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环节湖北省秭归县实验中学何训光目标教学是一项合国情、规模大、影响广、效果好、有创建的教学改革.它从整体上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取得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而在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只求“入格”不求“出格”、只求“形似...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傅雷的“神似论”及“神似”与“形似”的辩证关系,认为“神似”即“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神似与形似应浑然一致,不能取一方而舍另一方;不能两全时,应不拘泥于字面,死于句下,略于形色而得神气,即不求貌同,正由神合。如此,方能再现原文精髓,再创文学艺术于译文之中  相似文献   

3.
古人书画中有临摹一词,也就是初学书画的人,应先对名人的名作或摹或临,依样画葫芦,但即使是这样的照搬照抄,古人也讲究在“形”似基础上再追求“神”似,更何况我们学习写作?仿作绝非抄袭,当然愈应该追求神似。在模仿范文时,不但应知道范文之美,更应知其所以美。如果只是形式上的模仿,而不求实质上的理解,亦步亦趋,循规蹈矩,势必使自己的写作走上形式主义的歧途,这在我国诗文发展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相似文献   

4.
杜超群 《双语学习》2007,(10M):201-201
推行赏识教育的周弘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求耕耘,不求收获,其结果是必有收获。”刚刚步入教坛时,对于这句话,我是不以为然,认为播种就是希望收获,怎么能不求收获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浅谈戏曲人物表演中的理解和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戏曲表演十分注重表演的外在形式,锤炼出各种细腻、优美的表演程式,这一点肯定是表现派所赞赏的,但是戏曲表演恰恰主张既要“形似”又要“神似”,认为“形似非神似,神似才为真”;“形似者为下品,神似者为上品”。“神似”就是要把人物的精神气质、内心情感体现出来,这只靠模仿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过度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发展只求速度不求效益将导致泡沫经济 ,教育发展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将导致教育过度现象 ,它的后果将使教育投资效益降低 ,并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可能所有的教师都有同感,在每次想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总会问:“哪些学生做完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理,都想让同学、老师知道自己做得快。因此,做完后便“洋洋自得”地告诉老师:“我做完了”,而不是去认真检查。这样在无形中就使学生养成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8.
教学程序通常指一篇课的教学过程,一般说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组成。这些环节并非随意的、无原则的组合在一起,其实质是师生向着既定的教学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的教学程序,反映出不同的教学观念,它以不同的形式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因此,它始终是教学领域探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一种“无度”、“低效”状态。具体表现在:学生急于求成。阅读教材只求“新”不求深,过于依赖,遇到难题不理解。只求“师”不求“思”,过于迷信老师,当忠实“听客”,厌倦情绪产生,应付了事。老师走不出自己,讲得多,对学生不放手,牵的多,凡此种种严重地削弱了阅读教学的训练功能。而以前的探索与研究,基本上是在阅读教学的讲读过程,较为偏重知识教育,在方法上注重分析和概括。虽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序列,但仍缺少明显的阅读教学特点。本针对以往阅读教学程序的弊端和阅读教学的特点,在新的语教育理念和学生心理学基础上,提出了以朗读为中心的“四读八步”阅读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频繁出入于唇舌之间的词语,意思本来比较明确,只要稍加注意就不会用错,但很多人却弄错了,“最……之一”就是非常典型的事例。澳柯玛有句著名的广告词——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它反映了澳柯玛人不满足现状、精益求精的创业宗旨;“最”字体现出  相似文献   

10.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应作何解?《辞源》“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神,不刻意于一字一句的解释。后引申为读书不认真,略知大意,而不求深入理解”。《辞海》“原意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今多谓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原意指读  相似文献   

11.
格即格式、标准。人们常常把语言学习的格分为“入格”和“出格”。所谓“入格”就是学习语言必须学习其语言的运用标准。“出格”就是突破语言运用的常规、标准,对语言有所创新。对于大学生语言学习的格,目前众说纷纭:“语言求个性,宜出格”、“语言有法,入格为贵”。我以为大学生学习语言的格并不能武断地以“入格”和“出格”为评判标准。“入格”和“出格”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代表,“入格”是学生语言“出格”的基础,“出格”是学生语言“入格”的结果。一、大学生的语言还必须入格语言有法是被众人公认的。一个大学生必…  相似文献   

12.
从本期起,《中学语文》开办“老典说课”栏目,以我为主笔.将依次刊发我的听课走笔。我力图用“案例叙述”的形式.直观地反映教学过程中一个听课者的思考.这些思考,都是原发性的、即时性的,也是点点滴滴的:不求面面俱到的大而全,只求在某一点上的感悟与心得。唯其如此.才显得较为质朴、本色。  相似文献   

13.
任何时代,任何人表现的诗风都是多种多样的、但总有一种经常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主导诗风,有的质朴,有的华丽,有的委婉,有的豪逸,建安诗歌也是如此。《文心雕龙·阻诗》云:“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以其所同也。”确实,从总体上看,建安诗风是“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一种世积乱离的风衰俗怨之情,即包括同情民生疾苦和向往太平时世两个方面。在艺术上,抒情叙事,不求纤巧,遣词图象,只求明晰,具有情感鲜明辞意精当的特  相似文献   

14.
李金芳 《考试周刊》2011,(78):75-76
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中“设而不求”的解题技巧,具体有以下四种:比较化简中“设而不求”,分式方程中“设而不求”,几何求证中“设而不求”,问题转化中“设而不求”。  相似文献   

15.
一观念:双主作用和谐,凸现教洁的学洁本质我国80年代教学理论的成果之一,就是确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这“双主作用”干课堂上如何体现,一直是人们感到棘手的问题。在教学实际中,入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种爱,犹如春雨润物无声,丝丝缕缕、绵绵不绝地滋润着每个人的一生,它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哪怕付出生命;它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真切的爱,它——就是母爱。母亲,多么伟大的称呼!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纪伯伦也曾讲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  相似文献   

17.
在大庆教育界,杨文杰总能给人这样的印象:业务精湛、善于管理、勤奋实干。现年43岁的杨文杰系中学特级教师、教育硕士,是一位专家型、学者型和管理型的校长。杨文杰校长本人曾获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省“九五”期间骨干校长、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省创新教育先进工作者、省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3年初,杨文杰被任命为大庆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为使这所寄托着大庆人民厚望的重点中学持续辉煌、再展雄风,杨校长上任后把学校的发展定位在“不求最大,不求最全,只求最优,办精品学校”的方向上,明确提出“教学质量为立校之…  相似文献   

18.
九宫模式的复制思维压抑了书法临写者的审美情感、时空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必须体悟“形似”隐藏在“神似”之中,强调用笔以表现情感,强调无意识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重“量”轻“质”,看重欣赏曲目的数量而忽视欣赏的质量;重“结果”轻“过程”,只求听过不求听会、会听,教学内容杂乱无章,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无限制地扩展,缺乏必要的系统与主题,导致有的学生常提不起精神,甚至在课堂上打起了瞌睡;有的学生常常会心不在焉,独自发呆;有的学生一到课堂上,便正襟危坐,面露严肃之色,甚至心惊胆战……;学生学得盲目,听得茫然,难以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驰聘想象、自我领略和演绎音乐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  相似文献   

20.
一、“双主式”教学内涵及特点1.“双主式”教学内涵“双主式”教学是指既发挥教师课堂主导作用又调动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双主式”教学的建构,其着眼点不是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而是更多地关注学习者是“怎么样知道的”。体育技术技能主要不是通过教师教会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主动获得的。“双主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身心和谐统一和健康体魄的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