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发展的。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的来源和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受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靠教师传授,二是靠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仅靠老师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4.
刍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适应知识更新和职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新的取向。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当将教育教学的重心转移到从发展学习能力出发去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几年来,我们在护理学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1.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去培养自学能力,并正确处理好自学与指导的关系。(1)做好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  相似文献   

6.
龙芳 《时代教育》2012,(10):127+133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自主自学能力可有效的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彭建华 《教师》2010,(25):76-7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提出了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新课程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侯新虎 《成才之路》2011,(26):89-I0018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是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受老师精心指导而由被动变主动,对教师依附性也由大变小,能自主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那么怎样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周玉明 《湖南教育》2005,(19):34-34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教材中包含艰深晦涩词语较少的课文,特别是“自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正文前面的“阅读指导”、正文后面的“知识短文”“图画说明”“注释”及课后“练习题”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同时,轻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启发;注重提问,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过多地关注了结果却轻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知识的传授却没能注重培养孩子能力的培养。这一“重”一“轻”的过程,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的激活无从谈起,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放在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上,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激发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学生良好的思维是教师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从教师讲,涉及到课堂气氛的营造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数学思想认为,教学目的不仅要传授知识,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要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求学生“会学”知识。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正确的教学思想引导和课堂教学结构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大包大揽,剥夺了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从而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低下。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效果极为不佳。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对中学语文的学习,乃至对中学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增长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燕芬 《学周刊C版》2011,(2):156-157
自学能力是运用已学知识去独立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句话明确表明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从学会知识转变到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逐步形成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学习辩证统一,便是阅读训练.“三主学导型”阅读教学就是强调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主体,变教学为导学,变讲读为导读,变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结构.“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就是构建“三主学导型”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和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效做法,彰显教学模式改革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周林 《西藏教育》2008,(7):32-32
《学记》中写道:“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师生才能融合成一体;策励学生而不是推学生,学生学习起来才能感到容易;启发学生不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强调“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种教育目的的实现,都是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使用,有机结合,力争全优的结果,这就是说,教师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任务。依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问题谈点体会。   一、采取“自学引导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一切能力的基础。初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作为自发的自学能力应该提高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觉行为。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