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语境,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简单地说,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个方面。我们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借用语境的概念,是基于童话体裁本身的特殊性而言的,并非完全等同于人类语言学关于语境的定义。从语言因素来说,童话语境指课堂教学过  相似文献   

2.
英语阅读逐渐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高效教学与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新教材的运用,使阅读课的教学更加注重在特定的语境中突破教学模式的束缚,最终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在英语童话阅读课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教学的全面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教材选编了经典的童话,它们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很受学生的喜爱。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关注童话语言、情趣、意蕴和人性之美,善于创设愉悦的童话语境,在把握童话文本本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以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与Mathesius所列举的捷克童话起首句的类型相比英语童话起首句的类型似乎更加丰富多彩,但都表明多数情况下句子的信息结构是从已知到未知,即表述出发点在句首,表述核心在句尾.英语童话起首句的类型分析还表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作用在叙述的起首句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Mathesius《关于句子的所谓实际切分》中的语境应扩展为包括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5.
<正>从小到大,我们读过那么多的童话。但我们真的读懂了童话吗?我们真的了解童话吗?时至今日,我们对童话的定义依然具有不清晰性和不确定性。但总的说来,童话是以儿童为受众、易于被儿童接受、具有幻想性的故事。童话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瞬间,把美好的信念注入孩子心里,这大概就是童话的深意所在——以清浅的语言讲纷繁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童话教学应善于引导学生读好童话,感受形象,内化语言,培养说的能力;活用童话语言,培养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创作童话,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童话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课程资源。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盛行的“语言工具”旨向导致童话极其丰富的语文教育价值被埋没。教师应立足童话文体特性,重构童话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童话阅读教学的多维目标:浸润语音,提升语言直觉;感知语境,深化情感体验;积累语识,促进思维发展;品赏语象,拓展文本理解;阐释语意,推动创意表达。通过对多维、分层教学目标的优化,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往往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它能极大地激发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及学习兴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我对这一题材的教学做了研究,只就童话的语言特色对童话教学作探讨。童话既是作者美好幻想的产物,又是美的结晶,构成这么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童话自古以来便以其语言独特,风格清新的特点在世界童话中占据着不朽地位。本文分别从词汇学,语用学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俄罗斯童话的语言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的语言特色,指出了它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童话写作主体的读者接受意识为着力点,在“儿童化”与“成人化”外另辟奚径,构建双重读者接受意识机制;在此基础上对童话写作中的重要因素——幻想——进行深入拓展,阐述创新性幻想应着力于构筑包括成人在内的双重精神寄托;并对童话写作的语言风格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世辉  李宜萍 《辅导员》2012,(17):33-34
说起童话,同学们都知道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格林,更读过外国的童话名篇《皇帝的新装》、中国的童话《神笔马良》等,这些著名童话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童话,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语言。他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童话中的故事可以虚构,环境可以假设,情  相似文献   

12.
童话具有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曲折离奇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爱好等特点,采取读、讲、演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童话,以提升童话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部别致的童话!这是一场童话的革命!童话家灵感枯竭下去,童话中的人物却鲜活起来。《童话是童话是童话》将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交融,情节曲折动人。这个故事的独特在于:它似乎把天下所有的童话都说尽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被童话所同化,难怪奥地利少儿图书奖非它莫属!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感受童话的特点,尤其是童话奇异荒诞的魅力、人物的形象设计、故事情节的离奇,是《去年的树》一文的教学重难点。我们可从文体角度引领学生品味童话语言,感受童话内涵,体会童话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何夏寿 《人民教育》2012,(21):43-44
童话是孩子们学习语言、健全人格、发现自我、认识世界的一扇"窗"。童话教学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近日,笔者听了两节童话教学观摩课,两位教师都将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选作教学内容。教师上得都比较投入,也有一定水准。但笔者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些地方是不当的,甚至是误解。第一堂课上,执教的女老师用事先准备好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第一学段童话教学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启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学习字词。情境的创设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阅读童话,在童话语境中认识字词,在故事情境中写生字。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角色体验等形式创设童话情境。  相似文献   

17.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题材,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无论是语言学习还是精神成长,都贴合低年级学生认知实际,应该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也是童话题材的独特魅力所在。但透视童话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虽然学生们都喜欢读童话,但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童话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情趣,这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18.
在苏教版中低年级教材中,编者选编了大量的童话作品。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都没有真正开掘出教材童话文本所包含的教学价值,导致童话教学出现了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要改变这现状,就要对应链、品味辨析、形式创编,让学生认识童话中的人物、体悟童话的语言,并进行角色体验,真正地走进童话,发挥童话的育人效能,提升童话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9.
童话教学谈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童话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言训练,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相似文献   

20.
民间童话,因其瑰丽的想象、主题的积极深受儿童及成人读者的喜爱。民间童话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但不管哪个民族的民间童话,在叙事方式上都有共性。这种跨越种族和国度的共性彰显了民间童话特有的叙事规则、故事语法。本文试从语言风格、故事结构、形象塑造、主题思想四个方面,分析民间童话的共性,即其特有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