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大理、云南驿,先有云南驿,后有“云南”。谁也不会在这样的文字里猎奇,《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现于南中,遣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晓不得起步,见不着尽头,“彩云南现”是云南最初的定调。  相似文献   

2.
龙圣 《寻根》2011,(4):133-134
今胶东半岛海阳、莱阳等地以及辽东、辽南鞍山、辽阳等地许多居民都称自己的祖先来自“云南”或“小云南”“山东小云南”“山西小云南”等。“小云南”在何处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不解之谜。这其中就包括云南说、山西说、贵州乌撒卫说等。其中以云南说和山西说为主。实际上,  相似文献   

3.
云南驿史话     
殷国 《大理文化》2011,(4):68-69
云南驿曾是云南县的郡治驻地。早在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就在这里设置了云南县;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又在此设置了云南郡,管辖整个滇西地区。大理国时期,云南驿是大理国云南节度和  相似文献   

4.
陈心 《大理文化》2011,(4):70-71
在抗日战争中,云南驿机场留下了永不消失的历史痕迹,留下了人民的血泪,英雄的传奇。云南驿机场位于祥云县云南驿村的南方,距村不到一公里。那是一片开阔的、平坦的红土地,周围群山环绕,占地约1000多亩。1929年,国民政府在云南  相似文献   

5.
古道遗韵     
你,云南驿,是千年茶马古道。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祥云云南驿设了治所,从那时起,你便成了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后来建立行省,云南省之名即来源于云南驿。两千年前,是谁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很快。随着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的提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以及中国加入WTO的步履加快,云南文化产业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云南文化产业要有更大的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澄清存在的模糊认识,更新观念,锐意改革,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云南文化产业步入快车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娜 《大理文化》2013,(11):104-111
马骧,字幼伯,生于1876年8月16日.云南大理下关人,是云南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在云南的辛亥革命时期作用很大,与杨振鸿、黄毓英合称为“云南革命三杰”。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创办滇声报宣传革命思想,并深入敌后劝说北洋军官,免除护国军后顾之忧。在护法运动中.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大理祥云县云南驿坝子东侧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列大山最为突兀显眼.如果你乘汽车或火车从大理至昆明的话,车一过云南驿进入古称“云南赕”或“小云南”的云南驿坝子,从东面映人你眼帘的即为这座大山了.它就是雄踞于大理地区东大门的老青山.  相似文献   

9.
云南驿,位于云南省祥云县东南方向,与320国道擦边而过,离祥云县城二十余公里.云南驿是云南县(祥云县)最早的县城驻地,明以后由于县城移至今祥云县城后在此设立驿站才取名为云南驿.云南驿在西汉前是否叫云南驿无可考.但云南驿是古代茶马古道(又称西南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古代西南通往身毒(印度)缅甸等地的交通要塞.  相似文献   

10.
祥云古称云南县,县治在今云南驿村.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开益州郡置云南等24县,到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迁治为止,云南驿一直作为云南县、云南郡、云南州等行政建置治地,时间长达1493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几经辉煌,也饱经沧桑,从滇西、滇西北广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到后来的古驿站,再到现在的云南驿村委会.历史和现实的诸多事实证明,她的兴衰和变迁与水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祥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誉,是最早叫云南的地方。在云南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彩云南现的典故如传奇故事般地流传着,"云南驿"成为云南这个称谓的起始,为"祥云"升起的地方,为历史抹上了一层浪漫与柔性的色彩。2014年我有幸到祥云县承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督导工作,从而有了近一步认识了解祥云的机会。《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见于南中,遣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南诏野史》亦载:"彩云现于龙兴和乡,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相传,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东征西讨、雄霸四方的汉武帝得知西南方有一条通往印度的丝绸古道后,就  相似文献   

12.
杨卫民大理白族,1962年生于大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云南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曾获云南第四届中国画展一等奖;云南第四届体育美展一等奖;"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  相似文献   

13.
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雨明 《寻根》2003,(5):125-129
在今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以及内蒙、天津、北京等省市,不少自清代至民国迁自山东的居民都称祖籍“小云南”或“山东小云南”。而在山东省即墨市和青岛市以外地区的不少居民亦有称原籍山东小云南者。数百年来,小云南之名流传甚  相似文献   

14.
胡子龙 《寻根》2011,(2):135-137
今居住在鞍山市及附近的回族同胞,世代相传他们的祖籍是在一个叫"小云南"的地方。笔者认为,曾经是云南县旧地的今祥云一带,是"小云南"之地。据《祥云县志》等地方志书载:汉元封二年(前109年),  相似文献   

15.
施立卓 《大理文化》2012,(6):103-112
生拉活扯,张艾岂是同窗友无中生有,李坟哪有十九冢 徐霞客在“湘江遇盗”时痛失了随身所带的财物,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几本难得的书籍,其中有四卷本《云南志》,这可是他西南之行不可或缺的导游书啊。这部《云南志》就是明代大理人李元阳写于明万历年间的《云南通志》,通称《万历云南通志》。徐霞客在以后的游记中还曾多处提到这位李元阳。  相似文献   

16.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的青铜文化已近“夕阳”,而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青铜文化却刚刚步入“正午”。云南古代盛产铜矿,对此古代史籍中不乏记载,如:俞元(笔者注:今云南玉溪、江川、澄江一带)……怀山出铜。(《汉书·地理志》)贲古(笔者注:今云南个旧、蒙自一带),采山出铜、锡。(《后汉书·郡国志》)1987年,金正耀先生以铅同位素比值检测法,对著名的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中的部分青铜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原料与云南东川出产的铜矿的铅同位素比值最为接近,进一步证实了云南铜矿开采时间早、且输往内地的历史。丰富的铜矿资源是云南古代青铜文化辉…  相似文献   

17.
杨鲁 《大理文化》2005,(6):53-56
投笔从戎 1929年,我从家乡洱源赴昆明求学,考入云南陆军测量学校第六期,鉴于当时国是日非,改入云南讲武学校第二十期(原为云南教导团第一期).  相似文献   

18.
汪瑾 《大理文化》2009,(3):57-59
一、两千多年前大理就是云南中心   马曜先生在<大理丛书·序>中写道:"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周围是云南文明的发祥地","在云南,古代文明是从洱海周围向滇池地区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我的足迹总是在山路与田畴之间游荡。我知道,我仅仅是云南的大地上一个轻如草籽的游魂。当我的身影转瞬之间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遮住,云南的乡村便把我揽到阴影里,用它们的湿气,告诉我。其实我的脚下有太多被时光掩盖住的往事.顺着泥土里纷繁的根须,努力地生长出来。于是,我在云南的行走,总会发现一些事物,让我在有生之年深爱着它们.并且为之沉迷。在永平,一片澜沧江边的热气腾腾的土地。  相似文献   

20.
我和张承源都是扎根于云南的外来作家,且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因时代的原因而远来云南的.人生一个花甲,我们的青春和大半生都是在云南度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