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のだ”是日语教育中的重要语法点。文章分析总结了“のだ”的“说明”、“展开话题”、“替换说法”、“发现”、“主张”、“命令”和在特殊疑问句中的用法.并且提出在教学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のだ"本身没有实际意义,这种抽象的无实际意义的形式,对非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理解难度较大。运用大量实例具体分析"のだ"的四大特性,即承前性、既定性、披露性、特立性,以帮助日语学习者掌握"のだ"用法,更准确地进行日语翻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范围副词"仅"为研究对象,在简单地考察"仅"在语义、句法、语用层面的用法特点之后,进一步分析了"仅"的主观化表达。范围副词"仅"的主观化表达形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认知,二是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谢德三《墨子虚词用法诠释》认为"而"作指示代词犹"此"、作系词犹"乃"、作准系词犹"如"、作副词犹"乃、才",并根据译义把"而"归为介词和连词。这些"而"的语法功能都是连接前后两个谓词性结构,是连词。《墨子虚词用法诠释》忽略了"而"的语法功能,用强赋实义、翻译的方法,对"而"做出的词性归类是值得商榷的。《墨子》中的"然而"大部分都不是凝固结构,"而后""而况""而已""而已矣"都是词与词的组合,《墨子虚词用法诠释》把它们都归为熟语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对名词的空间义与其他意义类型进行区分这个立足点出发,分析了现代汉语名词在主宾语位置上表达属性义时的形式与语义上的特点。文章认为,此时指"个"接近指"类"用法的个体量词,正是实体名词不指称实体而指称实体的"属性"事物的形式标记。并认为现代汉名词对属性义的表达,存在一个从主宾语位置,再到定语位置、谓语位置、再到"‘很’类副词+N"格式、状语位置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与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中的每一步,名词的指称功能在逐步消弱,名词的空间义在逐步消失,与形容词、区别词逐步接近,但名词表属性义时一定程度上还残留些空间义与弱指称功能,同时还具有主观性与模糊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日语教学中,有关「こと」的用法和意义多而复杂,由于容易混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难掌握而经常出错。但是由「こと」所组成的语法项在国际日语能力测试2级、1级中,几乎每年必考,非常重要。所以由这个语法项组成的,如:「~ことだ」「~ことか」「~こととて」等等,以及和它们近义的语法项,是区别的重中之重。本文就「こと」的用法和意义分别进行详细归纳、分析、解说,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即”和“既”是古汉语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音、形、义比较相近,却又有很大区别。通过“即”与“既”字形差异、用法差异和语法功能演变三个角度辨析,分析“既”与“即”虚化过程的清晰轨迹。  相似文献   

8.
针对《墨子虚词用法诠释》中对"以"字用法的诠释,结合具体例句,侧重从"以"字的句法功能角度,对"以"字的名词义、用作第三人称指称同等用法进行商榷,并对"以"……"以为"、"上以/下以"等结构定性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9.
李科凤 《宜宾学院学报》2005,5(9):98-100,103
“打”在重庆方言中的意义和语法功能除了与普通话相似的地方,还有很多的地方特色,“打”的动作实义部分虚化。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本文就“打”的特殊用法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0.
"再说"的用法起初是在句中作谓语表言说义的动词性短语,随着句法位置移到了句末,语法功能也从实到虚变成了表应酬义的助词,而语法化是"再说"演变的理论依据。本文一方面从语法化角度探讨应酬语"再说"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对应酬语"再说"形成过程的语法化解读,得出应酬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语法化的结果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1.
王凌 《文教资料》2009,(3):46-48
作为疑问代词.“谁”与“who”都是用来构成特指疑问句的(英语称特殊疑问句)。从疑问的对象来看,“谁”和“who”都是用于问“人”.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指不止一个人。从语法功能看.两者都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谈“谁”与“who”用于疑问用法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谁”与“who”的语法功能.“who”与“谁”在各种疑问句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3,(A0):16-17
判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思的原则是语法意义,而不是词汇意义。本文利用动态语法分析中的删除法、替换法、换位法凸显"焉"字的语法意思,从而判别其词性和语义。  相似文献   

13.
谷峰 《中国语文》2015,(3):230-239,287,288
一般认为"都"的演变路径是:名词"城邑"义→动词"聚集"义→全称量化副词→加强语气副词。有些学者认为副词"都"演变方向是:语气>量化,理由是东汉语料里"都"有语气用法,它的出现早于量化用法,汉魏六朝时期副词"都"的语气用法占多数,量化用法占少数。然而本文核查了以往研究中常引的例句,发现这些被认为是语气副词的"都"其实是量化副词。东汉的43种语料中"都"没有语气用法。语法史研究应该借助分布搭配、前后文、异文、异译、梵汉对勘等多种资料复原古人遣词造句的用意,不能凭现代人的语感臆断。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日语里,"鬼"这个字的写法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读音不同。而且有关"鬼"的词在汉语和日语里都多用其比喻义,很少使用"鬼"的本义。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认知视角对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特别是隐喻用法加以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汉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比日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多。尤其是表示"讨厌"的贬义用法多。汉语里有强烈的否定意义的用法,而日语则没有。另外,汉语"鬼"的词缀贬义用法比日语丰富得多,更有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考虑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理解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误译、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X了""ad.+X"类词语的虚化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汉语中,存在着从表达评价、判断到表达语气这样一条语法化途径。该途径说明在语法化过程中,词义、句式义、功能义是相互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语气词"吧"是一个决断行为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先秦到现代的语料,结合句法和语义综合分析,描写出"给"从"供给"义发展出"给予"义,再从"给"的"给予"义产生了致使义,并逐渐产生虚词用法,最先产生介词用法,随后产生标记施事,最后产生助词用法,这一完整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从语义和语法特征方面对汉语的"一"及英语的"one"作一简要实证分析,可以揭示出二者在语义和语法特征及其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的、地、得"在文稿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许多人尚不能完全准确地使用它们。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的、地、得"的词性不清楚、语法特点不熟悉和用法缺乏了解。因此,作者和编辑必须高度重视用词的规范性,加强汉语语法学习,以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XX脑袋”,如“芋泥脑袋”“铅笔脑袋”等,与传统用法“榆木脑袋”“窝头脑袋”等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所差异,它表达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狂热喜爱。文章首先对其变量构件“XX”和常量构件“脑袋”进行分析,进而描写了该构式所包含的喜爱义、主观义、夸张义、中性义等构式语义,并对该构式所具有的语法功能、调侃、标题及广告营销等语用功能作了解释。文章还尝试对“XX脑袋”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地”作为一个助词(或词尾),从古到今,变化是比较复杂的.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其用法作出比较全面的描述,提出“地”的相关问题,描述“地”的具体用法演变及各个阶段“地”的语法功能及其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