亚运会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方式、报道体裁的比较,从中探析20年以来我国体育报道在报道模式、传播理念等方面的变化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9月24日,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中国组合邹佳琪与邱秀萍在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中,斩获杭州亚运会首金。在历届综合性运动会报道上,首枚金牌一直都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于同时段开赛的数个赛事,选定最有可能产生首金的赛事,需要媒体记者具有前瞻性和判断力。本文借助框架理论建构本届亚运会首金报道框架,从首金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内容等维度对国内主流媒体杭州亚运会首金报道展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报道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节目是普遍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在经历了大量日常报道,经历了我国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以及后来又多次参与的亚运会、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运动报道,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尽管体育报道不断伴随着我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但仍可以从中看出一些基本遵循的问题。我想从历史演变的角度,以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为个案,就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广州亚运会期间,各大门户网站积极参与亚运报道工作.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既为人们提供了快捷便利沟通的平台,也为门户网站和新闻工作者创造了更新更快的新闻源.本文从亚运会举办地广州的信息化水平、微博自身特点、媒体应用先例和使用微博的工具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广州亚运会报道中应用微博的可行性,并从侵权行为、信息安全、盈利途径和差异化竞争等方面,为门户网站在今后的大型体育赛事中应用微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明 《新闻前哨》2003,(1):16-16
第十四届亚运会于2002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在韩国釜山进行。本届亚运会的参赛人数和队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亚运会。我国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夺得150枚金牌,再次确保了中国体育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对于其重要性介乎于奥运会和中国的全国运动会之间的亚洲运动会,如何进行报道?怎样把握它的度?这是我们在采访中特别注意的问题。一、高度重视思想明确为了搞好亚运会的报道,根据中宣部的指导思想,湖北日报体育部三次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亚运会报道计划,分管副总编辑还提出了亚运会报道原则,使我们在出征亚运会前,指…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团结、友谊、进步的亚洲体坛盛会,已经尽现于新华社记者的笔下了。新华社抽调了146名报道业务熟练的编辑、记者投入了这场战役性的报道。在通讯技术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全社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新华社这次的亚运报道为今后报道大型体育赛会开创了一条路子。亚运会报道分为三个阶段:赛前报道,从1984年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通过表决,决定由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第一天起,一直到亚运会隆重开幕。在这一阶段,新华社及时报道了亚洲各国和地区对中国的信任和支持,宣扬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支援办好亚运会的感人事迹;讴歌参与亚运会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力量和智  相似文献   

19.
2009年8月8日,为"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广东省委与广州市民举行了全民健身活动.第二天广州日报就以"广东书记省长全民健身带头跑--官越大跑越快"为题做了新闻报道,笔者对报道该新闻的记者编辑的逻辑思维(官越大跑越快)实在是不敢恭维.在这里"官越大"与"跑越快"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吗?没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界对第十一届亚运会所作的成功报道,无疑是新时期新闻史上值得认真总结经验的一页。无论就其持续时间之长、出动的记者之众、新闻竞争之激烈来说,还是就其报道之多彩多姿,影响之广泛深刻来说,都很难找到一次战役性报道可与这届亚运会报道之成功相匹敌。由实践到理论对这次亚运会报道作出全面总结,以便新闻界更自觉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这显然不是少数人就能做得到的,而是需要新闻界同行们从各方面来共同努力。我觉得,评选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