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朱波 《大理文化》2001,(4):12-13
清明节,我们全家去墓地看望父亲.清明雨没有来,太阳在天空中朗朗地照着,一冢新坟醒目地立在祖坟地一隅.在风吹乱我头发的那一刹那,我再次感到了一阵酸辛.父亲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可是关于他的一切却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我的思念中.作为他的女儿,从他那儿得到的爱和教育,我更是不能忘记.是父亲为我点亮了一盏前行的灯.  相似文献   

2.
棋王     
父亲老了.但他的棋却未老! 可有一次,父亲居然承认他的棋已经老了,我记忆中的父亲从来都不服输,但这一次他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3.
难忘的索伊斯博士李桂媛编译美术教师曾说他不会画,出版社曾说他不会写,但是,他那趣味盎然的书却使千百万儿童爱上了字词。“去见一见索伊斯博士如何?”我的父亲问道,“我要送他去机场。”“你是说那个真正的索伊斯博士吗?”我问道,心在猛烈地跳着。我父亲是兰登书...  相似文献   

4.
回到花村     
一 我是家中的老二,我的名字叫国香.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坐在茶场的办公桌上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时,我爹死后的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我爹生前一直想着把家里那十几亩的老树茶变成发财树,把那上百年的茶树上摘下的茶叶好好地包装起来,在花街弄个门店销售,但这个想法对他来说,是再也无法实现了.如今,当年父亲想做的事,都在我手中实现了,可父亲却看不到了.  相似文献   

5.
父亲与月亮     
小时候看到月食,心里就特别恐慌,恐惧几乎占据了整个心灵.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会慈祥地对我说:"那是天狗吃月亮."接着,他便拿出那只心爱的猎枪朝天鸣放,意在赶走那十恶不赦的天狗,不让它把月亮吃掉.那时的我当然是接受了父亲的说法,因为在我心目中,父亲所说所做的永远都是对的.  相似文献   

6.
父父子子     
熊焱 《大理文化》2013,(12):38-42
我的父亲曾在他年少的时候把我的祖父当成他的敌人。 那时他在暗中使劲,想要一次次地打败他的父亲。在他们一次次明里暗里的较量中,我刚愎白用的祖父多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某一次我的父亲在言语或行动上占了上风,那他将会高兴上半天,得意地吹着口哨,或是高声唱歌。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硬币     
正我的祖父有一枚神奇的硬币,我却没有见过,只是偶尔从父亲口中听到关于这枚硬币的故事。我的父亲说,小时候他很聪明——当然,现在依然聪明——而且很努力。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几乎从来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他。可是,在选择读哪所中学的时候,父亲被难住了。他很喜欢沃克中学,他曾经去那所中学参加过篮球比赛,被那里豪华的体育场和高大的树木吸引住了;但他又想去佩里中学读书,因为佩里中学离家近,而且有很多好朋友都选择了那里。父亲考虑了一个多月,直到最后的时刻,他依然没有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8.
父亲时常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那无限的爱,然而,他以他所能采取的最好方式庆贺我一生中的历次大事件。父亲第一次送我鲜花的时候,我只有9岁。我学跳踢趾舞己有六个月了,当时,学校正准备一年一度的演出会。作为初学者合唱队的一名兴奋的队员,我十分清楚我那低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彝家山寨     
假如你一生没有去过那彝家山寨,那就是你一生的遗憾了。我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一起去彝寨。他对我说:“你这个孩子,怎么会相信那胡编乱造的《云南大不同》。不要过于相信那民风民俗,那是作者编的”,一路上,父亲给我“洗脑子”——上思想课。  相似文献   

10.
原因 《大理文化》2021,(5):41-46
我不知道当年何可及听到大旅行家徐霞客不愿一见自己时的心情.那也许是心中仿佛开了个五味店,苦涩酸辣咸俱全. 事情发生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十四日,来到云南剑川的徐霞客意欲一游县城西面的金华山,路遇一何姓公子.何公子热情邀请徐霞客到他的书馆坐坐,并说自己的父亲非常喜欢结交异人,希望徐霞客能见见他的父亲.徐霞客原已应允,并与何公子约好下山时前去县城西门街何宅拜访,后来却从同行者那里打听到何公子的父亲以进士起家,名叫何可及.这就让他回忆起这个人是因为附逆阉竖魏忠贤而被削夺身份的,于是就改变主意,坚决掉头,未去见面了(《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  相似文献   

11.
一块被祖辈翻挖了无数次的山地一把垦荒的锄镐代代相传年复一年父亲接过祖父手中的锄镐继续在山地里耕耘是那块生存的荒地累倒了一代又一代叫作父亲的人如今也累弯了我叫他父亲的那个男人的腰板,父亲——你那弯被岁月压得如同新月般的脊梁是一盏点亮我灵魂的明灯照着我走出大山踏过泥泞。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脚     
正一直想写写我的父亲,可每次提笔都无从写起,最终也只好不了了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那老实巴交、平凡普通的父亲,确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值得大书特书,他和其他农民一样,每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用一辈子的时光,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播种着希望,也播种着无奈,在那四季轮回中收获着春华秋实,也收获着衰老与沧桑。另一方面:每次提笔  相似文献   

13.
母亲做得一手好菜,其中最拿手的是鱼,她能用鱼做出几十种菜式,而且每一种都那么鲜美,那么令人回味. 做鱼使母亲认识了父亲. 那是在高中毕业会餐时,母亲做了一盘糖醋鱼参加了会餐.父亲那时和我一样,还是个毛孩子,而那一天他的座位刚好在母亲旁."真棒!我以后也要娶个会做鱼的老婆,这样才对得起我钓的鱼!"当父亲吃到这盘鱼时不禁赞道.而母亲则在一旁羞红了脸……  相似文献   

14.
七日丧     
第一日:死讯 那几天我们正在筹钱买新房子,父亲(注明:本文里的父亲是我的公公)的死讯就在新年的前一天到来,似乎存心和谁过不去.买房的事只好先停下来,活人的事可以等等再说,新年的头等大事变成了买墓地和棺材,筹办丧事. 丈夫在电话里向居住在南方的亲戚们传播父亲的死讯,像是在传死者的坏话那么不自然,似乎心怀歉意又不得不传,措辞中盛满不知所措的恐慌.听不到电话那头的对答,只看到他说话的样子十分古怪,全然不像是在说一件令他哀恸的事,倒像是在说令他尴尬的事,语气不是很肯定,仿佛在传播一条不怎么体面的小道消息,苦笑中还夹杂着对自己作为传话者这一角色的怀疑和嘲弄.  相似文献   

15.
珍藏父爱     
在我内心深处,一直珍藏着一件事,每当我回想起它,就有一种深深的悔恨涌上心头.   我的父亲是一名下岗工人,后来父亲经过努力找到一份在工地施工的工作.每天他面对的是数不尽的建筑材料,他必须快速又要保证质量地完成工作,父亲才能挣点钱回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16.
我10岁的时候,哥哥尼克12岁。那年的母亲节对我俩来说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准备在那一天送给母亲一份礼物。那是我们第一次为母亲买礼物,当时我们非常穷,像送礼物这样的事是不常见的。幸运的是我和尼克靠打工挣到了一些额外收入。我们告诉父亲时,他骄傲地拍着我俩的头,说:“这主意真不错,你们的妈妈会非常高兴的。”从父亲说话的语气中,我俩都猜出了他在想什么:母亲整日操劳,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清洗全家的衣物,但她对所做的一切,没有一句怨言。她平时很少笑,但她笑起来却是那样的开心,我们都会被她的笑声所感染…  相似文献   

17.
“他不正像个普通人吗?”1969年,父亲当选为国际笔会台北中文中心的主席,并于1972年和1973年两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当时他正在同台北一个小编辑部的人员一起编纂《当代汉英词典》。社会上急需一部新的汉英词典,以满足社会和技术变化的需求。父亲以他通常的工作方式夜以继日地伏案写作。一天,他正为这部书的最后一部分润色时,眼睛变得模糊起来,连所写的东西都看不清了。转天早晨,母亲注意到他的脸通红,嘴歪斜。在医院里,医生们说这是中风的前兆。我六神无主地飞往台北。感谢上帝,父亲看来和往常一样,还跟我们开玩笑。医生说他几天后就能出院,但至少需要完全休息两个月。可喜的是他那敏锐的头脑未受损伤,我返回了香港。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非常喜欢一本课本,这本课本不是学校发的,不是书店买的,谁也猜不到是从哪里来的. 那是我五岁的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永平那座小县城.有一天,爸爸要到离县城70多公里的杉阳乡参加飞机播种的指挥工作,他带着无知好奇的我去到了那个陌生的地方,让我第一次看到了飞机.飞机来了,幼稚的我却认为是一只长着两支大翅膀,身子圆圆胖胖的大鸟来了.  相似文献   

19.
使帕瓦罗蒂深受鼓励的话当帕瓦罗蒂还是个孩子时,祖母把他抱在膝上说:“你将成为一个大人物,你不久就会明白的。”他母亲梦想他当个银行家。“然而,”帕瓦罗蒂说,“我却当了小学教师,只是偶尔唱唱。但父亲不断地激励我,说我唱歌很有潜力。”帕瓦罗蒂终于在22岁那...  相似文献   

20.
正与普洱有着绵密的牵记,是因为兄长的缘故,最初的时候,普洱还不叫普洱,叫思茅。都说有亲人的地方就是故乡,那普洱也应是我的故乡。我的兄长在那,父亲的孤坟在那。当普洱还叫思茅的时候,我不曾去过,那时候父亲还在,可我和父兄还未曾相认。我一直住在距他们很远的巍山古城。兄长来信相认时,我刚刚成年,父亲刚刚故去,在我不知道的遥远的异乡故去,带走的是他兜兜转转的沧桑和牵念,还有我的难言的伤痛。如今说来,父亲已离世多年,住在异乡的一抷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