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最近,在同一些企业文化工作者的交往中,不少人说:现在大家都说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也出了好多本"体系"、"手册",也得到不少奖杯.照说,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很好了吧?但我们为什么觉得这些对企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也有人谈到企业文化的"两张皮"问题,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搞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为什么还是逃不开"两张皮"的评语呢?  相似文献   

2.
黄河 《职业圈》2008,(4):51-51
编辑:最近,在同一些企业文化工作者的交往中,不少人说:现在大家都说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也出了好多本“体系”、“手册’,也得到不少奖杯。照说,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很好了吧?但我们为什么觉得这些对企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也有人谈到企业文化的“两张皮”问题,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搞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为什么还是逃不开“两张皮”的评语呢?  相似文献   

3.
距离     
有一天,教授问他的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要喊起来?"所有的学生都想了很久,其中一个学生说:"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所以我们会喊。"教授又问:"为什么别人就在你身边时,你还是要喊,难道就不能小声地说吗?为什么要喊呢?"  相似文献   

4.
"化解"企业执行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在现代企业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的企业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尽管"执行力决定成败"这种"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提法有些片面,但是无疑执行力和执行力文化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正确地导入执行力?又如何真正地烙印到员工心里?企业的执行力又是如何升华成为执行文化的?所有企业文化都以改善执行效果为最终目的,关键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同企业的文化相匹配.  相似文献   

5.
如今的职场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这话听起来有些过分,但是也反映出了一些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对员工加大压力过度使用的状况.因此,有些上班族每天都感到太忙、太累,公司总是加班加点,有着干不完的工作;公司老总也不轻松,每天总是日理万机,管理事务缠身……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忙呢?  相似文献   

6.
模特大赛也好,活动策划也罢,组织者为什么对"泳装"情有独钟呢?目的只有一个:找亮点、抓眼球、好传播.  相似文献   

7.
悠然下山     
最近一次同学会上,大家说起一件旧事:当年校运动会上,一位同学因为感冒想退出比赛,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还是参加了田径3000米的比赛。在全场的加油呐喊声中,他咬牙跑完了全程,随后呕吐不止,当时同学们都为这种精神所感动。但就是这么一跑,他后来得了心脏病,由此改变了一生。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人劝他退出比赛呢?为什么这位同学不毅然决然地说声"不"呢?由此联想到一个小报道:一个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在海拔6400米处,由于体力不支,毅然决定放弃,并悠然下山而去。不少人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咬一下牙关,再攀一点高度,就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奇景,成为世界上站得最高的  相似文献   

8.
"人本管理"是我国企业中普遍重视的管理概念,它注重在团队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多年来,我们的不少企业,包括民营、私有企业,也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它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作为一种企业精神来贯彻.  相似文献   

9.
晚景的风度     
魏得胜 《文化博览》2006,(12):56-57
我一直记得熊秉明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那是1989年,熊先生刚刚退休,他在给好友顾寿观先生的一封信中说:"我们进入老境了,让我们塑造我们的老年,一个有风度的老年。"什么样的老年才算有风度呢?熊秉明先生是一位著名学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粒中国文化的种子,落在西方的土地上,生了根,冒了芽……"的。我想,生活基础如此深厚的人,其老境该是有风度的。这只是我所想,毕竟我没看到相关的文字。但也不知为什么,以我少壮的年龄,却对熊秉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所著的<寻找优势>一书中说到:经营最成功的企业,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利润指标,更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 企业在经营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问题,一些员工离职时,即使给予他再高的待遇,仍然无法挽留他的心,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黄毛毛 《职业圈》2005,(9):16-17
39岁的潘人凤,现任"红帽象亲子乐园"大陆区总经理.经手运作多家分店,均获成功.在台湾生长的他为什么能在大陆如鱼得水呢?他的创业经历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2.
一日,见某报署名文章赫然写着:企业经营第一目标是赚取利润.当然,借着企业文化论述,也说了"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的话,但总感觉有些言不由衷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广西南丹发生矿难后,当记者问及矿工"死了那么多人,你们恨不恨矿老板"时,他们竟然说:"不恨,其实矿老板是个不错的人。"那么,黎东明这个人到底"不错"在哪里呢?矿工们认为:黎东明不喝酒、不抽烟、不搞女人,生活非常俭朴,他关心人,给家境特别贫困的民工发补助款,还为社会做了不少好事。谈到事故,矿工认为,井下冒水,这是天灾,黎东明又有什么办法?再说,出事后,矿老板按协议赔了款。一位贵州民工甚至以羡慕的口气这样说道:"两万块够可以的啦,我们干一辈子还赚不来这么多钱呢!"而2005年7月发生在广东的兴宁矿难,其矿主曾云高也是个"慈善家",也"为社会做了不少好事"。我不知道兴宁矿工  相似文献   

14.
你希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一个"抓手"吗? 你愿意进行企业文化的层级"定位"吗? 你能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拧成"一股劲"吗? 你想摆脱企业文化部门自己"单打独斗"的困境吗?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个学生叫威廉,是个黑人学生,很有礼貌,也很聪明,一年前选过我的逻辑课,可上了几节就不来了。后来他说他爸爸死了,所以缺了很多课。我谅解了他。威廉依然缺课,一直缺到期末考试。他请我不要给他不及格,给他一个"课目未结业"。他说他的部队要到前线去打仗了,因为他是现役军人。我一听立刻同意。这天,我突然接到军人驻校办公室的电话。一个军人问我:"为什么威廉一年前的课到现在都没有结业?"我说:"威廉到前线去啦。"那边立刻提高了嗓门:"他到什么前线?他撒谎。他知道在他读书期间,部队不送他去前线!"我一听很生气,立刻给了他一个不及格,送到成绩部去了。没想到,部队三番五次打电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先出现在日本,后经美国发展成为系统的企业文化理念.我国正式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是在1986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理论,已经被我国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并认同.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北京<财富>论坛的一些500强企业领导人时曾说:财富不只是经济,文化也是财富.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与一般行业相比,IT行业、咨询行业中的员工流动率要高出许多?为什么在传统企业内,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员工流动率也有提高的趋势?为什么知识水平越高的企业内部管理越"乱"?为什么越有"绝活"的员工越"难管"?吸引高知识人才是否必须要高工资?除工资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如果流动率高是一个趋势,那么企业将如何面对?为什么现在中国人好像变"精了"、"滑了"、"自私了"、"不听话了"……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主要表现为它是一种"软约束"及它所具有的多种"软性"管理方式上.而我们一直实行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软管理"方式.那么,作为两种"软管理"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怎样呢?文章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说"男人无才便是德"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女性朋友都会追着我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么说?难道男人不学无术就有德了?" 其实她们误会了我的意思,我这里并不是指那些真正有大智慧大聪明的男人.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直觉,有时真的是不可忽视的.大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有时小孩子却会觉得很奇怪.就拿我来说吧,小时候听大人讲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时,心里就一直纳闷:那个绝顶聪明的司马懿,他为什么会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呢?难道他真那么傻?只要他稍微地去想一想,比如,派出一支小部队先行攻入城去试探一下;或干脆用大兵先将空城围起来再说(反正他司马懿手下带着十五万大兵,而当时蜀方正遭惨败,已不可能组织起任何强大的反击了),倒要瞧你诸葛亮这琴,究竟能弹到几时?然而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