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外语教学中比较普遍且复杂的语言现象,文章以"语言顺应论"为基础,运用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进行分析。这种顺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现实的顺应;(2)社会规约的顺应;(3)心理动机的顺应。教师语码转换的目的就是为了顺应教学需要,以其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赵小红 《考试周刊》2011,(51):25-26
语码转换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应用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和于国栋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模式,从顺应性的角度探讨报刊广告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广告中语码转换的分布模式和潜在的语用动机,而且对广告商的广告创作和广告读者的理解有一定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受到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法学和会话分析等不同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具有很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文章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论,拟从顺应广告的语言现实、顺应广告受众社会的社会规约和顺应商家的心理动机三个方面,对杂志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作为交际策略的语用功能进行尝试性研究,希望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及其在广告领域的应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陈欣 《文教资料》2010,(21):39-41
作为社会语言学主要内容之一的语码转换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大学校园是研究语码转换的天然场所,校园语码转换同样是一种交际技能、一种语言策略,产生转换的动因符合顺应理论。大学校园语码转换主要有三大动因:对语言现实使用的顺应、对社会规范的顺应及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语码转换频繁出现在汉语广告中。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引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本文在以往学者对语码转换研究的基础上,运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对汉语广告语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很多语言学家对此很重视并做了许多研究。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通过语言顺应论的提出,有了一个更新更广阔的研究平台。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本文以语用学顺应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码转换,从顺应论的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运用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对《爸爸去哪儿》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本研究丰富了语码转换的实例研究,检验了顺应模式在研究真人亲子秀节目语码转换现象中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言交流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语码转换现象如今普遍存在于各种交际环境中。本文尝试从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顺应论角度浅析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普遍现象。以语言顺应模式为依据,以国内报纸和电视等媒体语言中的语码转换为例子,探讨其成因,可知传媒用语中的语码转换是双语交际者在语言选择中对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主要语境因素进行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转换,是在顺应性基础上灵活的语言转换形式.本文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探讨了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从人际交往看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会话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时,就涉及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交际策略。而大学校园又是语码转换频繁和集中的场所,文章基于对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的观察,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的现象。它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大学校园中教师和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码转换。尝试对大学校园交际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作出分析,指出英汉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指出语码转换中现存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术语,并简单介绍国内外在这个领域既得的研究成果,最后本文的案例分析分成两部分:课堂语码转换和校园交际语码转换,着重对校园英汉双语语码转换的一系列案例进行了试行性分析,试图在这个前人很少研究调查的领域取得进一步成果。  相似文献   

14.
语码转换是指操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言语行为。语码转换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互动的必然结果。文章以当代高校学生之间日常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阐述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5.
Myers-Scotton语码主体语模式下大学生校园转换的语言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引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大学校园为语码转换提供了天然的平台,通过日常的观察与语料收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考查五位教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并利用帕普拉的语言接触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习高级阶段的课堂语码转换现象。结果表明语码转换在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课程设置等因素适时适量使用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网络语言和语码转换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网络聊天自身的特点,从顺应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并辅以大量例证。经分析发现网络语言中语码转化的使用是对语言事实、社会文化习俗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18.
刘斌 《培训与研究》2009,26(5):45-46,63
本文以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为语料,从语用学的顺应论和模因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种情况来分析该语码转换;第二部分分析该语码转化中存在的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effect of exposure to code-switching on bilingual children's language performance varied depending on verbal working memory (WM). A large sample of school-aged Spanish–English bilingual children (N = 174, Mage = 7.78) was recruited, and children were administered language measures in English and Spanish.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the children were exposed to code-switching was gathered through parent report. For children with high verbal WM, greater exposure to code-switching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language ability. In contrast, for children with lower verbal WM, greater exposure to code-switching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levels of language abilit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ldren's cognitive processing capacity dictates whether exposure to code-switching facilitates or hinders language skills.  相似文献   

20.
The Maltese National Minimum Curriculum published in 1999 sought to strengthen bilingualism by reinforcing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assessing some subjects in English and others in Maltese. 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code-switching should only be used in cases of severe pedagogical difficulties. As a new 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 was being prepared some educators suggested language as a possible barrier to student progress and argued that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 subjects such as science in English should be reconsider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language choices, function and code-switching in science lesson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showed that in state schools 12-13 year old students were being taught science predominantly in Maltese while reading, writing and formal assessment were in English. Students who were more exposed to English, irrespective of class stream, used this language more frequently than those who were less exposed to the language. The findings seem to suggest that teachers may be overcautious. While code-switching may initially provide technical terms and serve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eventually it can give way to a more precise and formal use of English thus ensuring both learning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